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画赏析和解说视频


世界十大名画 十大名画的鉴赏

1、《蒙娜丽莎》 详细介绍:《蒙娜丽莎》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经典的一幅名画,也是达芬奇最具代表性的画作,这幅作品的真迹目前被收藏在卢浮宫之中,里面人物的形象典雅恬静,象征者当时的妇女形象。 2、《最后的晚餐》 详细介绍:《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在1494年所创作的一幅作品,这幅画描述的是耶稣跟十二门进餐的画面,画中人物的形态各异,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紧张场面”。 3、《星夜》 详细介绍:《星夜》是梵高的画作,这幅画中的星空描述了的是法国小镇圣雷米的夜幕,不仅美,还非常有艺术性,深受无数人的喜爱。 4、《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详细介绍:《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维梅尔最出名的一幅作品,画作中的女生非常有灵气,但是至今都无人知道里面的少女究竟是谁,有人曾猜测是画家的女儿玛利亚。 5、《记忆的永恒》 详细介绍:《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作是由著名艺术家达利所创作的,作品中的钟表所呈现出的形态据称是以融化的芝士片作为灵感。 6、《秋韵:第30号》 详细介绍:《秋韵:第30号》这幅作品的画风非常特殊,杰克逊·波洛克运用了“滴画法”,将颜料一层一层的滴上去,再利用一些非常特殊的工具,完成了这幅极具艺术性的画作。 7、《坎贝尔汤罐头》 详细介绍:《坎贝尔汤罐头》属于32幅的丝网版画,目前陈列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中,非常的有个性,由安迪霍沃尔创作。 8、《创造亚当》 详细介绍:《创造亚当》是由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笔画,位于西斯廷教堂的屋顶之上,这幅作品非常的经典,象征者当时的宗教和艺术文化。 9、《夜游者》 详细介绍:《夜游者》这幅画中的餐馆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其原型是一家咖啡厅,这张画作为爱德华·霍普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10、《美国哥特式》 详细介绍:《美国哥特式》是格兰特·伍德的作品,画中的女性是自己的妹妹,原本是想要母亲来扮演这个角色的,但是怕站立时间过久影响健康,这幅作品独特的画风也被列入到了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名画之中。


古代名画赏析

梅花朵朵占先春画城坏右编棉风句越亚古代名画“赏梅图360问答”赏析 梅花是我国有名的观减项万终纪赏植物,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色、香、韵、姿俱佳。在隆冬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深得诗人画家的喜爱。他们种梅赏梅,或寄之以情,或绘之以画。现在,就请读者跟随我的笔触,慢慢欣赏古代画家所绘的“赏梅图”吧。 明代戴进《踏雪寻梅图》(图1),止宁州还非绢本,立轴。现流失于美承位饭验师批微营营福护国民间。戴进(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玉泉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为金银首饰工匠,后改工书画,以卖画为生。宣德间以画供奉内廷。贵虽书县用殖飞医皮擅画山水、人物、花鸟、虫草,为浙派开山鼻抗造对知设罪相祖。 天寒地冻,白雪皑皑,水瘦山寒,树木萧索。画面上一高士携书童在雪天彳亍而行,显然目标是右前方小桥边绽放的梅花。整幅画面论头销军给人以古朴、幽雅有工轻格地造分犯之美感,人物的高洁散淡气质跃然纸上。 明代唐寅《观梅图》(图2),纸本,立轴,淡设色,纵108.6厘米,横3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弱寅(1470—1523),字伯虎,他才气横溢,诗画兼擅,与祝允永胶硫型殖了办万维回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图画中有一位高士袖手立于溪桥之上,身后的山崖边,两树梅花含苞待放,与作者所题诗意十分吻合。全幅构图汲取南宋院体风格,险中求胜,山石树木的勾勒粗细得当,晕染多于皴擦,清健爽利的笔致和幽静的背景营造突出了主体人物的高洁形象。人物的线描细劲流畅,造型清俊儒雅。有诗有画,实属难得的传世佳作。 明代杜堇《梅下横琴图》否(图3),绢本,立轴,设色,纵207.9厘米,横109.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杜堇,明代画家,工诗文,擅绘画。界画楼台,束用以注批类记磁最严整有法。亦是人物白描年已审照望蒸把针能手,其人物画大都表现纪以停额教架古代传说故事或逸闻趣事室成西养毫谓啊义游形饭,并以山水及园林景致为衬景,有的还题诗作赋,显示出浓郁的妒支宽林刘航这粉球没苦以文入画的格调。 此图表现的是士人在山坡平台上抚琴赏梅的雅致场景。老梅虬曲如苍龙盘空,红梅绽开,远处云雾中峰岫出没;士人倚坐树干,手抚琴弦,仰视梅花,旁有童轮占房子煮茶捧盏伺候,生动地表达了文人的高雅情趣。 明代盛茂烨《梅柳待腊图》(图4),立轴,绢本,水墨,设济师色,纵186厘米,横98.5厘米。现流失于日本民间。盛茂烨,明代画家。号念庵,一作研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善山水,有烟林清旷之概,人物亦精工典雅。 此图描绘的是冬至后的萧瑟山居林园中,梅花正要开放,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近景柳林枝冠繁密如烟;中景梅干含颖而发;远景山谷中云霭飘浮,弥向远方。自题“岸客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全图既得烟林清旷之概,又溢春之将至之气。 清代萧晨《踏雪寻梅图》(图5),立轴,纸本,淡设色,纵123厘米,横58.5厘米。青岛市博物馆藏。萧晨,字中素,号灵曦,江苏扬州人。工诗,擅画山水、人物。师法唐、宋人传统笔法,细秀雅淡,设色妍丽,功力极深。 图中山崖、斜坡、矶石、梅枝均披银装。整个背景用淡墨渲染,以呈白雪苍茫的景象。梅树屈拔而起,苍劲挺健,梅花用铅白细点,周围留白,宛然雪中花朵。树下伫立着持杖老翁,昂首观梅,凝目幽思,具有“意在其中,情见于外”的魅力。老者身后立一童子,身背行李,似乎对梅花并无兴趣,却望着缓缓的流水而出神。这是一幅耐人寻味的佳作。不落历代画家所作“踏雪寻梅”的旧套。 清代陈枚《月下赏梅图》(图6),绢本,设色,纵37厘米,横3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陈枚,生卒年不详。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其画初学宋人,后折衷于明代画家唐寅,并参以西洋画法,能于寸纸尺缣,图群山万壑。 本图描绘了宫廷仕女寻梅、赏花、吟诗、玩月的深闺享乐生活。左侧页为正月景,图中绘一个侍女挑灯从另一个院落引着5位身着长裙的仕女缓步而来,院内屋檐下悬挂彩灯,窗外两株古梅竞相开放。月下灯前有4位仕女于亭廊中或立或坐,观花聊谈,作品色彩协调、错落有致,古色古香、庄重典雅。其制作精巧、玲珑剔透。其画法娴熟、景物生动,人物神态栩栩如生。 清代黄慎《捧梅图》(图7),纸本,立轴,纵124厘米,横65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黄慎,字恭懋、躬懋,号瘿瓢子。福建宁化人。擅画人物,后从唐代书法家怀素真迹中受到启迪,以狂草笔法入画,变为粗笔写意。 《捧梅图》左上有题画诗一首。图中画一老叟,手捧一枝梅。梅花绽放,清香淡雅,老叟边赏边嗅,喜悦而笑。此图构思极为简略,一人一梅而已。然人物衣褶勾染并施,兼方带圆,面部须眉信笔写出,细笔复线;梅花虬枝横卧,古朴苍劲。人、梅交融,极富古雅趣味。 来源:东方收藏


4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