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盧卡斯的期望與貨币的中立性,預期的名義變化爲什麽不導緻産出的變化? 求詳細分析
貨币周期模型:新古典主義經濟學通過從理論上解釋現實經濟波動來證實其上述貨币中性論的觀點。其中,以盧卡斯爲代表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通過建立一個貨币經濟周期模型來解釋經濟波動的原因。他們認爲,貨币供給的沖擊即貨币存量的随機變動是引起經濟波動的根源,而貨币供給的沖擊之所以會引起經濟波動,原因在于經濟當事人不能獲得準确的信息,從而不能準确地判斷價格變化的實際情況,由此導緻産量和就業量的波動。總之,按照貨币經濟周期模型,貨币因素是經濟波動的初始根源,而波動的傳導機制是信息障礙,即經濟當事人不能随時獲得有關市場的充分信息。然而,事實上,在西方國家,貨币供給量和價格指數通常是定期公布的,公衆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介,可以很迅速地得到每月、甚至每周的有關信息,因此,上述解釋是不能令人滿意的。
新古典經濟學的主要觀點是什麽?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發展理論的政策主張,有三個基本觀點:
一是主張保護個人利益、強調私有化的重要性;
二是反對國家幹預,主張自由競争、自由放任;
三是主張經濟自由化,包括貿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
新古典主義學派發展理論的特點是:
強調外向發展和對外貿易、強調經濟的私有化、兄讓重視農業發展和人力資本投資。該學派具有代羨顫局表性的理論有收入再分配論、自由貿易論、市場機制論、農業發展論、人力資本理論。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簡介: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又稱第一代新古典派經濟學、新古典派經濟學,興起于二十世紀初期的經濟學思潮。他們是個松散的團體,繼承了古典經濟學的立場,共同的主張是支持自由巿場經濟,個人理性選擇,反對政府過度幹預,反對凱恩洞碧斯主義經濟學。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的中心論點,可以概括爲經濟不發達的結果,來自于錯誤的價格政策,以及第三世界政府過度活動引起的太多的國家幹預所導緻的資源配置不當。因此,對政府、市場各自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應進行重新評價,并應利用市場力量解決發展問題。發展經濟學領域的這一思想轉向被稱爲“新古典複活(Neoclassical Resur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