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纵后擒术?
【心理战术】
“欲擒故纵”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战术。当论敌锐气尚盛时,故意避开他的锋芒,甚至向他故意露陪盯出破绽,用以骄纵对手,诱其深入,乘其丧失警惕的机会,再给以沉重打击。
【经典案例】
▲一段相声
甲(摆出准备教训人的神态):“在你面前有道德和金钱,只能两者择一,你选择什么?”乙(故意地):“我选择金钱”。甲(得意地):“要是我呀,要道德,不要金钱。”乙:“是的,谁缺什么就选择什么,你要的正是你缺乏的。”
乙的“选择金钱”,是故意露出破绽,诱甲进攻,甲却在无意之中让自己落入了乙设置的“世乱宏缺少道德”的圈套。
▲检察长上钩
惠斯勒是美国著名画家。他的画风格独特,不落俗套。一次,他的一幅名叫《黑色和金色夜曲》的画在英国伦敦展销,定价200吉尼(英国旧时金币)。保守的英国人接受不了惠斯勒的构图,评论家约搜册翰·拉斯金说:“……我们不应该准许近乎有意欺诈,缺乏修养而又夜郎自大的艺术家的作品入选。以前我看见过、也听说过许多伦敦人的厚颜无耻,却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一个花花公子随便向纸上涂一点颜色而讨价200吉尼。”这位著名评论家还毫不客气地点出了惠斯勒的名字。
惠斯勒一怒之下,控告拉斯金犯了诽谤罪,要求法庭惩办。然而在审问中,法庭的大多数人,包括检察长都认为惠斯勒的画不名一文,百般替拉斯金辩护。
在释画方面,检察长及拉斯金都无法与惠斯勒匹敌,因此,检察长想以《黑色和金色夜曲》创作时间短为理由,证明它没有什么价值。他问惠斯勒:“你完成这幅大作花了多少时间?”惠斯勒故意停了一会,然后漫不经心地说:“我记得,大约一天……第二天还没干,就又补上了几笔。”检察长自以为得计,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无知与可笑的观点:“两天!要200吉尼吗?”惠斯勒早就料到检察长会这样问。于是斩钉截铁地说:“不,我要的是终生学识价。”
检察长这才意识到上了圈套,只好无可奈何地判拉斯金向惠斯勒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