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産生原因和基本特征。
原因:浪漫主義文學的鼎盛時代是法國資産基坦橘階級大革命時期,即18世紀90年代到19世紀30年代。浪漫主義所以會在這個時期獲得蓬勃發展,是因爲資産階級革命的需要。1798年法國資産階級推翻了封建專制政權,建立了資産階級統治。這個偉大的曆史事件震撼了整個世界,在歐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于是,表現理想、推崇英雄、充滿激情的浪漫主義文學也就必然地成爲這個時代的文學主流。
從文學本身的發展來看,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盛行是反對古典主義文搏團學的産物。所以在西方文學批評史上,人們常常以古典/浪漫的對立模式來描述它們之間的關系,以此說明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和運動産生的原因。韋勒克指出,"浪漫主義的意思簡直包括一切不是按照古典傳統寫出的詩歌。"并指出這是一種"根據'古典的'與'浪漫的'之間的對立說法而建立的類型論。"這種對立或區别具體的含義是"指那種與新古典主義詩歌相對立并從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期得到啓發并以此爲榜樣的詩歌"
。
基本信伏特征:浪漫主義文學以強調想象來突出文學的目的在于表現理想和希望,以強調自然來突出文學應偏重于抒發個體的主觀感受和情緒,以強調象征與神話來突出文學的隐喻性、表現性和誇張、奇特的藝術表現方式。這些特點,是浪漫主義文學共有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