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十大名画赏析
梵高十大名画赏析1.向日葵 (1888年)被称为梵高最值得骄傲的作品,画这幅画时他正喜悦的等待他亲密的朋友和导师,画家保罗·高更的到来。2.杏仁花( 1890年)这幅画作为礼物赠送给新出生的侄子威廉·文森特。杏仁树枝象征着新的生命。3.桑树(1889年)在圣雷米期间绘制,凡高曾写了一篇关于这幅画的长信给他的家人。4.星夜(1889年)“日出前的早上,在我的窗口,我看到的这个国家一无所有,但晨星却那样巨大耀眼,”梵高曾在写给他的弟弟提奥的信中提到。5.卧室(1888年)在法国南部梵高黄色房子内部的唯一记录 “这只是我一间简单的卧室”他写道,“这里色彩就是一切。在这里休息、沉睡。总之,看画面就是放松大脑,或者去空想。”6.鸢尾花(1889年)梵高画他心爱的鸢尾花。他的弟弟为此作品写道,“从这幅画中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这是对生活之美的研究”7.麦田与柏树(1889年)在一个喜爱的夏天里,梵高写道,“我和一些麦穗,有罂粟花、有柏树,有蓝色的天空,它们就像一个五彩的格子。8.自画像与一顶草帽(1887年)1886年至1888年,他在巴黎期间画了大约30幅自画像。 “我特意买了一个足够好的镜子,从自己画起,”他转述,“因缺乏一个模特。”9.咖啡馆露台上,阿尔勒,在夜间(1888年)在写给他妹妹的信中,梵高描述道“在这里有个夜晚的画面,并不黑,什么也没有,只有美丽的蓝色、紫色、绿色包围着,照射的灯光中透着硫浅黄色和柚子般的绿色。”10.夜咖啡厅(1888年)在”夜间咖啡馆“中,藉由笔触本身所带有的生命力、油彩的厚度与明显分开的线条,使整幅画沈浸在一种人为的光线之下,这些都是梵高所欲呈现的视觉要素。
元赵孟頫秋郊
《秋郊饮马图》来自是他的鞍马人物画的代表作。画面是江南初秋时节,牧人赶着一群马到河岸边饮水的情景。画中岸边林木环绕,湖水平缓无波,牧马人身着红袍,手持马鞭,正侧首看着正在嬉戏的二马。10 匹马360问答都健壮肥硕,有的步入河中饮水,有的在岸边追逐,有的互相嬉戏,有的引颈呼钟银王陆逐威资吧易长鸣,神态各异,好不热闹。整个坚就少回手扬混误场统杂画面树木清秀,河水平缓无波,马的造型生动,表现了自然浓先屋进直大景致的优美。此图布局讲究藏露,中景露地不露天,人马、坡石、林木都置于右半部,人马向左方走,把来处藏于画外。左方只露出树干和溪水,把树干和远山、远水藏于画外。堤度负聚列下灯否岸、溪水向左方延伸,通过岸上两马的奔逐,点出境外无限的景物制首。构图均衡有致,物象虽具体而微,整体却极简括。右上方自书“秋郊饮马图”,左上方署“皇庆元年十一月子昂”,以此年推算,赵孟頫年五十九岁。后幅有元柯九思等人题记,并由柯九西护采转原思、梁清标及清内府收蒇,著录于《汪氏珊瑚网》、《佩文斋书画谱》等。除人物、山水、竹石,画马也是赵孟頫的拿手好戏,宗法李公麟,能自出新意。除这件作品外,赵孟頫还有“浴马图卷”及“人骑图卷”。此图绘清秋郊外牧马的情景,一红衣奚官骑马持鞭,驱十几匹马来到溪边,马的姿态各异,虽画的不大,但生动异常。坡岸填以石绿色,秋树红叶,分外幽静清致。赵孟頫承前人画马传统,加上他对马的生活习性深入观察,在创作中表现了马的神采并在技巧上有所突破。并且,作者将书法用笔融入进绘画之中,人马线描工细劲健,严谨中蕴隽秀;树木、坡石行笔凝重,苍逸中透着清润,工细中不乏松动与飘逸。绿岸、丹枫、红衣,设色浓郁中显清丽,大面积渲染,不加皴擦与点斫,色不掩持世脸括失笔笔,淳厚而富于韵致,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继承了唐人的遗风。图中人马虽小,但意态生动,形神兼备,不失为妙逸并具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