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园虎字是谁写的,有些什么来历?有什么含义?
南京夫子庙有一座精致的园林,名为“瞻园”。“瞻园”是朱元璋当年赐给忠国公徐达的府邸,太平天国时期又是东王杨秀清的王府。其布局是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设计的,设计巧妙,独具匠心,号称“金陵第一园”,而镇园之宝,那就是名扬天下的“天下第一虎”虎字碑。此字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亲笔御书,后篆刻于青石之上。此碑嵌于北墙,风水上说北为财位,有聚财之效。此虎字乃一笔挥就,字是虎,形也似虎,如一猛虎端立雄视生威,虎头,虎嘴,虎身,虎背,虎尾,清晰可辨,仿佛仰天长啸。当年徐达为保性命,骗朱元璋御笔写下此字作为护身符,从此徐家连富十八代,民间皆传,摸此虎字,即可飞黄腾达。乾隆下江南途经此地,评此虎字为“天下第一虎”,因为这个虎字中隐藏了四个字:“富甲天下”。遮住上部见“甲”,遮住下部见“天”,遮两边见“下”,遮虎尾见“富”。瞻园还出售限量精细装裱的碑拓本,相传作者就是朱元璋。
但若细看,落款却为“劭道人”,劭道人何许人也?有人说劭道人是朱元璋的化名,有人说是朱元璋当年令一位道士写的,有人说是清代的一个道人,还有一说劭道人就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文人江亢虎。江亢虎原名绍铨,文采斐然,思想曾一度激进。可惜被汪精卫收买当了汉奸,1940年任汪伪国府委员、考试院院长。1943年10月,其又被日本高层贿赂,撰文《“南京惨案”之我见》,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开脱罪责,为“大东亚共荣圈”的合理性辩解,可谓是丧尽天良。之后其一系列昧尽天良,遗臭青史的奇文横空出世,使国人恨之入骨。其在抗战胜核晌唤利后潜逃南京,企图遁入僧道以逃惩戒,却难逃追捕,被判无期徒刑,于1954年死于狱中。我认为“劭道人”即江亢虎一说最合理,因为从“绍铨”和“亢虎”的名字中,便可依稀辨出“一笔虎”真正作者便是此人。朱元璋的原迹已散失,这个一笔虎是江亢虎后写的。虽然江亢虎误入歧途,但其的才情却不容否定,从虎字碑中便谨氏可略见一二。
第二个“一笔虎”乃翁同龢亲笔(图2)。翁同龢是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他工诗词,擅书画,尤以书法名世。其书法自成一家,乾嘉之后,问鼎满清,史称“同治、光绪书家第一”。08年底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传承与守望———翁同龢家藏书画珍品展》,展出了翁氏所藏的50件书画珍品,其中不乏沈周、唐寅、文征明、八大山人、“四王”等明清大家的真改凯迹,另有4件为翁同龢自书的精品。其中就有其的“一笔虎”。
翁同龢生于清宣宗道光十年庚寅,因属虎,故常大书“虎”字以自励。这幅书法写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正月,其时年60岁,正是其辅佐光绪帝改革图强力振纲纪之际,故笔下虎字虎虎生威,引天长啸,依稀便见翁氏当年信笔泼墨,挥斥方遒的情态。翁同龢的五世孙翁万戈称这幅“一笔虎”便是在翁同龢日记上庚寅正月初所记载的“寅初起,磨墨写虎字数十幅”之一。翁同龢生于庚寅年,为满足当年求字的人,故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写下虎字,而这幅写在虎皮宣纸上的“一笔虎”尤为珍贵。
带虎字的歇后语有哪些?
带虎字的歇后语有:
1、身披虎皮心发抖———吃—外壮内虚;外强里虚。
2、山中无老虎,360问答猴子便疯狂————妄想称王。
3、山兔子逗老虎————玩命;乐死了。
4、山头打虎————高名在外;大名在外。
5、山猫蹲在悬崖上————冒充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