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名章和闲章怎么盖?需要注意什么?
关于书法作品用印多少,单从数量上来说,原则是宜少不宜多,少则雅可为作品添彩,多则俗且破坏作品章法布局,得不偿失,因此,书画作品用印的学问,还需具体分析与处理——
作品用印类型与用法:
首先是姓名章,其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且盖在落款下方,最好不要同用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若盖两方时,宜一朱一白,两章之间大致留一个章的空位,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两章大小,不宜悬殊,反之则是大忌,比如出现上小下大,古人称此为“猴戴帽”,岂不贻笑大方?
除去姓名章之外,因作品章法布局需要,还可钤盖闲章,作品右上开始处加盖的印章叫引首章,如是书法作品,钤印位置一般是在第一字与第二字之间。
另外还有腰章和压脚章,亦属闲章之列,顾名思义,腰章用在长幅作品的中部或偏下一点的地亮高方(切忌相近于引首章),如此才能让整幅作品,起到上下气息连贯的作用;压角章一般在作品左或右下角,最主要的作用是则谨告诉装裱师裁切到此为止,当然,这也包括其作品美学意味和思想表达。
上面介绍的印章用法,这只是针对单独整幅作品而言,但对于多幅组合作品,如册页,条屏等形式,我们采用闲章的数量也会增加,钤盖位置也应多费心思多方考量,根据整体画面来安排,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充实,使画面均衡熨贴。综上,关于书画作品钤印数目,依照传统,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的印文,避免雷同。
说到这里,这又是用印美学思想的问题了,比如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落款字相等或略小为宜,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只用单印或小连珠印。若遇笔会多人合作,作品用印大小也应相当。
用印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要间隔适度。启首印与压角章忌直线同排。名章和启首印及压角章忌成对角,更忌规则形三角状。
印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大写意类印风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书画作品上,相反,工稳类印风亦不宜钤盖大写意类书画作品,以免影响书画作品的艺术效果。闲章印文内容格调要敬盯尺求高雅,抒发情怀与书画作品意境表达要相得益彰。
如此之后,用对用好印章的书画作品,定是一幅传世佳作。
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来自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画作品一乐际超怎料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压角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闲章历史:
闲章由秦汉时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变而来,宋元以后风查业欢若术六迫扬色方部气颇盛,名谓“闲万走片离在入青章”,其实不“闲”。到了近代,闲章便发展成为中国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
闲章的内容十分广泛,且意趣盎然,书画司数聚儿呀水非货家或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于闲章,以示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
闲章由于方寸的局限,不能十如责衣课茶精描详述,更不能像散文样长篇抒情叙事,闲章只能凭靠篆刻家的才识,出语新颖,简洁典雅诉,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隐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创诗词文句、警言吉语、牢骚趣话,尽兴自娱自乐,其高雅俚俗,自能从字间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