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新古典主义诗歌

新古典主义时期是指介于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以华滋华斯和科勒律治1798年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谣集》为创始标志的浪漫主义时期之间的英国文学时代。
1.英国社会在新古典主义时期充满了动荡与变革,其中1660年英皇查理二世复辟,1665年一场瘟疫,仅在伦敦就夺去了七万人的生命,而伦敦一场火灾摧毁了大片城区,三分之二的市民无家可归,1689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清教徒玛丽公主与她荷兰裔的丈夫奥兰治公爵威廉取代了英皇詹姆士二世登上王位,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正体。在这一时期,议会与专制君主不断斗争,而当时凌驾于议会与政府之上的两大党派,托利党与历拿禅辉格党之间的矛盾也层出不穷,此外不同的宗教教派,辟如罗马天主教廷与英国国教及不信奉国教者,还有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也都存在着尖锐的冲突。总之,这一时期是矛盾与价值观分歧的时期。
2.而18世纪,英国的国力又得到长足发展。在海外,英国殖民地扩展到北美、印度和西印度群岛,由此产生的不断增长的殖民地财富与贸易为英国开辟了广阔市场,原先那种小规模的家庭手工业生产方式便远远不够了。市场不仅需要英国产品,更需要英国标准化的产品。在国内,"圈地运动"使大片土地都集中到越来越少的大地主手中,成千上万的小农场主与雇农都被赶出家园,成为城市里的雇佣工人。英国工业革命因此得到了雄厚的基础一一本国劳动力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以及从殖民地掠夺来的资本积累。到18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它的产品涌入全球各地的市场。
3.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英国资产阶段或曰中产阶级也发展壮大了,成为革命的主力军,多由城市人口组成,比如商人、产业主及贩奴者、殖民者等其它人员。工业革命的方兴未艾使越来越多的人口加人这一行列。这个阶级在当时是进步的,是区别于封建贵族的新生力量。城市资产阶级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取社会地位,因此他们理解劳动人民的穷困与艰苦。他们信奉自强自立,劳动致富。他们肢尘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勤奋工作、积累财产。这一切特征都在当时现实主义小说中有所体现。
4.英国的十八世纪也同时是启蒙主义时代,或曰理性时代。启蒙运动是进步的知识分子运动,兴盛于法国,后席卷整个欧洲。这次是15、16世纪文艺复兴的延续与发展。运动的宗旨便是用当代哲学与艺术思想的晨光启迪整个世界。启蒙主义者赞颂理性、平等与科学。他们主张理性是任何人思想与行动的唯一缘由。他们相信一旦理性成为衡量人类行为与关系的尺度,所有的迷信、不公与压迫便都会让位给"永久的真理"、"永久的公正"及"天赋的平等"。为此,他们大力提倡秩序、理性及法律。这种思想意识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打下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启蒙主义者们还倡导全民普及教育。他们认为人有着局限性、两面性及不完美性,但人也有能敏猛力通过教育来使自己臻于理智,臻于完美,如果人民群众得到良好的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人类社会则大有希望。其实,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充满;

美国新古典主义诗歌

5.了说教与道德理念,就已经成为大众教育的良好工具。英国著名的启蒙主义文学家有约翰·德莱顿、亚历山大,蒲柏、约瑟夫·艾迪森与理查·斯蒂尔(这两位是现代散文的先驱〉、乔纳森·挪威夫特、丹尼尔·笛福、理查·B ·谢立丹、亨利·费尔丁和塞缪尔·约翰逊。
在文学领域,启蒙主义运动还使人们重新对古典时代的著作产生兴趣。这股思潮便是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者们认为所有文学作品都应效仿古希腊罗马的著作(如荷马、维吉尔、霍拉斯、奥维德等大家的作品)以及当时法国的经典著作,并且理想的艺术应基于秩序、逻辑、确切及情感控制的基础上,而文学作品的价值应视是否为人文主义服务来定。这就使该时期的作家在创作时寻求表达与措辞上的协调、统一、和谐与典雅,努力使作品喜闻乐见并富于教义。由此一种温文尔雅、充满灵性的知识阶层文学艺术发展起来。
6.在几乎所有的文学形式中,新古典主义者们都设定了创作的规矩与条框:散文必须简洁、直白、通顺、有灵活性;诗歌必须抒情、壮美、有教义、讽喻、富于戏剧性,每一种诗体都有自己的一套创作原则;戏剧则必须用英雄体偶句(抑扬格五音步的押韵双行诗)写就;时间、地点、事件三要素必须要遵循;写作的规矩必须要遵守,而作品中的人物要代表一类人,而不是个性化。
7.到了18世纪最后几十年,新古典主义又侧重于理性与智慧,文学形式出现叛逆,感伤主义崛起,并在一定的时期逐渐被浪漫主义替代。但新古典主义对英国文学史产生过持久的全面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诗歌技巧与古典气质,如秩序、良好的格式、统一的结构、简明的语言都成为永恒的文学传统。
8.新古典主义时期,或从王朝复辟到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诗歌的古典风格得以兴盛,并在德莱顿、蒲泊及词典编篡家塞缪尔·约翰逊的时代达到巅峰。诗歌的灵性、形式及艺术风格得到重视。嘲弄式英雄史诗、骑士抒情诗、讽喻诗及讽刺短诗是当时流行的形式。除了形式与措辞上的优雅,新古典主义诗歌还富有严肃及真诚的语调和不断的说教。
十八世纪中叶,还兴起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一—英国现代小说,这种文学与传统贵族的骑士文学相反,着重描写英国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个文学史上巨大的变化是工业革命及英国中产阶级不断发展的结果。英国现代小说的先驱有丹尼尔·笛福,塞缪尔·理查森,亨利·费尔丁,劳伦斯·斯泰思,托比亚斯·斯摩莱特以及奥立佛·哥尔斯密。.从十八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末,还出现了古典文学传统向独创性与丰富联想性的转移,社会描写向个性描写的转移,说教向忏悔、鼓励及预示的转移。其中哥特式小说一一主要讲述了恐怖神秘的故事,背景多为阴森的中世纪教堂一一受到许多男女作家的青睐,比如脍炙人口的有霍拉斯·沃尔浦尔的《奥特朗托堡》〈1765)、安妮拉德克利夫人的《尤道夫之谜》、《意大利人》、克拉拉·里弗的《美德冠军,一个歌特式的故事》(1777)、以及M·G ·刘易斯的《僧侣》。同时流行的还有詹姆斯·汤姆森,威廉·考林斯和威廉·柯柏等自然诗人以及感伤诗人或曰"墓地诗人"们创作的颂扬或哀悼的抒情诗。此外还有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与威康·布莱克创作的浪漫主义诗歌,这些作品为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兴盛开辟了道路。
9.在戏剧界,最有名的要数理查·谢立丹。而那些充满智慧与讽刺的散文中,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作品则最值得一读。他的《一个温和的建议》被公认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我想知道美国文学史

美国文学史梗概

一、殖来自民地时代和美国建国初期

快孩展左战急或早来自这片新大陆的欧洲移民主要是定居在新英格兰的清教徒和马萨诸塞的罗马天主教徒,二者虽然在教义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他们都信奉加尔文主义:人生在世只是为了受苦受难,而他们唯一的希望是争做上帝的“选民”,死后进天国,相信“玉激算军策染原罪”。这时的文学作品也主要反映了这些思想,和欧洲文学一脉相承。

代表作家:考顿·马瑟,乔纳森·爱德华兹,安妮·布拉兹特里特,爱德华·泰勒。

二、18世纪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经济社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是启蒙主义文学运动的时期,主要文学指导思想是“自然神论”(Deism),强调理性,认为“宇宙的运动始于上帝”;自然万物是“神的体现”,人生在世,不再是受苦受难以换取来世的新生,而是要消灭种族、肉此希知扬线突侵拿星性别和信仰的不平等济吃同愿乎且力外细,建立自己的“人间乐园”。

主要360问答特点:作家多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积极拥护者和参加者争飞小苦战绿修胶频;文学指导思想除了自然神论之外还有“唯理主义”和“新古典主义”,18世纪末还开始萌发了“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种类主要有历史、日记和政论,也有诗歌,讽刺小品和劝人向善的故事,18世纪末还产生了话剧。

启蒙运动中出现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并多出自开国元勋之手,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潘恩,以及托往决联缩约抓画马斯·杰斐逊。

三、19世纪南仅东季心间技还间北战争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学光矿运际王先后发展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袁查局技静。

浪漫主义:18世纪70年代气谁一课-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发展的初期,南北战争前30年(1830-1860)为极盛时期,南北战争后10年逐渐衰微并向现实主义过度。浪漫主义注重“想象”、“激情”和“个性解放”距继同层举站很满完地,认为人本质是善良的,铲除邪恶和拯救人类的手段是抛弃一切传统束缚,摧毁一切陈规陋习而回归到“自然的原始状态中去。超验主义是其一分支,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上帝、人类和自然都是“超灵”的组成部分。

代表作家及作品:爱选存内意坏目业培密默生《自然》,索罗《瓦尔登湖》,霍桑《红字》,麦尔维尔《白鲸》,惠特曼《草叶集》。

现实主义:是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朝怀答权攻西部开拓运动、工业化、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促进了其发展。现实主义的作家一般为实用主义和民主主义的信徒,他们追求和反映的是具有具有显而易见效果并被老罗适地停经验证实了的相对真理,他们创作题材的是普通人平常事,是中产阶级艺术的最高表现。

豪威尔斯是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发现了马克·吐温,鼓励和帮助了亨利·督詹姆斯,影响了自然主义作家弗兰·克诺里斯和斯蒂芬应种脱文查总修论·克莱恩。

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发展和继续,是现实主义与19世反月行纪科学所强调的“分析法”和“因果律”互相结合的产格妈响没然孔镇物,有时被称为“悲观的现实主义”,认为人是一种软弱无能的动物,被置于机械化的世界汇总而成为这一世界中难以驾御的几种势力(包括环境、自然、遗传等)的牺牲品

其里程碑是:19世纪70、80年代左拉的小说的出版,90年代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徽章》,1900年德莱塞《嘉莉妹妹》,1912年《金融家》,1925年《美国的悲剧》。

四、20世纪美国文学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跨越了三个时代

a) 斯文时代(1880-1914,The Genteel Age):这是一个跨世纪的,美国经济繁荣的时代。此时的美国文学与欧洲文学之间有着某种暧昧关系,本质上是欧洲式的和美国的小欧洲新英格兰式的。此时以西奥多·罗斯福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在文学上有着强烈的反映,人们还念念不忘美国与欧洲的文化联系与差异。

b) 爵士时代(1918-1929, The Jazz Age):一战后,产生了一代不受约束,幻想破灭了和玩世不恭的年青人,被格特鲁德·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

c) 经济萧条时代(1929-1941,The Depression Era):20年代的玩世不恭的态度在此时转化为一种愤愤不平的悲观主义,30年代美国文学转向了“社会抗议文学”,“心理之学”和追求人的精神世界。

1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