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性作品

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性建筑有:魏布码灶设计的莫里斯红屋和美国的甘布尔兄弟设计的甘布尔住宅。
将理论与实践加以结合的评论者,以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最为著名。 莫里科17岁时参观了博览会,对展品的反感影响到他以后的设计活动和设计思想。
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族,受过高等教育,在以设计哥特式风格闻名的斯特里德建筑设计事务所从事过建筑设计,后来加入拉斐尔前派的行列,准备从事绘画。由于建立画室和以后的新婚居室,使他又一次改变了想法转而从事起建筑及产品设计来。
1859年,他与菲利普·韦珀 (Phillip Webb,1831-1915)合作设计建造了“红屋”,内部的家具、壁毯、地毯、窗帘织物等,均由莫里斯自己设计。它们实用、合理的结构,以及追求自然的装饰体现了浓郁的田园特色和乡村别墅的风格。从此,他开设了十几个工厂并于1861年成立了独立的设计事务所,把包括建筑、家具、灯具、室内织物、器皿、园林、雕塑等等构成居住环境的所有项目纳入业务之中,并以典雅的色调,精美自然的图案备受青睐。
莫里斯的理论与实践在英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纷纷效仿,进行设计的革新,从而在1880—1910年液模判间形成了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这就是所谓的“工艺美术运动”。这个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到了不少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现代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于所谓的“良心危机”,艺术家们对于不负责任地粗制滥造的产品以及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感到痛心疾首,并力图为产品及生产者建立或者恢复标准。在设计上,工艺美术运动从手工艺品的“忠实于材料”、“合适于目的性”等价值中获取灵感,并把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活动的基础。工艺美术运动不是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并存,从本质上来说,它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
工艺美术运动范围十分广泛,它包括了一批类似莫里斯商行的设计行会组织,并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活动中心。行会原本是中世纪手工艺人的行业组织,莫里斯及其追随者借用行会这种组织形式,以反抗工业化的商业组织。最有影响的设计行会有:1882年由马克穆多(Arthur Mackmurdo,1851—1942)组建的“世纪行会”和1888年由阿什比(Charles R.Ashbee,1863—1942)组建的“手工艺行会”等。值的一提的是,1885年由一批技师、艺术家组成了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并从此开始定期举办国际展览会闹改,因而吸引了大批外国艺术家、建筑师到英国参观,这对于传播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人物大都受过建筑师的训练,但他们以莫里斯为楷模,转向了室内、家具、染织和小装饰品设计。马克穆多本人是建筑师出身,他的“世纪行会”集合了一批设计师、装饰匠人和雕塑家,其目的是为了打破艺术与手工艺之间的界线,工艺美术运动的名称“Arts and Crafts”的意义即在于此。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为了拯救设计于商业化的渊薮,“必须将各行各业的手工艺人纳入艺术家的殿堂”。

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著名作品及设计师

莫里斯、伯恩轮关坏浓混两生义凯明证琼斯等人吧。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经全聚杀决南香粒给1834—1896见)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手工艺艺术家,设计师。
在英国,威廉·莫里斯(1834—1896年)是内市服值音持烈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对许多英较古眼裂去轴权国人来说,他可能是人们唯一能够脱而出的设计师。[1l(丹’然而,这位设计师有他独特的个性:他要设计的是整个世界,他所要使用的手段是传统的方式。(P·)他调段实七得故的核心思想则是恩格斯所说的“情感社会主义”。
莫里斯虽是画家,却主要是致力于工艺美术,用伯恩·琼斯的画稿,作漂既用能任族云感市调迫宁亮的绒毯,从事绘画玻与哥缩特璃、陶器、家具、书籍装帧等各方面的工作。在从事这些工作以外,不能忘记的,是他参加拉斯金为中心的“美的社会主义运动”。据说“现代社会的矛盾,生活的丑恶,是机重支敌套械文明和物质文明过度繁荣的必然结果”,要给由于物质文明而荒芜劳死局已了的人们的心灵以美的东西,艺术的东西。如果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社会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得到解决。因此,日常的家庭用具、家具、衣服等等都必须作得价廉而物美志,因此,工艺美术也就成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批评家爱德华·卡本特、诗人济慈、剧作家王尔德等都参加了这个欢额算问运动,试图在整个欧洲进行宣传。
莫里斯于1834年3月24 日出身在埃塞克斯郡(Ess地室律视剧配脸翻ex)的一个富商家庭。在17岁那年,他随母亲一道去参观案谁全高优型医安1851年在伦敦海德知公园举行的“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一方面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从反面刺激了设计的改革。博览会的建筑——“水晶宫” 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而“水晶宫”(图2)展出的内容却与其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一种普遍的为装饰而装饰的热情,漠视任何基本的设计原则,其滥用装饰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为市场生产的商品。莫里斯对于当时展出的展品很有反感,这件事对他日后投身于反抗粗制滥造的工业制品有密切关系。
威廉·莫里斯,这位曾决心献身于追随上帝的工作却终以艺术与设计作为毕生事业的英国人,于1896 年10月3日逝世,享年62岁。由于当初他的这一选择,这个世界少了一位也许不为人知的神职人员,却多了一位永远为后人所景仰的现代设计的伟大的先行者。
威廉·莫里斯作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是真正实现约翰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是拉菲尔前派的主要成员。(拉菲尔前派主张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手工艺传统,设计的目的是诚实的艺术)
严格的来看,莫里斯并不是一个现代设计的奠基人:
因为他的探索的重点恰恰否定现代设计赖以依存的中心——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他的目的是复兴旧时代风格,特别是以中世纪、哥特风格,他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他认为只有哥特式、中世纪的建筑,家具、用品,书籍、地毯等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其他的设计风格如果不是丑陋的,也是矫揉造作的。而应该否定,推翻。只有复兴哥特风格和中世纪的行会精神才能挽救设计,保持民族的、民俗的、高品位的设计。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古典风格还是现代风格,都不足取,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中世纪的、哥特的、自然主义这三个来源。他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但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于他来说,依然是采用手工艺的方式,采用简单的哥特式和自然主义的装饰,因而,他的这个局限使他不可能成为真正现代设计的奠基人。
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即
1、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
2、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发扬光大。
“红屋”的取得了很大成功,不仅仅是采用功能需求为首要考虑,部分吸取英国中世纪、特别是哥特风格细节来设计住宅建筑,从而摆脱了维多利亚时期繁琐的建筑特点,同时还在于莫里斯从统一的方案出发,设计了整个建筑的室内、家具等等。“红屋”的建成引起设计界广泛的兴趣与称颂,使莫里斯感到社会上对于好的设计、为大众的设计的广泛需求,他希望能够为大众提供设计服务,为社会提供真正的好的设计,改变设计中流行的矫揉造作方式,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垄断,也抵御来势汹汹的工业化风格。
1883年莫里斯加入“社会主义者民主同盟”,但1885年即退出该组织,并自组“社会主义者联盟”,后又由于不同意该组织的政策,而组织“汉默史密斯社会主义者协会”。由于幻想再度破灭,1889年后莫里斯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写作和柯姆史考特出版社的工作中。他的其他作品还有:《捍卫桂尼维尔及其它》(1858年);《世俗的天堂》(1868-70年);《约翰·波尔之梦》(1888年);《世外森林》(1894年)。

12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