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玩偶的孩子》是亨利·盧梭在1904年-1905年(59歲)時創作的原始素人藝術風格的藝術作品,屬于現代藝術時期的肖像畫題材的藝術作品,《拿玩偶的孩子》的尺寸67 x 52 cm,使用油畫,帆布,目前該藝術作品由橘園美術館保管。
《拿玩偶的孩子》
《拿玩偶的孩子》藝術作品賞析
藝術作品名稱:《拿玩偶的孩子》
藝術家名稱:亨利·盧梭
館藏地:橘園美術館(橘園美術館共有62件藏品)
拿玩偶的孩子是亨利·盧梭在1904年-1905年(59歲)時創作的原始素人藝術風格的藝術作品,屬于現代藝術時期的肖像畫題材的藝術作品,拿玩偶的孩子的尺寸67 x 52 cm,使用油畫,帆布,目前該藝術作品由橘園美術館保管。
這幅畫中的地平線将畫面分成兩個部分——碧空如洗的天和開滿鮮花的草地,而畫中間的女孩右手抱着一個灰色的玩偶,左手握着一朵雛菊。草坪由近到遠顔色由淺到深,草坪上的花也是由大到小,簡單的細節增加了畫面的空間感。女孩神情嚴肅地直視着前方,下巴上的陰影好似沒刮幹淨的胡子,撐滿整個畫面的女孩有着超現實的大,圓圓胖胖的腦袋好似沒有脖子,直接卡在了衣服上,而她的手卻又像正常孩子一般大。女孩的兩條腿并攏在一邊,她的小腿埋在草坪裏,但是這樣既不舒服也不自然,别扭的坐姿很難看出她是坐在草坪上還是站着,實際上女孩既沒坐在地上,也沒完全直立,她介入這兩種姿勢之間。她看起來非常局促不安,在她身上沒有看到孩子的童真童趣,如果不是紅色波點連衣裙和玩偶很難将其當作是孩童。女孩的玩偶也異于常人,它表情沮喪,兩眼無神,通體灰色沒有任何裝修物。亨利·盧梭筆下所描繪的孩童都是奇異的,他畫中的孩子與可愛、童真無緣。凝重的表情、無光的眼神、别扭的坐姿,還伴随着比例失調的身體,本應快樂天真的心也好似和軀體一樣被壓抑着,甚至被扭曲。哪怕拿着鮮花和玩偶,也毫無幸福之感。盧梭如此奇怪的表現方式可能與他經曆的幾次喪子之痛有關,通過處于生命初始狀态的孩子,表達出對世界的焦慮與憂郁的做法,也深深影響了同時代與後世畫家。
《拿玩偶的孩子》藝術家簡介
亨利·朱利安·費利克斯·盧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1844年5月21日-1910年9月2日),法國卓越成就的偉大畫家,也是法國後期印象派畫家。生于法國西北部的拉瓦爾市。父親朱利安·盧梭是馬口鐵工匠。青年時期他當過軍樂隊隊員,後離開巴黎做了海關官員。
他的代表作有《村中散步》、《稅卡》、《戰争》、《睡着的吉普賽姑娘》、《我本人·肖像·風景》、《鄉村婚禮》、《抱木偶的女孩》、《夢》等等。他用那純真無瑕的眼睛去觀察世界和感受生活的真谛,這使他的畫具有強烈而鮮明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