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音乐艺术的古琴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

1、古琴的音乐发展手法和曲式结构是按照乐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发展逻辑而决定的。由于内容的不同,古琴曲的曲式是多种多样极不相同的。这固然是因为前人没有进行总结,没有根据总结出来的曲式再去创作。但主要还是因为内容的需要决定了所形成的曲式结构。正如小说有风格、笔调的相同,而绝少结构的相同。比如《流水》,是在描写山泉汇成江海的过程中完成乐曲的发展。几次出现的歌唱性旋律,起到对比、联结、承启等作用,并用以表现人的感受:“智者乐水”。乐曲各部分的关系截然不同于欧洲音乐作品根据通行的曲式所建立的各部关系。《潇湘水云》是由云水苍茫的环境中引出人的危亡深忧,又逐步发展到爱国的激昂之情。在结尾情绪转为怅惘并在云水迷蒙中结束的部分也并不是开始部分的再现,不论是音乐材料和形象,都不是前面那一部分的再现。它不是先呈示再展开,然后再现。而几乎是一开始就在展开,直到乐曲结束。这是它自己的内容所租兆需。
2、在艺术表现上,古琴曲常有重要的旋律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出现,但却不是再现,更不是A、B、A 三段体的再现。而是发展关系、是音乐内容的推进。同时,多次出现的旋律也并不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主题”。例如《潇湘水云》的两次“水云声”,是两次把乐曲引向高潮,并不是要强调它而给以再现。两次“水云声”所引出的部分才是重要的,被强调发挥的。《梅花三弄》的两个主要旋律各自出现三次,是音乐的发展。并不是“再现”的效果,也不是“回旋”的作用。因为这三次出现的中间的音乐既不是对比用的插部作用,也不是新的音乐材料的展开,又不是为前后音乐作一个联系。而是与三次出现的主要音调同样重要的一个发展环节。第一个主要音调出现三次以后,才出现第二个主要音调。各主要音调之间的音乐有一部分也有主题性质,另外几部分也不是插部性质。这样就构成了这一曲的独自的结构。《忆故人》有一个很形象的音调,多次出现,印象深,有独立性,但结构很小,音型单纯,与前后音乐界线分明,所以并不是主题。它在此曲中很重要,它是颂型迹对于可称为主题的部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古琴音乐的发展手法也很丰富,并且有它独特之处。例如它的扩充、模进、变奏等关系,是由思想感情支配产生出来的。所以其结果是前后连成一体,贯成一气,给人以一气呵成自然推进之感。而无雕凿痕迹。有的两个成为对比鲜明的形象都是由一个基本材料变成的,《梅花三弄》的两个主题就是这样。
4、古琴曲的一些过渡段落、连接部分不只是为了过渡和连接,而是有它重要的推动乐曲发展的作用,有它独立的生动形象。如《潇湘水云》的“水云声”,《梅花三弄》的野并三次泛音乐段之间,“第二主题”之外的音乐,《忆故人》中多次出现的“放合”音型等等。
5、强弱是音乐的重要因素。而古琴音乐除强弱之外还有虚实。这就比只有强弱的表现更细致、更鲜明。大约也正因为虚实的运用,使古琴曲方整的乐句和规矩的节拍成为次要的形式。而变化拍子的普遍和自然地配合内容、感受情需要,成为主要的形式,是古琴音乐的传统。是最基本和普遍的。
6、滑音在古琴艺术表现上是一个极为重要也极有特点的方法。它不是一般的装饰,不是一种过渡,不是一个经过音。而是强调地表现音乐内容、思想感情,以及风格、气质的重要方式。它的表现使音乐如同歌唱,如同倾述,有浓厚的语气感。这也是古琴音乐表现上极为普遍和突出的。

【多选题

酒狂;

梅花三弄

16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