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香館寫生冊海棠》是恽壽平創作的常州畫派風格的藝術作品,屬于清代時期的花鳥畫題材的藝術作品,《瓯香館寫生冊海棠》的尺寸33×22.8cm,使用水墨,紙本,目前該藝術作品由天津博物館保管。

《瓯香館寫生冊海棠》

《瓯香館寫生冊海棠》藝術作品賞析

藝術作品名稱:《瓯香館寫生冊海棠》

藝術家名稱:恽壽平

館藏地:天津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共有120件藏品)

瓯香館寫生冊海棠是恽壽平創作的常州畫派風格的藝術作品,屬于清代時期的花鳥畫題材的藝術作品,瓯香館寫生冊海棠的尺寸33×22.8cm,使用水墨,紙本,目前該藝術作品由天津博物館保管。

《瓯香館寫生冊》,共十幅圖,天津博物館藏,描寫了四時的花果,從春到夏分别是桃花、海棠、碧海珊瑚、牡丹、枇杷、卷丹、洛陽花、鳳仙花、菊花、梅花。除了梅花一開,作者寫明是學楊補之的水墨畫法之外,其餘各開全用沒骨法,完全不用墨線勾勒,直接用顔色點厾出花朵、葉片、果實,隻以色線勾勒葉莖。落色點花的沒骨花,既不同于細線勾勒再層層渲染的工筆花卉,也不同于水墨淋漓的大寫意花卉,它介于兩者之間,也被稱作“小寫意”花卉。工筆求逼真,寫意求意趣,恽氏沒骨花所求正在“似與不似之間”。着色花卉自然比純粹的水墨更逼真,但直接點染的“落色花”比起層層渲染的工筆花卉又有更大的随意性,不必被物象的細枝末節所羁絆,可以放手表現花的風骨。就氣質而言,沒骨花介于工筆與大寫意之間,既不刻畫,也不放逸,清新灑脫。

《瓯香館寫生冊海棠》藝術家簡介

恽壽平(1633年-1690年),原名格,字壽平,後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雲溪外史,晚居城東,号東園草衣,後遷居白雲渡,号白雲外史,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常州畫派的開山祖師,“清初六大家”之一。

壽平八歲能詠蓮,少年遭遇戰亂,随父參加抗清運動,兵敗後與父失散,被總督陳錦之妻收留。陳錦遇刺身亡,壽平扶靈北歸時,在靈隐寺與父相遇,留寺爲僧,後回鄉與家人團聚。生前視錢如無物,晚年貧病交迫,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好友王翚出資安葬。

壽平初工山水,筆墨秀峭,後與王翚交往,多作花卉,重視寫生,往往用水墨淡彩,清潤明麗,自成一格,有“恽派”之稱。人稱其筆有仙氣,與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吳曆齊名,爲“清初六大家”之一。

430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