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魚缸的房間》是亨利·馬蒂斯在1914年(44歲)時創作的表現主義風格的藝術作品,屬于現代藝術時期的室内畫題材的藝術作品,《有魚缸的房間》的尺寸147×97cm,使用油畫,帆布,目前該藝術作品由喬治·蓬皮杜中心保管。
《有魚缸的房間》
《有魚缸的房間》藝術作品賞析
藝術作品名稱:《有魚缸的房間》
藝術家名稱:亨利·馬蒂斯
館藏地:喬治·蓬皮杜中心
有魚缸的房間是亨利·馬蒂斯在1914年(44歲)時創作的表現主義風格的藝術作品,屬于現代藝術時期的室内畫題材的藝術作品,有魚缸的房間的尺寸147×97cm,使用油畫,帆布,目前該藝術作品由喬治·蓬皮杜中心保管。
《有魚缸的房間》是法國畫家野獸派美術的代表人物馬蒂斯于1914年創作的油畫。透明的魚缸将窗外的塞納河納入其内,巴黎的街道沐浴在金光中。此畫作收藏于喬治·蓬皮杜中心。這房間平淡無奇,人在其中,很容易陷于某種想象。房間裏的布置很淩亂,賞畫者隻能走一個狹窄的通道,在擁擠的家具間過去,才能到達畫面的後面。在前景中,扶手椅背對我們,桌子擋住入口。實際上,很快就能發現:這畫不切實際。看進去,很容易就能察覺它奇怪的構造:實線構成的網絡擋住我們的去路,從窗戶到桌腿,再到牆的邊緣,垂直的線條不斷重複出現。畫家把自己也封鎖了。他對這城市十分熟悉,就像他熟悉自己的工作室。紅色的魚們因自己沒有重量,感到快樂。藍色房屋裏,鐵藝花紋模糊不清。畫家總是頑強地把筆下對象帶回到畫布表面,将彼此沖突的顔色放在一起,一枝無畏的小植物伸出窗外,它彎曲的莖沿着河對面的階梯向下。藝術家連起的兩個世界,畫面與現實接近又脫離現實,加入了作者的想象力和作者對事物情感表達。馬蒂斯追求單純和平衡,馬蒂斯并不追求外在的統一,而是竭力表達一種内心的和諧。這種繪畫方法呈現出出一種内在的和諧與統一的設計,并通過強烈的色彩對照和呼應效果來感染人,體現出了馬蒂斯所探尋的那種獨特的風格。
《有魚缸的房間》藝術家簡介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 亨利·馬蒂斯與畢加索、馬歇爾·杜尚一起爲20世紀初的造型藝術帶來巨大變革。他也是野獸派的領袖。 野獸派主張印象主義的理論,促成了20世紀第一次的藝術運動。使用大膽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線條就是馬蒂斯的風格。風趣的結構、鮮明的色彩及輕松的主題就是令他成名的特點,也使得其成爲現代藝術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馬蒂斯在法國皮卡第博安昂韋爾芒多瓦長大,後決定于1887年去巴黎學習法律,幷于畢業後回家鄉作爲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他在一次闌尾炎患病期間,首次作畫并發現其中的樂趣“如同在天堂裏”,因而立志成爲一名藝術家。這樣的行爲令他的父親十分失望。 1891年,他回到巴黎,在朱裏安學院學習繪畫,成爲布格羅和莫羅的學生。他一開始先繪畫靜态生物及風景,并已基本精通。讓·巴蒂斯·西美翁·夏爾丹、尼古拉·普桑及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