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特是怎样一个人,怎么评价他的艺术
Gustav Klimt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1918年2月6日卒于同地。早年受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的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样式。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1897年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另组织维也纳分离派。其他作品还有藏于奥地利美术馆的《接吻》。
克里姆特是一位独具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的绘画大师,他所认为的“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的观点与他的艺术实践证明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是相当敏锐的,这正是他所以能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功之处。
此前有人将克里姆特归为表现主义画家,实际上并不准确,他应该是象征主义画家。前者不拘泥于准确的人物造型,多用强烈的色彩表达情感;后者人物造型基本写实,多从文学、圣经中取材,表达深刻寓意。比如《女人的三个阶段》,通过描绘三代人来暗喻人的出生、成长、死亡的主题。
作为“奥地利分离派”的发起人,克里姆特作品的最大特色是唯美主绝悔首义和象征主义精神相结合,主题主要是“爱”和“死亡”。“他的作品可以被称作是‘梦幻的死亡之花’。”王端廷说,华丽、冷艳是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给人的感觉是“在绚烂舞台上演出的一场死亡之剧”。

克里姆特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他经常运用沥粉、贴金箔、嵌螺钿、贴羽毛等等特殊技巧,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这和他雕金师的父亲关系密切
不过,对克里姆特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母亲。这个女人一生向往当歌剧演员,但终未能如愿,以致精神有点失常。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克里姆特对于女人的态度始终矛盾。一方面热爱,另一方面又认为女人没有理性。克里姆特的作品中的女人美丽、冷艳,“既是天仙,也是杀手。”
克里姆特作品中的人物除了面部、裸露的手、胸等地方被描绘成立体的,其他部分都是平面的、拼贴的。之前曾有学者认为这种装饰性极强的平面化手法是受到日本浮世绘和中国艺术的影响。不过,王端廷认为,克里并数姆特绘画的最重要的来源应前拦当始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教堂的“马赛克”。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维也纳分离派的
他们大胆实践,定期举办展览,并在1900年出版了设计期刊《来自室内》,在欧洲颇有影响。其代表人物有画家克里姆特;建筑家和设计师瓦360问答格纳、霍夫曼、奥布里奇、莫塞等人。其中克里姆特和霍夫曼最负盛名。 瓦格纳(Otto Wagner. 1841-1918)是奥地利著名的建筑师。他早年擅长设计文艺复兴式样的建筑,19世纪末,他的建筑思想出现了很大变化。1894年,5背号3岁的瓦格纳就任维也纳艺整空太周术学院教授,次年出版专著《论现代建筑》,他认为,新建筑要来自代生活,表现当代生活。他的建筑作品推崇整洁的墙面,水平线条和平屋顶,认领写边百为从时代的功能与结构形象中产生的净化风格具有强大的表现力。1900年前后他设计的一座维肥三也纳公寓住宅初步显示出他的那种理想主义建筑观念。而1904年他在设计维也纳邮政储金银行时首次运用了简洁创新的建筑手法,更使人难以相信出自一位60多岁的教授建筑师之手。维也纳邮政储金银行被认为紧最传爱收况危站班分合是现代建筑史上的里程碑。瓦格纳的观念和作品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在他的支持下,他的学生奥别列兹、霍夫曼等人组成了“维也纳分离派”。 1910年以后,瓦格纳的设计思想又向复古主义倾斜,他在1911年作的“维也纳第22区”规划方案,主次轴线明确,建筑端庄严整,与同一时期英国霍华德的“花园防沿乱城市”的浪漫情调明显对立。 埃贡·席勒(Egon Schiele )(1890~1918),20世纪初奥地利绘画巨子,表现主义画家,维也纳分离派的重要代表。1890年出生于奥地利图尔恩,1918年因瘟疫(西班牙感冒)逝于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