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派"的代表作及文学特征
象征派
20、30年代新诗创作中的一个流派。源出于19世纪末叶法国兴起的象征主义。1857年发表诗集《恶之花》的诗人波特莱尔被认为是象征派文学的先驱。1886年让·莫雷亚斯在巴黎《费加罗报》上发表《象征主义宣言》,第一次提出“象征主义”的名称。它的代表人物还有兰波、魏尔兰、马拉梅等人。象征派艺术的哲学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在题材上,它表现了世纪末一部分知识分子的颓废的思想感情和对于病态的“心灵与官能的狂热”的追求;在艺术方法上,它发展了神秘主义哲学家提出的“对应论”的观点,把自然谈慎胡万物视为可以向人们发出各种信息的“象征的森林”,强调通过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等手段来传达诗人内心的微妙世界。象征派在20世纪初传入欧洲其他国家,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五四”文学革命初期,在《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孝让、《小说月报》等杂志,对象征主义的文学思潮及创作有所介绍和评述。田汉发表有《恶魔诗人波陀雷尔(波特莱尔)的百年祭》(《少年中国》3卷4~5期),周无发表有《法兰西近世文学的趋势》(《少年中国》2卷4期),并译了魏尔兰的《秋歌》、《他哭泣在我心里》等诗。沈雁冰在《时事新报·学灯》撰文介绍象征主义,还发表《我们现在可以提倡表象主义的文学么?》,认为象征主义“是承接写实之后,到新浪漫主义一个过程”,“我们应并时走几条路”,所以应该提倡(《小说月报》11卷 2号)。象征派对于新诗创作有明显的影响。有人认为新文学初期有些白话诗是“用西洋 Symbolism的方法”写的(记者《书含拦报介绍〈新青年〉杂志》,《新潮》1卷2号)。曾留学法国的李金发的《微雨》(1925)等诗集,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象征主义新诗。他用欧化的句法和晦涩的语言表现颓废朦胧的思想和情调,被朱自清称为是把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手法第一个介绍到中国诗里的诗人。此后取法于法国象征派诗而进行新诗创作的,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戴望舒、姚蓬子等人。30年代《现代》杂志发表的许多作品,也明显受西方象征派诗的影响。抗战爆发后,这个流派的诗风逐渐衰落下去,一些诗人或走向现实主义,或吸收象征主义方法写出更有创造性的诗篇。李金发1942年即说:“象征派诗出风头的时代已过去,自己亦没有以前写诗的兴趣了。”(《异国情调·卷头语》)
后现代主义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保罗·高更、文森特·梵高、保罗·塞尚。
1、保罗·高更
保罗·高前战案是其尽京各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来自匠。
保罗·高更生于法国巴黎,年轻时做过海员,后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1873年,高更开始学画,并在1883年成了一名职业画家,他曾连续4次参加印象主义画派的展览。
1886年,高更离开巴黎来到布列塔尼的蓬塔旺小镇作画。第二年,高更又横渡大西洋来到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岛,岛上的热带风光给他的艺360问答术以启发,他的作品在形式和色彩上进一步简化,以此来传达纯粹的感受和心灵的内容。
1890年之后,高更日益厌倦文明社会而一心遁迹蛮荒,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成了他的归宿。1897年,高更贫病交加,曾企图自杀。1901年,他离开塔希提岛前往马克萨斯群岛,两年后去世。
代表作品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黄色的基督》《游魂》《敬神节》等。
2、文森特·梵高
文森序客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
突华阶攻已试析践临具鲜1886年,他来着翻换谁黄好甚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飞,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
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同年与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
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工他期助氧十总弱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前则虽合护船错其葵系列等。
3、保罗·塞尚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难既卷执哥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烟演犯“现代绘画之父”。
他对物体女房凯抗答河九巴最食触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
代表作品:《由必类师希食极师圣维克多山》、《法黎耶肖像》等。
扩展资料:
作品介绍:
1、《香支气希紧起烟电部承鸢尾花》
《鸢尾花》是荷造与族沉味兰画家文森特·梵高一幅作品,创作于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当时梵高进了法国圣雷米(Saint-Rémy)的一间精神病他院,在那里画成。作品现收藏在美国加州保罗盖兹美术馆。
这幅《鸢尾花》被称为梵毫副题类高在“圣雷米时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远远地就能吸引住人们的目光,色彩针对国丰富,线条细致而多变,整个画面充满律动及和谐之美,洋溢着清新的气氛和活力。
鸢尾和向日葵一样,原本都是很平凡的植物,但梵高赋予它们精彩的形象与色彩以及永恒的生命力,是这位一生都在痛苦与挣扎中度过的材沉劳战画家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仿佛是一位黑暗中孤独的舞者内心里无语的倾诉,他画的鸢尾花鲜丽可爱,但又有点忧伤,有点孤独和不安,甚至有一种近乎八径文写陆困挣扎的姿态。画家梵高也在油画中表达出清新的洋溢与活力的气氛。
鸢尾花为草本植物,五月开花,法国人视它为国花,认定它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征。图中的油画《鸢尾花》价值5390万美元,被视为全世界最昂贵的十幅画之一,作者文森特·梵高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
2、《向日葵》
《向日葵》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间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所绘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作品分别绘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
并分别收藏于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英国伦敦国家画廊、日本东京兴亜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美国费城美术馆。
3、《屋子》
《屋子》(Te Fare)是保罗·高更1892年的创作作品。2017年2月28日在伦敦佳士得举办的“印象派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两场拍卖会,总成交额1.37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1.6亿元)。
在印象派专场,保罗·高更1892年创作的《屋子》(Te Fare)以2032.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72亿元)成交,这件作品是高更刚刚来到太平洋小岛塔希提的时候创作的,买家据悉来自亚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现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