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的赏析

这篇作品“为隋广(隋炀帝)、叔宝(陈后主蔽亏)等人炯戒,尤有关治体”,很有见地;但由于对杜牧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态度缺乏了解,还未能准确地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这篇作品的思想意义。

此赋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仔睁民取材、不施仁爱的结论,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扩展资料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赋体文章。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念并岁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房宫赋

对仗工整

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似的句子.它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适合于加强语势、强调语义,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来自印象.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都属于整句.
王11丫4级2009-11-22骈句是从骈体文这种文体中得来的称呼,除声韵上的讲究外,它与对偶句无大的差别.只是360问答常把“对偶”算修辞手法,不算文体.有时候,骈句相对会长一些.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亮清期.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反介年究对仗和声韵,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骈体.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评定和用典.骈句通常都是对偶句,但很少人把修辞手法中的对偶称作骈句.
1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
2骈句就是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
对偶句没有对声律的要求.
骈句这个词语升行心现雨标在现代文阅读的赏析里是极少提到的,一般都说是对偶.

2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