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舞蹈风格特点是什么?
保留衡悉着原始乐舞粗犷、古朴的风格,舞者既通过舞蹈取悦祖先神灵,又得以自娱乐,以羊皮鼓、手铃等打击乐器伴奏春乎,舞蹈动作的表现与歌词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多数舞蹈是用歌来促使舞步的循环往复,同一乐句男领女合,动作完全重复,节奏的强弱起落同舞蹈齐奏起落结合巧妙协调。
羌族舞蹈的种类
跳叶隆,是由巫师绕着火塘跳的丧事舞蹈,巫师弓身弯腰拍手跳碎步,用脚尖踮地前行,两手前伸,颤抖不停咐森乎,动作有神秘和恐惧色彩,它的某些舞姿类似猫舞。
跳麻龙,巫师在祈雨时所跳的舞蹈,舞者手持带把的龙头,龙身是用6.7米余长的粗麻绳做成,舞动龙头时,长麻绳盘旋飞舞,啪啪作响,其动作技巧难度大,舞步多采用以蹲跳为主的跳皮鼓的动作。
跳盔甲,定舞者身穿生牛皮制的铠甲,头戴野鸡翎和麦杆皮盔,手中各持弩、矛,领舞的巫师要挂上肩铃。舞队形成对垒的两排,跳前高唱象征胜利的战歌,动作以踮跳步、模仿冲杀,弩矛飞舞,伴随着震天吼声,叮铃声,表现羌族人民的威武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