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位艺术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说:”我从来没画过自画像。我缺乏把自己当作绘画主题的兴趣,而女人优先重要……我没什么特别的。我是一个日复一日、日以继夜地画画的画家……任何想更了解我的人……应该谨慎地看看我的画。"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德语: Gustav Klimt ,1862年7月14日-1918年2月6日,又译 古斯塔夫·克里姆 )
出生于维也纳,是一位奥地利知名象征主义画家,他开创了维也纳分离派,是维也纳文化圈代表人物。
克里姆特特画作的特色在于常常采用具有装饰感的绘画符号和绘画纹样来表现自己的绘画理念,他一生执迷于女人,喜欢土豪金,作品极富有象征和装饰意味,主题常围绕着“性”、“爱”、“生”、“死”的轮回。
喜欢他画作的人称赞有其“沉闷美感”与大胆象征寓意,但也招致不少保守派画家的负面批评。
克里姆特强调个人的审美趣味、情绪的表现和想象的创造,他的作品中既有象征主义绘画内容上的哲理性,同时又具有东方的装饰趣味。他注重空间的比例分割和线的表现力,注重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格。他那非对称的构图、装饰图案化的造型、重彩与线描的风格、金碧辉煌的基调、象征中潜在的神秘主义色彩、强烈的平面感和富丽璀璨的装饰效果,使画面弥漫着强烈的个性气质,对绘画艺术和招贴设计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1918年,克里姆特因染上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而病故。
篇幅原因,只放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全部作品免费分享,私信克里姆特即可提取:
《吻》是艺术家最著名的作品,有人认为这是他唯一坦陪的自画像,画面中的女性是他毕生的情人、伴侣、模特和缪斯艾米丽·弗罗杰,克里姆特给她写过数百张明信片,每年他们会结伴到乡间度夏。然而,二人从未同居、结婚,或生下孩子。
这是一幅表现爱的抽象主题寓意的杰作。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男人轻柔地抱起女人的头,富有激情地亲吻着女主人公的脸颊。男人身上的装饰都是方正色块,由黑白黄三色方块构成,象征了男人棱角分明,坚强的特质。女人身上是感性的圆形图案与流动的线条,代表了女性的柔媚和温柔圆润。女人一条手臂搂着男人的脖颈,一只手紧抓着男人的手,闭着眼睛尽情享受着幸福的感觉。
她的表情是迷醉的、满足的,甚至似乎还有些害怕这幸福时刻的结束。在画面形式营造上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诸如线条和色块的组合,色彩中掺入金粉,使画面呈现出美妙温馨的梦幻场景。
这幅画被认为是克里姆特最著名也是最优秀的作品,曾经创造过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画面中的艾蒂儿坐在金色椅子上,身穿一件有许多直线、方块、三角与抽象符号的连衣裙,脖子上戴着一串宝石项链,两手交叠,表情迷离、忧郁而又放纵。她的装饰帆滚复杂的裙子、椅子与闪烁的背景几乎融为一体,艾蒂儿的头发、脸部、肩部与手用传统油画手法绘制,但在近乎抽象的黄金裙子、椅子的映衬之下,她的形象似乎不属于尘世,而态信余带有一种浓厚宗教与偶像气质。
这件作品极具装饰性的风格来源于其独具特色的制作手段:画面上大块的金银碎片是由金片在画布上拼接而成,部分白色区域还用到了石膏,只有大概不到十分之一的区域是用油彩绘制。按照画家自己的说法,他的灵感来自于意大利的圣维塔莱大教堂,教堂中布满巨大但是细致的马赛克装饰,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辉煌马赛克”给了他许多启示。
雅典娜是希腊罗马智慧女神,是一个的强大存在,克里姆特对的她描绘超出了常人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幅模糊的图像中,克里姆特强调了女神雅典娜的雌雄同体的个性,这是一种模糊性别身份的表现,雅典娜身着军装,戴着头盔,十分具有男子气概。
只有从她脖子两侧稀疏垂下来的头发我们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同时带有女性气质的正义之神。画的左边几乎看不到她的身影,而角落中却出现了一个清晰的裸体女性的形象。
克林姆特喜爱画裸女,大多神情暧昧、姿势慵懒,你甚至会觉得每一个裸女似乎都是他的情人。除了画作质量外,几乎所有作品都充斥着的“金光”。然而他的遗作《新娘》相比以往的创作,色彩明显弱了很多。他虽然依旧在画中表现出浓烈的欲和妖艳,但色彩方面却不再金光闪闪,而是逐渐趋于平和,仿佛在表达着自己年龄大了看的更开了。
1901-1902年,克里姆特创作了这幅《金鱼》,这是他在为维也纳大学绘制壁画并引起世人激烈评议的时候。克里姆特为了对众多攻击自己的人实施还击而创作此画,他曾打算为这幅画起名《给我的批判者》。在这幅作品中,长方形的画板上描绘着几个不同情态的裸女,人物的身体若现若隐,流动的曲线和明亮的裸体使画面充满生命的活力。画家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曲线变化和色块构成图案似的画面,装饰中有写实,抽象中杂着具象,画风独特。画面下方,克里姆斯描绘了一个大臀女子,似乎是要以这样无礼的姿势去还击那些道貌岸然的批评者。画中的人物表情带有一种怪异,而且颇为性感。当然,这幅《金鱼》也遭到了批评,克里姆特在这段时间受到了无休止的攻击。
克里姆特的画作乍一看虽然狂放热情,但其实暗暗隐匿着作者对人生的遗憾和伤感。
比如在作品《女人的三个阶段》中,克里姆特将人的一生分为少年、中年、老年这3个阶段,运用大大小小的圆圈为画面打底,这些圆圈如同人的细胞一样,密集盘旋在人的周围,蕴藏着生命回归之意。
在人物勾勒中,画作中一位幼儿恬静地熟睡在妈妈的怀抱里,这位妈妈脸上的皱纹纵然千沟万壑, 却依然气定神闲,神态十分安详。
这一老幼人物的强烈对比,一方面表达了创作者对生命消亡的惋惜和悲恸;另一方面,却也折射出他内心的浩渺无垠——人生下来必将走向虚空,没有什么值得大喜大悲的。
1.色彩语言的表现形式
克里姆特在他的作品中,常会大量使用金粉、银粉或者金箔等混合颜料以平面的手法进行刻画。除此之外,也常会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色彩铺陈背景。
他擅长将各类金色运用在画中,如《吻》、《女人的三个阶段》、《艾蒂儿·布洛赫-鲍尔肖像一号》、《帕拉斯·雅典娜》等等这些作品,这一阶段金色被他用的炉火纯青,不仅彰显着他的画风趋于成熟,还被称为他绘画时期的“金色时期”。
2.线条语言的表现形式
线条是克里姆特作品的另一杰出特色,有时细腻平和,有时粗放豪迈,完美的结合了西方的理性严谨和东方的意蕴之美。
克里姆特的线条不仅能塑造人物的画面形态,创造出空间之感,还能追求轻盈曼妙的效果,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并达到观赏的目的。
比如在《吻》这一画作中,画中男性就借用长短不一的直线进行刻画,而直线又会让人感觉到理性与坚定,虽看不到画中男人的面部神态,却也能营造出一种坚毅果敢的形象。
而曲线跟直线的理性坚定相比,更会给人轻松愉悦之感,在克里姆特的诸多画作中,常常会用曲线加以铺陈,大面积的曲线线条,交织勾勒出千变万化的画面节奏~
3.构图语言的表现形式
克里姆特特别擅长使用装饰性构图和点线面的表现手法,点与点交织、面与面相交、线与点交融,共同组合成一种丰富的和谐之感,他将画面的空间形态通过线条的排列组合,转而变化成带有极强主观意识的二维平面效果。此外,克里姆特的画作中,往往会构成一种简单与复杂、密集与稀疏以及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比,这使得画面层次更加丰富饱满。
绘画作品宛如是一面镜子,它借助线条与色彩的相互作用,给我们带来美好享受的同时,还可以将画家的情感投入我们的视野,并且通过委婉、优雅的画面,表现创作者理性思想的光辉。
克里姆特的作品有着对西方传统油画表现形式的大胆创新,并吸收中国画中独特的线条表现形式融入在自己的创作之中,从而在颜色、线条等方面有了自己的感悟与突破,不仅展现出自身在装饰性绘画语言表现形式上极强的天赋和实力,还在创作手法上有了极大的创新,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也成为现代艺术重点学习的对象之一!
往期推送:
每周一位艺术家——阿尔丰斯•穆夏
世界上画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来自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代表作:《蒙娜丽莎》(油画)《自画像》(素描)《最后的晚餐》(壁画)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代表作《最后的审判》(壁画),《大卫》(雕塑),他在雕塑方面的成就远特基能清远大于绘画,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拉斐尔,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是画家亦是建向丝筑家。代表作《西斯廷圣母》大卫,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画风严谨,技法精工360问答,代表作《马拉之死》安格尔,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人物,代表作《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练帝《土耳其浴室》等独单夫不个鸡照将,还有一张唯美的《帕克尼尼》素描德拉克罗瓦,法国著名画家,曾师从法国著名的古典主义画派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学习绘画,但却非常欣赏荷兰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的强烈色彩的绘画,并受到同时代画家热里科的影响,热心发展色彩的作用,成为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他的画当盟围聚作对后期崛起的印象派画家和今菜块梵高的画风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犯护备田船围发树《希阿岛的屠杀》、《自由领导人民》、《但丁之舟》。他的动物画和风景画武士结新都很经典,天生身体虚弱,一天只吃一餐,却凭其坚强的信念和激情的斗志生活了64年,他的日记也很有使把研读价值。马奈,印象派开创者太娘少饭适供轻诗具反,代表作油画《吹短笛的二男孩》,《草地上的午餐》毕沙罗,代表作《塞纳河和卢浮宫》、《雪中的林间大道》、《蒙福科的收获季节》,是印象派的先驱,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印材获象派的摩西莫奈,印象派最具代表性人物,代表作油画《卢昂大教堂》,《日出·印象》《睡莲》系列塞学看许整同某另振布尚,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克灯报意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代表作《玩纸牌者》、《浴女》、《圣维克多山》。爱德华·蒙克(爱德华·蒙克,1863年12月12日 – 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伟大的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代表作《呐喊》。埃贡·席勒 20世纪初奥地利绘画巨子,表现主义大画家。16岁的席勒考入维也纳美术学院,在克里姆特指导下学习,并结识了科柯施卡。他的画最初受学院派和印象派影响,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当他结识克里姆特和科柯施卡之后,作品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这表明他受到新艺术派——青年风格阿拉伯式图案的强烈影响。如果说克里姆特的艺术是从象征主义走向表现主义,而席勒则已走进纯粹的表现主义天地。席勒后期的艺术不仅受到瑞士的霍德勒影响,还直接受尼采和佛洛伊德心理学的启迪。他毫不掩饰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人的心理和情感,他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都不是静态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形态都像处在惊恐不安状态,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交织成可怕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形体瘦长,那冷峻刚直的线条令人震颤,他强调形象清晰的外轮廓,喜欢用红、黄和黑色来表现强烈的情绪。他除对人物表情动作的夸张刻画外,着意描绘人物神经质的情绪。为了创作他处于紧张不安的人物情态,他还深入到疯人院去研究精神病人的神态和动作,表现出一种类似哑语的动作表情,令人感动不已。1915年第一次大战中他被征入奥地利陆军,他在军中仍继续作画,达到多产和高水平。他的艺术风格在表现派中是独一无二的。马蒂斯,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代表作《弹吉他的少女》,壁画《舞蹈》高更,他的画作充满大胆的色彩,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代表作品有《讲道以后的幻景》等,与塞尚、梵高合称后印象派三杰。文森特·威廉·梵高, 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挤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劳特雷克(1864-1901)自幼身有残疾,因而发育不全。在巴黎学画期间,结识贝尔纳、凡高,深受德加绘画题材和技巧的影响。和同时代许多画家一样,他十分喜爱浮世绘版画。他的不少作品题材,取自周围的生活,描绘资产阶级沙龙、咖啡店、夜总会、妓院的生活场面。他善于用精练的笔触,用鲜明的大块色彩对比组织画面,刻画人物性格。劳特雷克也制作大色面石版画,并运用在海报作品上。当时海报才刚运用在商业宣传上,因此多数商家仅制作简单小型的黑白海报作为宣传,但劳特雷克接受红磨坊委托后,开始制作鲜艳、造型有力的彩色海报,以大胆的动作与表情吸引顾客上门,果然一炮而红,成为当时与皮尔•波那尔齐名的两大海报创作者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拿烟斗的男孩》目前拍卖行里最高价油画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级人物。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非常活跃,这对于他后来的生涯尤其重要;享有“当代艺术魔法大师”的盛誉。他所创造的奇怪、梦呓般的形象,不仅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诱发人们的幻觉,且以非凡的力量,吸引着观赏者的视觉焦点,更是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达利总是热爱着他儿时的风景环绕菲格拉斯城的大平原和有橄榄林与尖秃岩石的加泰隆尼亚海岸。这些古老令人伤感的风景不仅作为背景而且也作为有生命的存在进入了他的绘画。“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但这并不是说得到了高度的评价的二十世纪画家。”他能在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与阶级、鉴赏品位各异的人们心目中,拥有历久不衰的美誉。足见他对当代艺术影响之深且大。代表作《记忆的延续软钟》、《欲望的幽灵》、《纳希瑟斯的蜕变》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8.6-1987.2.22,港台地区译为安迪‧沃荷)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沃霍尔除了是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他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代表作《玛丽莲·梦露》(丝网印刷),《帝国大厦》(电影)中国的很多就不多说了。明清后的有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黄宾虹、吴作人、吴冠中、陈逸飞、陈丹青都是很伟大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