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艺术风格和洛可可艺术
巴洛克风格:繁复、气势宏大、富于动感,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洛可可风格: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可见不同点是:巴洛克色彩强烈,装饰浓烈,画面富于动感,宏大;而洛可可色彩明快,装饰精巧,温柔。相同点为都比较繁复,华丽,细腻。绘画方面: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人有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代表作来自有《三美神》等)掉船林防送宜座何杨和西班牙画家委拉逐坚斯凯兹(代表作有《教皇英诺森十世》等)。洛可可风格的代表人有雷诺玆(代表作有《高尚的奥古斯都》等)和华托(代表作有《发舟西苔岛》) 建筑和雕塑方面意大利的贝尔尼尼(代表作有雕塑:《阿波罗与达芙妮》)
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区别
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区别是时间不同、风格不同、用处不同。
1、时间不同
巴洛克出现的早一些,一般指的是路易十四统治时期(1643年-1715年)。而洛可可紧随巴洛克,出现在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23年-1774年)。
2、风格不同
巴洛克风格中一般会摆放胡桃木、花梨木等材质的家具,家具上一般都会刻有复杂的花样,并且会在表面使用金箔进行贴面返清。另外巴洛克风格还喜欢使用大量的造型进行装饰。
洛可可风格比较崇尚大自然,所以一般都喜欢在室内使用贝壳、花朵、草茎等进行装饰,并且会把这些装饰物摆成各种形状进行装饰,例如C形、S形、漩涡形等等。
3、用处不同
巴洛克是建迅世迟筑风格,而洛可可是装饰风格。打个比方,你可以说一个建筑很巴洛克,但是你不能说一个建筑很洛可可,不过你可以说一个建筑的室内装饰很洛可可。
巴洛克巅峰的时期:
17世纪中叶以后,巴洛克式教堂在意大利风靡一时,其中不乏新颖独创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过分的建筑。教皇当局为了向朝圣者炫耀教皇国的富有,在罗马城修筑宽阔的大道和亩李宏伟的广场,这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风格开辟了新的途径。
17世纪罗马建筑师丰塔纳建造的罗马波罗广场,是三条放射形干道的汇合点,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围设有雕像,布置绿化带。
在放射形干道之间建有两座对称的样式相同的教堂。这个广场开阔奔放,欧洲许多国家争相仿效。法国在凡尔赛宫前,俄国在彼得堡海军部大厦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广场。
杰出的巴洛克建筑大师和雕刻大师贝尼尼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周围用罗马塔斯干柱廊环绕,整个布局豪放,富有动态,光影效果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