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美國
20世紀30年代末期,美國情景繪畫(American Scene Painting)已經開始衰落,而美國抽象藝術家協會(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的創作也由于過分拘泥于幾何抽象的形式而陷于僵化,後來360問答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們開始聚集在一起探讨未來新的藝術形式。在這種和感片農視進書業著謂軍情況下,亟需一位理論家提出新的藝術理論那甚己懷思壓沉菜訴動斷,爲創造一種美國獨有的、同時又具有國際影響的藝術提供理論依據與支持。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路樂客族三可他永左Greenberg,1題909-1994),這位年八混合演統輕的批評家承擔起這個重任(圖1)。有趣的是,最早他是在抽象表現主義畫家漢斯·霍夫曼的影響下形成自己的藝術理論的,現在,他的理論反過來又影響到了抽象表現主義的發展。可以說,格林伯格的藝術理論是與抽象表現主義一起發展成熟的。
一
與邁耶·夏皮羅等知析塊曆最族元積話極缺頂識分子一樣,格林伯格在隻馬輪綠聯四證30年代末是紐約馬克思主義小組的成員。由于不滿斯大林在蘇聯實行的清黨活動,他和很多知識分子一道轉向了與斯大林主義直接對立的托洛茨基主義。因此,他的理論在早期明顯受到利昂·托洛茨基的影響。格林伯格的觀點主要體現在兩篇非常重要的文章中,這報獲景故再包就是分别于193轉結蛋銀管否怎題9年和1940年發表紅在《黨派評論》(Part也運計勝阿散isan Review)上的《前衛藝術與庸俗文化》和《走向更新的拉奧孔》。這兩篇文章不僅爲格林伯格後來替抽象表現主義所做的辯護和他的學術活動奠定了基礎,也确立了格林伯格作爲抽象表現主義理論家的重要地位。
《前衛藝術與庸俗文化》這篇财文章可以說是抽象表現主義的宣言和綱領。在文章中,格林伯格指出,前衛文化(主要是指前衛藝術,也就是所謂的現代際主義藝術)産生于衰朽的資産階級社會中,但它又反對資産階級社會,并使自己超然于社會。前衛藝術的“真正的和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實驗’,而是要發現一條途徑,沿着這條途徑前衛藝術就可以讓文化在意識形态的混亂和動蕩中‘運行’。”[1]前衛詩人或藝術家爲了保持作品的高層次水準,将藝術簡化和提升到一個純粹的境界,“爲藝術而藝術”和“純詩”的觀念因此出現,而主題和内容成了像瘟疫一樣人們避之惟恐不及的東西。“前衛藝術爲了尋找絕對的形式,所以便出現了‘抽象’或‘非具象’的藝術和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