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绘画创作材料有哪些

有哪些绘画的材料(越全越好)

一、颜料:指专用于造型艺术的色彩材料,有水性和油性两大基本类型,具体如下: 1、水粉色(广告色):水性颜料,是造型基础课程最常用的一种颜料,色相繁多,色彩鲜艳,不透明,具有很好的覆盖性,可获得均匀的色块,非常适合平涂:亦可薄画法,但比水彩的透明性与光泽性要弱。 2、中国墨: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历史久远,早在西周便有记载。为“写字、作画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中国的墨可谓非常发达,有许多考究的制作工艺与驰名产地。墨因制作原料的不同,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三种。传统使用时,用砚做研磨工具,再结合毛笔和宣纸,便可写字作画了,墨色的浓淡深浅则全靠墨与水的比例。现在因求方便省力,人们常用墨汁来代替传统的研磨习惯,效果也因此会打折扣。 3、水彩色:水性颜料,主要用水与色的比例多少来绘制,色彩明亮,有很强的透明感。 4、丙烯色:可用水稀释、易干,干后不再溶于水,干后也不易产生裂痕,不退色。色彩鲜艳明亮,具有结实而柔软的优点,着色后可进行刮、刻等处理手法。薄画法具有水彩的透明性,厚画法具有水粉和油彩的厚实特点,可用于纸、布、木、瓷等材质的表面绘制 5、油彩:有悠久的历史,颜料靠油稀释,不易干,有很强的附着力与表现力,色彩光亮度极强,厚、薄画法皆宜,通常以颜料堆积的厚画法更能呈现油彩的特性。 6、油画棒:亦称为油性色彩,能像铅笔般持于手中,比色粉更接近蜡笔,比蜡笔更有柔韧性,并有一定的硬度,有很好的附着力与覆盖性,可檫可刮,也可与水粉等水性颜料并用,有很强的表现力与艺术效果。 7、色粉笔:能像铅笔般持于手中,可表现一种特殊的柔和、无光的质地,适宜于在较粗糙的纸质上使用,附着力差,可用涂擦等手法发挥其特有的细腻柔和的效果。 8、彩色墨水:是一种水剂的水彩色,可灌于配套的水彩笔棉芯使用,具有涂色均匀,透明性强,色泽高度明艳,使用方便的特点,但色泽牢度不强。9、水溶性彩色铅笔:彩色铅笔有普通和水溶性两种。水溶性彩铅比普通彩铅更为柔和,宜于着色,它可在着水粉色或水彩色的底色上涂绘,也可在有纹理的纸上着色,都有生动丰富的艺术效果。它既能保留铅笔的线条,也能呈现纸的纹理。着色的地方用水涂绘,会有水彩的效果,显示出水溶性彩铅的灵活性和方便性。二、画手绘有:油性马克笔,淡彩马克笔三、设计用的有:针管笔,美工笔等四、画素描用的有:铅笔,H系列,B系列,以及炭笔五、油画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颜料、画笔、画刀、画布、上光油、外框等。1、颜料,分矿物质和化学合成两大类。最初的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由手工研磨成细末,作画时才进行调和鼻衄内 。近代由工厂成批生产,装入锡管,颜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加。颜料的性能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调色时,化学作用会使有些颜料之间产生不良反应。因而,掌握颜料的性能有助于充分发挥油画技巧并使作品色彩经久不变。2、画笔,用弹性适中的动物毛制成,有尖锋圆形、平锋扁平形、短锋扁平形及扇形等种类。3、 画刀,又称调色刀,用富有弹性的薄钢片制成,有尖状、圆状之分,用于在调色板上调匀颜料,不少画家也以刀代笔,直接用刀作画或部分地在画布上形成颜料层面、肌理,增加表现力。4、 画布,标准的画布,是将亚麻布或帆布紧绷在木质内框上后,用胶或油与白粉掺和并涂刷在布的表面制作而成。一般做成不吸油又具有一定布纹效果的底子,或根据创作需要做成半吸油或完全吸油的底子。布纹的粗细根据画幅的大小而定,也根据作画效果的需要选择。有的画家使用涂过底色的画布,容易形成统一的画面色调,作画时还可不经意地露出底色。经过涂底制作后,不吸油的木板或硬纸板也可以代替画布。5、上光油,通常在油画完成并干透后罩涂上光油,保持画面的光泽度,防止空气侵蚀和积垢。6、外框,完整的油画作品包括外框,尤其是写实性较强的油画,外框形成观者对作品视域的界限,使画面显得完整、集中,画中的物象在观者的感觉中朝纵深发展。画框的厚薄、大小依作品内容而定。古典油画的外框多用木料、石膏制成,近现代油画的外框较多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



立体主义的绘画观点有哪些

立体主义画派: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度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度空间的绘画特色。   立体主毫态盟市义开始于1906年,由乔治‧布拉克与帕布洛‧毕加索所建立,当时他们居住在法国巴黎的蒙马特区。他们于1907年相识。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两人一直非常亲近地在一起工作。   立体主义这个名称的出现含有偶然性。1908年,请八适素谓冷乔治·布拉克(Georges B来自raque,1882—1963年)在卡恩韦勒画廊展出作品《埃斯塔克的房子》,评论家L.活塞列斯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评论说:“布拉克先生将每件事物都还原了……成为立方体。”这种画风因此得名。立体主义的主将是帕布洛·毕加索和布拉克。毕加单滑案鸡核坚破控皮歌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1910年),被认为是包含了立体主义因素的作品。  立体主义画家于包助化论吗参的探索起源于塞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他们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椎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着自己艺术追求的理想。实质上这是20世纪初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社会现实在画家精神中的折射反映。  毕加索曾说过:“当我们搞立体主义时,并没有搞立体主义的打算,而是要表达我们身上的东西。”布拉克则承认:“立体主义,或者不如说重我的立体主义,乃是360问答我所创造的,为我所用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使绘画符合我压端载好袁胶岁异罪买的天赋。”他们两种气质的结合,又通过格里斯和莱热各自的努力将它们重新结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有活力的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绘画方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酝酿过程。20世纪初巴黎画坛异常活跃。继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之后,年轻的艺术家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革新形式,来表现史难批际元绝在迅猛变革的工业社会里人们的内在情绪和心理。新的流派在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相继出现。在法国,继野兽主义崛起后,另一群文艺家常在蒙马尔特的“流动洗衣房”聚会。参加的有毕加索﹑布拉克﹑M.洛朗森﹑G.阿波利奈尔﹑A.萨尔蒙﹑M义艺.雷纳尔﹑J.格里斯﹑F.莱热厚婷身攻义金谓三老请树等。支持他们的有画极的了春黑护全剧世顶商D.-H.卡恩韦勒,他在1907年在巴黎开办了画廊,这便是被人们称作的立体主义社团。参予立体主义活动的还有R.德洛内﹑A.格莱兹。1910年,以J.维荣为中心,建立起新的立体派社团,因经常在法国皮托活动,被称作皮托集团。荷兰画家P.蒙德里安﹑墨西哥的***.de里维拉也与皮托集露就换资助马团有联系。他们赋予分析的必罪选讲别厚保棉述立体主义以秩序和规则,从而促进了立体主义朝着更为抽象和主观的方向发展。从1912年开始,毕加索乐等又进行综合的立体主义的试验原跟服。在分析的立体主义破季应执错很组校碎而又剔透的结构中,还保留着强烈的光线和某种空间触境连婷干感。画家们将不同状态及不同视点所观察到的对象,集中地表现于单一的平面上,造成一个总体经验的效果。综合的立体主义不再从解剖﹑分析一定的对象着手划画谈,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并且采用实物拼贴的手法,试害呼买技读开图使艺术家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  虽然作为立体主义分支的黄金分割社于1920﹑1925年继续举行展览,但作为艺术运动的立体主义早在1914年便失去活力。  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从不同的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诸于画面,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这样做,显然不主要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  立体主义在反传统的口号下有浓厚的形式主义倾向。但它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又给现代工艺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等注重形式美的实用艺术领域以不小的推动作用。  立体主义画家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只是每个人按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毕加索说:“我要按照我的想像来作画,而不是根据我所看到的。”布拉克也说:“画家并不想构成一件奇闻轶事,而是要造成一种绘画的事实。”  立体主义的产生也是美术自身发展的必然。在传统绘画中只依看到的客观自然作画,所表现的只是自然的一个局部和一个片面,随着现代人的现代生活变化:客观与微观,速度和多变,机器对人的制约,这就要求绘画要表现这多样复杂性;古希腊柏拉图关于几何美的观点及塞尚着意描绘事物的结构、永恒性的观点加之非洲黑人雕塑的启迪,这就导致立体主义艺术的产生。   代表人物及作品: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亚维农的少女》;《格尔尼卡》;   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埃斯塔克的房子》;   莱热(Fernand Leger,1885-1955)《三个女子》;   格里斯(Juan Gris,1887–1927)《吉他与乐谱》;  立体主义在二十世纪时期有两个派别,一个是洗衣船派,这个派别的代表是毕加索和波罗克,也是正统派。另一个派别是蜂窝派,是以一群后起的立体主义画家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的出名也是由这些蜂窝画家所催化的。  同时立体主义有三个时期一个是早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在立体主义的发展史中也就是其孕育和起步阶段,求取单纯的几何学形态,放弃光色分析‧追求对象形态。其次就是分析立体主义阶段,这个时期仍然是只注重追求形式的分解,而不注重整体的重组,而且颜色基本是比较单一的。第三个阶段就是综合立体主义,这个阶段的立体主义是比较成熟了,也与分析立体主义有了一定的改进,这一时期,画家开始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不再只是强调局部的分解。色彩渐渐丰富起来,事物的形态又重新被重视。


3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