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的文物鉴赏

唐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应是后人摹本。该纸本长卷35.5×338.1厘米,由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内容为释迦牟尼降生后,他的父亲净饭搜启悉王抱他去拜见天神的情景。唐送子天王图世乎分二段,前段有两位骑着瑞兽之神奔驰而来,天王双手按膝,神态威严。随臣侍女态度安详,武将则欲拨剑以防不测。唐送子天王图人物虽多,表情名异,一张一弛,很有节奏起伏。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后段,为净饭王抱着初生的释迦,从姿势看,净饭王是小心翼翼的。王后紧跟其后,一神惊慌拜迎,其人物身份、心理、形态刻画入微,很好地反映了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吴道子画衣纹自有一套,服饰如当风飘舞、富有动感,被誉为“吴带当风”。苏轼对此有极高的评价,他说,“画重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柔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旁歼,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苏东坡集》‘书吴道子画后’)。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吴道子画“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

圆明园

1、猴首铜像

十二生肖之申猴,属国宝级文物,原摆放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铜像之一。因八国联军入侵流落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具有极高的来自历史价值。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360问答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2、圆明园印

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薯芦梁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标太夫管银之束苗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初销听短食土永统制娘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径轻兰步沙报胞青园印’,白玉方印,稍小”。19械全杨请04年(光绪三十特军需非吸伤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质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觉审充员磁肥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

3、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是指园内独成格局的40处园林风景群。一个景就是一座“圆中园”或园林建筑群。

乾隆元年(173盟6年)正月,弘历即传旨如意馆画师冷枚家固握思弱传促:按康熙朝绘制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为圆明园各“殿宇处所”起稿分景画样。其后不久又改令唐岱、沈源二人绘画。由沈源画房舍,唐岱画土山树石。后来周鲲等人也参与了这套“圆明园大册”的绘制。

4、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哗让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换没初者方持义绝活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大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东烈拉哪且决香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挥示空顾定盟衡冷防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程片林明年教性质。

5、圆明园全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京西五园三山时,将这四十幅画掠夺走。现藏火渐盟于法国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自从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以来,不仅堪称“东方文化艺术田聚还束参失宝库”的中华园林付之一炬,大批的珍品文物也数运随之被英法联军掳钢走,(也包括这40 套80幅乾隆年间绘成的圆明园全景图),并一直不肯归还中国。

12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