西方艺术介绍——野兽派先驱的弗拉芒克
野兽派是二十世纪早期的艺术运动,强调纯色彩和装饰性二维艺术形式。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上,以画家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的作品在同一层展出。《吉尔·布拉斯》杂志的记者路易·沃塞尔,在那个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的展厅中央,发现马尔凯所作的一件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小型铜像,不由得惊叫起来:“多那太罗被关在了野兽笼中!”
不久,这一俏皮话便在《吉尔·布拉斯》杂志登出,而“野兽主义”的名称也很快被广泛地认同。随着一个接一个惊人的展览野兽主义的影响与日俱增,势头高涨了。这一初含讽刺意味的名称,后来也逐渐失去了它的贬义。野兽主义画家弗里茨给野兽主义下的定义是:“通过颜色的交响技巧,达到日光的同样效果。狂热的移写在火热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的理论。”有人形象地将野兽派的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
野兽派最主要的代表画家包括:马蒂斯、弗拉芒克、德兰等,他们三人在1905年至1908年之间的创作,均具有野兽派的特质,个性的表现极为勇猛。此外,马尔凯、卢奥、芒更、卡莫昂、杜菲以及荷兰的唐元等也都是野兽派画弊拦家。
《叼烟斗的自画像》
今天我们就介绍野兽派领袖之一的法国画家莫利斯•德•弗拉芒克。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其画风激烈狂暴,用厚重的笔触和饱满的色彩,开启了现代绘画的道路,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著有自传《危险的角落》。
莫里斯·德·弗拉芒克,1876年生于巴黎一个佛兰德斯血统的家庭,父母都是音乐家。弗拉芒克自小跟着父亲学习小提琴,音乐使他沾染了率真奔放的个性。他几乎没受过正规教育,16岁,他就离开了家庭,到外面去闯荡。这时,他靠在咖啡馆里演奏小提琴维持生计。他还当过赛车手,这种职业,颇适合他那种骚动狂热的性格。此外,给报纸写文章,写小说,也是他尝试过的事情。
《布吉瓦尔的餐厅》
19岁时,他开始进修一些绘画课程。23岁时,弗拉芒克遇到了人生的转折点。在巴黎去往服兵役的火车上,他遇到了一位胸怀大志的艺术家,也是弗拉芒克后来一生的挚友:安德烈·德兰。在1900年结束了兵役生活之后,弗拉芒克立刻同德兰在故乡沙托合租了个旧餐馆,把它当作画室,共同从事绘画的 探索 。二人一起创作、一起看展,德兰还为弗拉芒克的小说绘制插图。白天,弗拉芒克埋头绘画、教授小提琴赚取生活费;晚上则继续为乐队演奏。
其早期作品色彩鲜艳。在《夏都的住宅》和《红树》等作品中,他直接使用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浓墨重彩地作画。《红树》鲜明地展示了弗拉芒克绘画的主要特点。前景上那一排粗大的树干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弗拉芒克用浓重黑线条勾勒它们简括的形、既无体积的暗示,也无细部的刻画,当然也没有写实性色彩。这些树和环境,纯然是平面化的,几乎没有西方传统绘画中引为骄傲的三维空间效果,观者只能凭视觉经验,推想景物的前后位置。
那些以遒劲有力的笔法,厚涂在画面上的红仔碧、黄、蓝、绿、黑、白等纯色,是以宣泄画家主观感受为依据的。弗拉芒克的风格是激烈狂暴的,有如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创作之际,他全凭自己的感觉和本能,像赛车冲刺一样冲击着他的画布,他甚至无暇使用画笔调色,直接把颜料管里的纯色抹在画布上。
《桥》
1901年,弗拉芒克在巴黎一家画廊里看到了凡高作品展,那极富个性表现、大胆奔放的绘画深深震撼着他,他立即爱上了这位现代美术的伟大先驱。受到凡·高榜样的鼓舞,他和德兰在沙托如痴如狂地投入创作,他的色彩变得强烈鲜明了,构图处理和形象刻画也更为自由了。没多久,他就把凡·高注重表现的风格推向更极端的地步,他的成熟期来临了。后来经德兰介绍,弗拉芒克认识了马蒂斯,他从这位兄长那里得到支持。同时,他的热情,他的无畏精神,也让马蒂斯高兴并受到鼓舞。在马蒂斯的劝说下,弗拉芒克参加了1905年的野兽主义者集体大展示活动。租戚胡
《园丁》
《塞纳河上的驳船》
一战爆发后,弗拉芒克再次应征入伍,残酷的战争引发了这个不羁的画家对世界的反思,驻扎在巴黎的他开始了诗歌的创作。战后,弗拉芒克最终在巴黎西南部的一个小村庄定居下来,娶妻生子,直到1958年在此逝世。弗拉芒克在晚年的作品回归了对大自然的观照,他在外省的生活中将自我投入自然——人们从这一时期的画作中看到的已是与早年风格全然不同、沉郁静穆的乡村风光。
《阳光普照的小镇》
弗拉芒克拒绝汇入时代的洪流,也从未真正将自己归类于某一派别之中。他在自传《危险的转向》中写道:“知识扼死本能。我的努力方向,是使自己回到下意识里朦胧睡着的各种本能里的深处。这些深处被表面的生活和种种习俗淹没掉了。我仍能用孩子的眼睛观看事物。”绘画对他来说是同时反叛自我和释放自我的方式。
野兽主义的
马蒂斯和安德烈·德兰
马蒂斯:野兽派的热情躯体(组图)
“直觉就像树枝,必须经过修剪才能长得更茂盛。” ——亨利·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父亲是个商人,
母亲曾做过陶瓷厂的画工。少年时代的他在维尔曼杜瓦度过,中学毕业后他遵照父亲旨意赴巴黎攻读法律,完成学360问答业后,他回到家乡附近的圣-康丹,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上了办事员。21岁那年,他患盲肠炎住进医院,为打发无聊时间,母亲送给他一盒颜料、一套画笔和一本绘画自学手册作为礼物。在画画当中,马蒂斯德绿平生第一次感觉到“自由、室安宁和闲静”。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奥古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可以说是莫罗塑造了马蒂斯。莫罗曾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正是这句话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捷的线条和鲜茶心太物仅继现值请想引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对他终生的料临色易营牛号及项相破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着的窗户
在1905年的秋季沙龙里马蒂斯率领野兽派①走上声名大噪之途,在那次沙龙中他展出该为致了“开着的窗户” 和一幅马们海晚克多蒂斯夫人的肖像,题为“戴帽子的号妇人”。“开着的窗户”也许是第一个主题达到充分发展的例子,马蒂斯的余研无究了距学局报队生,一直偏爱着这种主题。它只不过是墙面的一小部分,窗户占了一大片地方。窗扉对着外部世界大大敞开——阳台上摆着花盆,还长着藤蔓,然后就是大海、天空和船只。这里的内墙和窗扉,是由一条条宽论低效宽的竖条构成,用了鲜艳的绿色、蓝色、紫色和橙色;户外世界,则是一片鲜艳的小笔触构成的装饰华亲频加普青歌头陆香展丽的图案。笔触从绿色的小点属治穿阳财导调续顺,扩展到笔触更宽一点的淡红色、白色,还有海和天空的蓝色。在这幅画中,马蒂斯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印象主义者中的任何人,出现了色彩抽象的细微迹象。
戴帽子的妇人
由于“戴帽子的妇人”在形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舍弃,所以比“开着的窗户”引起了更强烈的轰动。颜料不分青红皂白地铺在画面上,不仅仅是背景和帽子,还有这位妇染人的脸部、她的容貌,都是用大胆的绿色和朱红色的笔触,把轮廓勾勒出来的。
餐桌
马蒂斯是一个善于吸取各种艺术门类的优点的人,他研究东方地毯和北非景色的配色法,发展成一种对现代设计有巨大影应尽编解金停硫响的风格。“餐桌”是他1908年的画作之一,从这幅作品我们能够看向团维每准兵思婷士小升见马蒂斯把眼前的景象改变为装饰性的图案。糊墙纸的设计花样和摆着食物的台布纹理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这幅画的主要主题。连人物和穿过窗户看到的风景也变成这个图案的一部分。那位妇女和树木的轮廓大为简化、甚至歪曲其形状去配合糊墙纸的花朵,也显得完全协调轻策想概急答众一致。在这幅鲜艳色冲彩和简单轮廓的画中,我们还能够看出儿童画的某些装饰性效果。
舞蹈 音乐
马蒂斯不仅把东方的技法(毛笔画)发展到他的创作中来,还利用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来丰富议称河害对府自己的绘画语言。“舞蹈”(图4)创作于1909-1910年,马蒂斯在创作时,把模特儿带到地中海岸边,他认为这件作品跟地中海给他的喜悦情绪紧密相连,画中背景的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一大片绿色让人想起翠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
1910年创作的“音乐”, 近似于“舞蹈”这幅图的概念,在这幅作品中,马蒂斯用强烈鲜明的颜色对比,凸显红色,每个人所坐的位置和彼此之间的对应,具有视觉上的连续感与跳动感,因而产生音符流动的效果。“舞蹈”和“音乐”都是用典型的简单构图、强烈色彩对比与流动感,达到色彩与音乐之间的关联性的。
钢琴课
“钢琴课”创造于1916年,这段时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残酷的日子,它是马蒂斯最黯淡的作品时期,也是最渴望严谨性,最接近立体主义的时期。这个时期之后,他还是远离了立体主义,回到他快乐明朗的色彩中。 我们会发现这幅画很富结构性:窗外的花园以简单的绿色几何图形作代表, 除了钢琴前景的红色,其它颜色都偏冷暗,弹钢琴的孩子右脸投下几何图形的光线阴影,跟在他前方的节拍器几何图形相对应。整幅图只有窗户栏杆和钢琴架上的花饰,是轻松的线条。因此图中充满惆怅不安,反应忧郁心情与战争阴影。
有小提琴的室内景
“有小提琴的室内景”创作于1917-1918 ,这是马蒂斯从战争的冷峻时期、过渡到珣丽多彩时期的作品,画中还是有音乐:琴盒打开的小提琴,是画中主题。这幅画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了一大片的黑色,马蒂斯说,黑色是一种本身就 具有最强表现力的颜色,在黑色的对比之下,衬出窗外蔚蓝的海的颜色、与白昼亮丽之感,也衬出琴盒盖的蓝色,琴盒中的棕红色提琴则与桌子互映,于是视觉焦点在这种跳动下,最后集中到小提琴身上。
Beasts of the Sea
马蒂斯到去世前依然都很活跃,马蒂斯进入了一个无私欲的时代,在这个时候,马蒂斯已经太虚弱而没有办法站在画架前,因此他雕刻着色纸,剪出不同的形状,再把它们拼贴成巨大的图片,这样大胆出色的成果是马蒂斯最接近抽象派的作品。“Beasts of the Sea”完美的呈现了水底鱼、海草、海马、浅水艇在水底自由的感觉,马蒂斯画出了一个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去的海底世界。它几何学与彩色光辉的表现,集合成为画家的两项优秀的天赋,由此幅画可以轻易的看出为什么马蒂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色彩学大师,马蒂斯深深的了解如何使用这些要素,如何把颜色与形状结合一起而使整幅画面如此生动,马蒂斯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完美的契合。
“从没有能像马蒂斯那样娴熟地运用线条的构想和塑造形体及他所想要的一切,他的线条和色彩技能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尽善尽美的境界。如此光彩照人的笔墨告诉我们:亨利·马蒂斯不愧是画家之王。”( 《亨利·马蒂斯传》 )
注释:
①野兽派FAUVISM(1905-1910):“Fauvism”是来自法文的“Fauve”(野兽)这个字,怎么会如此称呼呢?原来是在 l9O5 年法国秋季沙龙展览里,育一位艺术批评家发现有一件雕刻作品“小孩的躯干像”摆在一个挂满了马蒂斯、卢奥、乌拉曼克等年轻画家作品的陈列室的中央,这件雕刻作品是以十五世纪的手法制成的,而挂在陈列室四周的这些绘画作品却是用色强烈、笔法狂野,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异:于是这位艺评家就在一本刊物上写下参观感想:“小孩被野兽包围了!”此后人家便以“野兽派”这个名词来称呼这群年轻的画家。野兽派是二十世纪以后,最早形成的艺术运动之一。野兽派的画家受后印象主义影响,认为绘画要表达主观的感受,不作明暗表现,常大胆地应用平涂式的强烈原色和弯曲起伏的轮廓线,并将描绘的景物予以简化,画面颇富于装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