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梅蘭芳的愛好>,急需
梅蘭芳的“愛好” 陳偉華 在我國來自近現代戲曲界,流傳着許多關于藝人雅好的佳話,其中最爲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梅蘭芳先生也有很多愛好。這裏僅講講他的二好:好養鴿和好種花。 在“梅蘭芳故居”中,引人注目地懸挂着一個方型畫框,畫框中陳列着一幅《雙鴿圖),畫的360問答是一對栩栩如生的白鴿。這幅畫,梅蘭芳生前帶還命電規十分珍愛,提起它,還有這麽一段故事呢。微基并改 梅蘭芳年青時就喜愛養鴿。後來,梅蘭芳發現,養鴿有許多益處:其一,養鴿須早起開籠放鴿,能夠呼吸新鮮空氣,自然對肺部有益處。其二,可以練眼睛。梅蘭芳原來眼睛有些近視,眼皮下垂,眼珠轉動也不太靈活,這對演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生理缺陷。而養鴿放飛時,需随時追逐觀察鴿子飛翔的情況,就這樣,通過幾年探師的養鴿,梅蘭芳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眼睛練成了一雙神光四射、精氣内涵的俊眼錯夫孔還跳兵手司經邊了。其三,養鴿時,夫必超在爲了引飛鴿,需不斷地揮舞一根丈把長的竹竿,無形中鍛煉了胳膊,增強了臂力。 由于養鴿有諸多益使美被優短處,梅蘭芳養鴿的興趣十分濃明溶嗎仍阿殖銷厚。每搬遷一處新住所,他首先要爲他的好朋友鴿子搭個舒适的新窩。在蘆草園住時,他還特地把西廂房騰出來做鴿子窩。 他視鴿子爲好朋友,車操财小争第緻概雙非掉親自爲這些小精靈喂食、喂水、放飛、收籠。哪隻鴿子生病了,梅蘭芳比誰都焦急,小精靈們也極通人性,放飛回來,它們就停在主人的手中、肩上,與主人極盡親熱之情。 這種嗜好先後持續了10年,直到後來,因梅先生戲劇活動日見繁重,他才不得不與這群通人性的可愛的小精靈依依不舍地惜别。 雖然不再養鴿了,但梅先生的心卻依然牽挂着,當藍天中傳來陣陣清冽的鴿哨聲時,他總會情不自禁地仰視藍天,追尋那直沖雲霄的鴿子蹤迹。一位好友得知他的心思後,便送給他一幅據試重得唱葉通來說出自供奉清朝廷的意大利名畫家郎世甯手筆的《雙鴿圖》。梅蘭芳喜出望外,他十分鍾愛此畫,并特地爲它制作了一個精美的畫框,将《雙鴿圖》懸挂在家中。從此此畫再也沒有離開過梅先生了。 梅蘭芳喜愛花。春蘭、夏荷、秋菊、冬梅,無不使他傾心神往。然而,梅蘭芳最爲青睐和喜愛的花種,還是那尋常的牽牛花。 梅蘭芳鍾愛牽牛花,自然是有其緣由的。在梅蘭芳22歲那年,夏天的一個清晨,他去齊如山先生家中辦事。一進院,就被齊先生宅院中那五顔六永長耐雖陳色的牽牛花吸引住了。齊先生告訴他,嬌豔妩媚海月、幽香暗送的牽牛花是勤勞的使者。尤其是夏天晨光熹微時,正是它縱煥神韻的良辰。每天是它最早吹響破曉的小喇叭。因此,齊先生培養和欣賞牽牛花,正是爲了早起的緣故。梅蘭芳聽充的室防濟了,感慨不已。他想,自己每日早起練功,難道不也應有牽牛花的這種精神嗎? 回家之後,梅蘭芳買了好多參考書,一面研究,一面進行試種劃服權。幾年後,梅蘭芳種牽牛花獲得了可喜成績。他在宅院内常年栽種了上百種牽牛花,其中經他培育成功的良種就有三、四十種。1924年,梅蘭芳第二次東渡訪問日本時,他曾專程事來到東京都台東區的植物園參觀。在這裏,他發現自己培育的一計燃判材巴别論入舉空種牽牛花“彩鸾笑”,竟可與日本園藝家培植的名貴品種“狻猊”相比美。梅蘭芳還特地把這裏些羅定較孩食層培育的“大輪獅子笑”等優良花種,帶回國,引種在自己的花圃中。 在梅蘭芳的宣傳帶動下,他的一些朋友、同事也先後成了牽牛花迷。他們互相交流養花經驗,有好的花種也短傷讨重持希動曆善主接相互串換。他們之間還常常舉行一種不公開的花展:選定某個日子爲花展日,在前一天,每人挑選馬上就要開放的幾盆牽牛花,送到某愛好者家中。送來的花,一律不标種花人的名字,混在一起亂擺。第二天清晨,大家齊赴盛會,進門就觀賞那千姿百态、争奇鬥妍的牽牛花,充當評委的,是幾位不養花的朋友。而多次被評爲最優等的那幾盆花竟都是梅蘭芳送來的。 梅蘭芳愛花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姹紫嫣紅的花朵還有利于他提高審美情趣。他曾回憶道:“有一次,我正在花堆裏細細欣賞,一下子就聯想到我在台上,頭上戴的翠花,身上穿的行頭,常要搭配顔色,向來也是一個相當繁雜而麻煩的課題。今天對着這麽許多幅天然的圖案畫,這裏有千變萬化的色彩,不是現成擺着給我有一種選擇的機會嗎?它告訴我,哪幾種顔色配合起來就鮮豔奪目,哪幾種顔色的配合是素雅大方,哪幾種顔色是千萬不宜配合的。硬配了就會顯得格格不入太不協調。我養牽牛花的初意,原是爲了起早,有利于健康,想不到它對我在藝術上的審美觀念也有這麽多的好處。” (摘自 《中國京劇》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