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俄国现

现实主义在19世纪30~40年代形成并取代浪漫主义,具有社会历史发展和文艺本身发展的深刻原因。面对现实,进步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反映社会的某些真实状况。此外,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良权必称诉个父层防加三大发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都促使进步作家用客观的、批判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他们不再满足于浪漫主义文艺的主观理想和个人的叛逆精神、非凡事件和360问答非凡人物的理想世界,而把鲁木为具国目光投向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时代面向现实的传统和古典主义文学的讽刺倾向。法国的梅里美、巴尔扎克,德国的霍夫曼、俄国的普希金等一批原来用浪漫主义方法创作的一守丝棉集作家都转向现实主义,并成了各脸太用急放还百序促想国现实主义道路的开拓者。 参考资料: /60440841

巴尔蒙特的生平

巴尔蒙特的一生弊拆充满动荡,得到的评价也曾经褒贬不一。1867年,他出生于贵族家庭,后在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就读,终因参加学潮被开除。他周游世界,通晓多种语言,把很多外国作品翻译成俄文介绍到俄国(如:雪莱、波德莱尔等人的作品) ,打开俄国人的眼界。1907年,他为工人们写了《复仇者之歌》,并到处朗诵,惹恼了沙皇政府,被赶出俄国。二月革命后巴尔蒙特返回祖国,那时俄国的诗坛上已形成各种流派。从象征主义在俄国一出现时起,他就积极投入到该流派当中,成为了象征派第一浪潮的代首卜禅表人物之一。用者尘勃洛克的话说,巴尔蒙特“是俄国象征主义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但后来巴尔蒙特的革命热情发生转变,对到来的十月革命表示反对并拒绝参与,因此在那个以政治态度作为评价作家标准的年代,他一度被定性为“颓废、个人主义、反革命”。他的诗歌也被说成“基调属于颓废主义,在艺术上追求过分的夸饰和外表的华丽”长期被打入另册。1942年,他怀着苦闷和忧郁凄凉地客死在巴黎。

俄罗斯民族风情

俄罗斯人在与自然环境、外敌和自己的命运的抗争中,在与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历史景观中,尤其是在与斯拉夫其他部族、东欧、北欧和日耳曼人、蒙古人等相融合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到了近代,透过历史的棱镜,我们所看到的俄罗斯人除上面谈到的一些不能令人称道的特征外,既有坚韧、发达的直感和不受约束的狄奥尼索斯精神,以及与此相关的神秘主义灵感和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又具有闪闪发光的理性、发达的科学思维和批判精神,作为一个举世无双的天才而奇特的民族吸引着世界人民。
这里要特别说一说俄罗斯人的酒神崇拜的狂欢文化。希腊的酒神崇拜具有鲜明的狂欢性,是希腊人强有力生命的一种自然释放。同希腊人相似,俄罗斯人也有狂欢文化,并且在这种狂欢文化中有更多的非理性、蛮夷的因素。俄罗斯人的这种狂欢文化不仅表现在各种节日(包括一些宗教节日)和庆典之中,而且表现在日常生活的饮酒文化中。俄罗斯人酷爱饮酒举世皆知,他们不仅是为了享受酒的美味,而且是为了追求饮酒后心灵的无拘无束的自由感,以求进入酒神状态、获取酒神狂欢的激情,并自由地释放出东正教教堂金顶压抑下的这种激情。这可以说是俄罗斯人生命理想的一种象征。“这其中有原始生命冲动,也有神秘的心灵感应”,“人的粗野、原欲和竞争都在这种文明许可的形式下……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并且,俄罗斯人的狂欢行为远远超越了庆典框架的约束,他们经常在朋友间举办的宴饮、聚会上边饮酒边载歌载舞,尽情地表现酒神带来的灵感和迷醉,以及蕴藏在生命中的潜在热情和冲动。当然,对于苦难深重的社会底层的俄罗斯人,饮酒后民族狂欢性格的充分抒展,也是灵魂的暂时解脱。

简述俄国象征主义

对于这一充满心理和性格矛盾的民族,一位西方学者作了不乏尖刻的精彩概括:“俄罗斯文明显示出一种奇妙的混合特性,既有违抗不得的纪律,又充满着冷酷无情的压迫,虔诚中夹带着暴力,祈祷神祗而又亵渎它们,充满着音乐但也非常粗俗,忠诚而又残忍,一副奴隶似的卑微却时而表现出不屈不挠的英勇。这一民族无从发展出和平的美德,因为面对着漫长的冬天和待不到黎明的冬夜,他们必须要战斗,而这是一场苦斗,他们要战胜横扫冰封大地的凛烈极风。”

3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