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幅画被誉中国版的蒙娜丽莎,一人用占地15亩宅院换回,无偿捐国家?

这副被称为中国版蒙娜丽莎的画是《游春图》,张伯驹用了15亩宅院换回,无偿捐给了国家博物院。隋朝以前主要以山水画的出现形式,是作为人物的背景来出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家动乱,文人画家避世于山水田园,山水画并逐渐涌现。由于纸质画难以保存,如今我能看到的传世第一幅山水画,就是展子虔的《游春图》。关于《游春图》有这样一句评价,可以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相媲美,甚至认为是中国的《裂丛蒙娜丽莎》。

这幅画能保存下来,要感谢一个人,张伯驹。众所周知,张伯驹一生为收藏书画,散尽家财,其中购买《游春图》更是一个传奇的存在。然而,这一幅被历代皇帝、收藏家、鉴赏家等人视为珍品的名画,曾经差点丢失。

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紫禁城,离开紫禁城时,溥仪将《游春图》在内的一大批珍宝打包偷偷运到天津。溥仪出任伪满洲国皇帝时,这些珍宝又被带到长春。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溥仪仓皇出逃后被苏军抓获。

于是,那些带不走的书画就被哄抢,后散落于东北民间。不久,《游春图》在北京出现,这一下子惊动了大收藏家张伯驹。张伯驹深知《游春图》的珍贵,为了不让人这件国宝级文物流失海外,张伯驹来到故宫博物院请求帮助,希望博物院能出面收购此画。

然而,当时正处于内战时期,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回应说,经费实在有限,无力收购。怎么办?张伯驹决定自己禅凳收购,虽然经过无数次的谈判,但高达220两黄金的价值,让张伯驹实在难以承担,更何况他已经收购了很多名画。“《游春图》实在是太珍贵了,一定要留贺源旅在中国!”张伯驹决定将北京弓弦胡同占地15亩的宅院卖掉,再变卖夫人的首饰,最终成功将《游春图》买下。一座大宅院,外加夫人的首饰,换来一幅画,有人替张伯驹感到不值,可张伯驹却认为自己很值得。1952年,张伯驹将《游春图》在内的国宝级绘画,捐给了故宫博物院。

隋唐宋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书画家?具体介绍

隋朝有展子虔,虞世南
唐朝有颜真卿,柳公权,吴道子,阎立本
宋朝有张择端,黄庭坚,米芾,蔡襄,等等

国家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数量究竟有多少?这恐怕是一个谁也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大得足以让国人心惊肉跳,大得足以让世人瞠目结舌。更值得国人关注的是,在这些巨大的数字中,属于历史上数次被侵略者掠夺的文物珍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建国后,特别是近20年以来流失的文物越来越多。记者长时间跟踪国内外一些比较可靠的文物资料库,对战常听始外区沙杀矿都还境外中国文物藏量较大的博物馆及它们所藏文物的来历,作了较为系统的调查与统计,结果如下:–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养文物约130万件,360问答大多数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被侵略者从中国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书画、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刻品等珍稀国奏候办哪执源玉余首宝有3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精是品几乎都在馆中。这些文距律季观物珍品涵盖了近7000年中国历史,其中许多都是从未面世的孤品。如:为历代宫廷收藏珍品的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初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左武卫大将军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图》、宋初江南画派代表人物巨然的《茂林迭嶂图》、北宋三大家之一的陕西画家范宽的《携琴访友图》、号称龙眠居士的安徽人李公麟的《华岩变相图》、宋大文豪苏轼的《墨竹图》。此外,还有商代青铜双羊尊、西周康侯青铜簋、邢侯簋、敦煌壁画、汉代玉雕驭龙、唐代黄玉坐犬等,这些也都成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法国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中国历在然究代文物约260万件,这些文物均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从中国非法掠夺所得。卢浮宫博物馆羁留中国文物达3万件以上,其中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的收藏量达6千多件。其分馆待散真急够机做丝吉美博物馆还收藏基湖怕血率功中国文物数万件,占该馆馆藏文物总数一半以上。其中历代陶瓷器1.2万件,居火伯传稳倍海外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之首。此外,巴黎等市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收藏数量均与卢浮宫不相上下。法国国立图书馆收藏敦煌文物罪跑称弦如达1万多件,包括北魏皮丰章怕态的绢写本、隋朝的金写本、唐代的丝绣本、唐代金书、明万磁延适跳玉又露历刻本、大清万年地图、圆明园的40景诗绢本等。其中敦煌书画的三种唐拓本均为孤品、稀世珍宝。–日本拥有1000余座大小博物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近200万件之多,绝大多数均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言企了阳夫行针西上留,被日本侵略军劫掠出境站低探。仅东京国立博物馆一家,歌右守就藏有中国历代文物珍品9万余件。其中珍品、孤品不计其数,远远超过中国国内的普通博物馆,如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至今仍羁留其中;此外,分别存放于日本不同博物馆的王羲之《妹至帖》、《定武兰亭序》、《十七帖》、《集王圣教序》,还有前凉时代的《李柏尺牍稿》,也都是难得一见的稀世文物含求珍品。据中国政府统计,自1苦送简帝更怕久就烈千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破坏的古迹达到741处,被抢中国文物多得无法估计,仅战后日本方面自己统计的数字就有360万件。–德国各大博物馆都藏有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据该国相关刊物披露:有据可查的总数大约在30万件左右。这些中国文物主要是通过两种渠道来到德国: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抢得、20世纪初借考古为名从中国盗得。仅以1902-1905年为例,三年间,德国考察队在吐鲁番、库车一带共运走古物400箱。其中有从未发现过的摩尼教创始人梅尼兹的肖像壁画以及许多珍奇的手写文书、纺织品、钱币等。但收藏这些文物的博物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毁灭性的轰炸,几百幅壁画损失了一半以上,柏孜克里克的20余幅壁画全部化为灰烬,近300尊塑像毁坏了一半。–"八国联军"之一的沙皇俄国,当年并没少从中国掠夺文物珍宝,奇怪的是战后人们却很少能从前苏联的博物馆里看到那些文物。记者就此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发现了其间的秘密:当年俄军掠夺的中国文物,一部分被流亡的沙俄旧贵族变卖到他们新的居住国,另一部分则因为当年中苏同属一个社会主义阵营,苏联政府没有允许这些明显打着沙俄帝国侵略印记的"战利品"公开于市,而是把它们藏匿在一些研究机构里。记者在圣彼得堡的东方研究所藏品目录里,就发现了沙俄掠夺中国文物的蛛丝马迹,那里不仅有来自圆明园和故宫里的中国明清时期文物,而且还有更为珍贵的敦煌遗书1.2万件,该书藏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本土。而我国国内现存敦煌遗书也只有2万件,其余则被英、法、日、奥、瑞典等国瓜分。–据不完全统计,加拿大各大文物机构共藏有中国

2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