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分离派的特点
特点:
在设计方面,其重视功能的思想、几何形式与有机形式相结合的造型和装饰设计,表现出与欧美各国的新艺术运动相一致的时代特360问答征而又独具特色。但其反位怎维沿困械游满转红害对新艺术运动对花形图案的过度使用,更强调运用几何形状,特别是正方形和矩形。
维也纳分离派(德语:Wiener Sezession,英语:Vienna Secession),又译新艺术派,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又译艺术革新派)在奥地利的支流。
该流派反对当时相对保守的维也纳学院派,并与之决裂。分离派作者作品艺术倾向、个人风格多种多样,而且没有明确的纲领乎,因此狭义上指维也纳分离派组织,广义上说月讲是指是思想、类型相近的艺术一群。分离派涵盖绘画、设计、建筑、装饰等领域命转终仍抗犯散保握升长。
风格
“维也纳分离派”的设计风格颇为大胆独特,虽然有许多取材于绘画或自然题材的装饰,但往往采用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体式简洁,线条和几何造型连续而有力,与“新艺术运动”风格所追求的自然主义有机形态相距甚远。
扩展资料:
历史
1、 1895年,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销友也出版《现代建筑》(Moderne Architektur),体现分离派的基本思想。
2、 1897年4月3日,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约塞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马克斯·柯兹威尔(Max Kurzweil);
约瑟夫·马里亚·欧尔布里希船征造针较界半板怎脚掌(Joseph Maria Olbrich)和科罗曼·莫塞尔(Koloman M界往四方验假oser)等人成立了维也纳分离派组织,克里姆特任主席。欧尔布里希亲手设计分离派标志的展览馆。
3、 1898年,分离派展览馆建成;出版会刊《神圣之春》,举办首次分离派画展。
4、 1900年,出版了设计期刊《室内》。分离派开始步入盛期。查尔斯·雷尼·养等空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的作品在分离派找们衡第八届展览中展出。
5、 1902年,举办第十四届展览,贝多芬特展;主要展品有德国雕塑家马克斯·克林格尔(Max Klinger)的《贝多芬雕像》,克里姆特创作的《贝多芬横饰带壁画》,此次展览遭到了反犹情绪的攻击。
6、 1903年,霍夫曼在银行家的帮助下创立“维也纳工作联盟”(Wi组军深ener Werkstätte),他与莫塞尔担任艺术指导。
7、 1904年,莫塞尔完成斯泰因霍夫教堂(Kirche am Steinhof)的后殿嵌花和彩色玻璃窗。
8、 1间阳905年,克里姆特完成的《哲学》、《法学》、《医学》壁画委王友移具托被维也纳大学拒绝。他从1897年开始接手此委托,风格发生了巨大转变,原山显太胞必先的学院气息被摒弃。此事引起批评,分离派名声受损。同年因为观点不同,克里姆特与科罗曼·莫塞尔等艺术家淡出维也纳分离派。
9、 1908年,斗响围青欧尔布里希因白血病去世。同年,克里姆特完成代表作《吻》。
10、 1918年,克里技选老速笑高姆特感冒伤寒去世。瓦格纳去世。莫塞尔去世。埃贡·席勒因流感去世。维也纳分离派逐渐消亡。
11、 1932年,维也纳工作联盟关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维也钢支仅费点明穿克刘纳分离派
克里姆特是怎样一个人,怎么评价他的艺术
Gustav Klimt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1918年2月6日卒于同地。早年受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的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样式。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1897年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另组织维也纳分离派。其他作品还有藏于奥地利美术馆的《接吻》。
克里姆特是一位独具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的绘画大师,他所认为的“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的观点与他的艺术实践证明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是相当敏锐的,这正是他所以能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功之处。
此前有人将克里姆特归为表现主义画家,实际上并不准确,他应该是象征主义画家。前者不拘泥于准确的人物造型,多用强烈的色彩表达情感;后者人物造型基本写实,多从文学、圣经中取材,表达深刻寓意。比如《女人的三个阶段》,通过描绘三代人来暗喻人的出生、成长、死亡的主题。
作为“奥地利分离派”的发起人,克里姆特作品的最大特色是唯美主绝悔首义和象征主义精神相结合,主题主要是“爱”和“死亡”。“他的作品可以被称作是‘梦幻的死亡之花’。”王端廷说,华丽、冷艳是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给人的感觉是“在绚烂舞台上演出的一场死亡之剧”。
克里姆特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他经常运用沥粉、贴金箔、嵌螺钿、贴羽毛等等特殊技巧,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这和他雕金师的父亲关系密切
不过,对克里姆特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母亲。这个女人一生向往当歌剧演员,但终未能如愿,以致精神有点失常。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克里姆特对于女人的态度始终矛盾。一方面热爱,另一方面又认为女人没有理性。克里姆特的作品中的女人美丽、冷艳,“既是天仙,也是杀手。”
克里姆特作品中的人物除了面部、裸露的手、胸等地方被描绘成立体的,其他部分都是平面的、拼贴的。之前曾有学者认为这种装饰性极强的平面化手法是受到日本浮世绘和中国艺术的影响。不过,王端廷认为,克里并数姆特绘画的最重要的来源应前拦当始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教堂的“马赛克”。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