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高分求!!关于沿海地区民俗用品论文。一千字左右急求!!好的话再加分!
余杭纸伞
传在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余杭人董文远九房开设余杭纸伞店。余杭纸伞由于选料考究、工艺精湛、造型美观、牢固耐用而著名。由于余杭纸伞畅销全国,相继出现的生产厂(店)家有:吴上德的董文达元记;吴阿九的董文达九记;王甫明的董文达正记;张庸鑫的董文达九号等余杭纸伞店。由此,可见余杭纸伞发展之盛况。
余杭纸伞的主要原料是纸、线、油、竹、木、漆等。纸是桶树做的桃花纸,线是人的头发制成的,油为桐油和青油对渗混合剂,竹是本地苦竹或毛竹,木则用上等朱柴木制作伞盘头,漆用野柿子汗液制成柿漆。上世纪60年代初,笔者为余杭纸伞写了一首打油诗,诗曰:“纸线油,竹木漆,花费多少劳动力,莫道轻而易举(双关语),千滴汗珠晶结”。
在1954年嘉兴地区同类产品评比会上,余杭纸伞经过撑、浸、压、烘试验,被评为第一名,1956年在温州获得第三名,1965年再赴温州仍名列前茅。在上世纪70年代,余杭纸伞毕轿逐渐被帆布伞、尼龙伞、自动伞、晴雨两用伞等所代替。
相传在清代直至民国也燃氏有一县一品之说,如徐州的篦几(梳头用);绍兴的老酒;青田的石雕;余杭的纸伞,都被列为一县之极品。由此可见,余杭纸伞具有相当厚实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沉睡了近40年的余杭纸伞这一传统手工艺品,最近获悉有幸被上海赛扶团队借世博会这个平台,通过团队渠道联系投资商推向市场。
但愿余杭纸伞这一传统工艺品,凭其环保洁净的油料、天然的材料,配合现代化工艺手段,适应时代特点,从而增加文化元素。望使改进后的余杭纸伞焕发新的生机手段肆,重新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