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剑的男孩》是爱德华·马奈在1861年(28歲)时在法国巴黎创作的现实主义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肖像画题材的藝術作品,《拿剑的男孩》的尺寸93.4 x 131.1 cm,使用油画,帆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保管。

《拿剑的男孩》

《拿剑的男孩》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拿剑的男孩》

藝術家名稱:爱德华·马奈

馆藏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共有1101件藏品)

拿剑的男孩是爱德华·马奈在1861年(28歲)时在法国巴黎创作的现实主义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肖像画题材的藝術作品,拿剑的男孩的尺寸93.4 x 131.1 cm,使用油画,帆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保管。

《拿剑的男孩》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爱德华·马奈于1861年绘制的肖像画作。这幅画作是他早期的肖像绘画,画的是他的继子利昂身穿西班牙宫廷服装,手拿一个长长的佩剑的儿童肖像。这幅画作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保存。 《拿剑的男孩》描绘了一个小男孩被打扮成十七世纪西班牙宫廷的一幅画作 ; 他拿着一把大尺寸的剑和剑带。这部藝術作品后来在蚀刻师Alphonse Legros指导下的雕刻,他们合作完成了这项工作。这是一副用写实手法描绘的肖像,我们可以看到这幅画作充满了古典主义的气息,小男孩身穿黑色的西班牙服装,测站在观众的面前,或许是因为剑太过沉重,以至于他的两脚之间的步幅很大,在他身体的前面,佩剑的袋子垂在身前。我们看到这个男孩的面部正对观众,眼睛仿佛在看着我们一般,从这个眼神里,我们读不到悲伤,读到的可能是一个小孩如此打扮的自豪感。这部藝術作品在描绘其主题时既现实又充满异域情调,展现了西班牙艺术的影响,尤其是迭戈·委拉斯开兹的艺术对马奈风格的影响。《拿剑的男孩》的背景依然是纯深颜色的色调,马奈在他后面的很多藝術作品中都有相同的处理手法,马奈因此成为先锋派运动的领袖和鼓舞了一批青年艺术家。较之印象派其他艺术家,马奈的藝術作品有着明显的过渡特征,呈现着古典主义向印象主义过渡的特点。人物形象的完整性,戏剧性的画面组织,结构的严谨,层次的清晰等,内涵则富有文学性的特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思索,这一点在他的风俗画中尤为突出。

《拿剑的男孩》藝術家簡介

爱德华·马奈(法文:Édouard Manet,1832年1月23日-1883年4月30日),出生在法国巴黎的写实派与印象派之父。

马奈的画风乍看之下应该属于古典的写实派画风,其人物细节都相当有真实感。但马奈之所以也被归为印象派画家的原因,在于他所画的主题,颠覆了写实派的保守思考。要画战争,就画冲突性高的,被处决的画面。要画野餐,就画争议性高的对比,裸女自然的坐在穿西服的绅士当中。马奈很明显的表示出,印象派并不仅仅靠绘画技巧来与众不同,主题也可以重新思考的一个概念。

爱德华·马奈死于1883年4月30日,死于梅毒和风湿病。这种疾病导致疼痛和局部瘫痪。 他的左脚因为坏疽被截肢,手术11天后去世,年仅51歲。

20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