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義建築特點
新古典主義,首先是遵循唯理主義觀點,認爲藝術必須從理性出發,排斥藝術家主觀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會和個人利益沖突面前,個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從理智和法律,倡導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犧牲自己,爲祖國盡責。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歐美一些國家流行一種古典複興建築風格。當時,人們受啓蒙運動的思想影響,考古又使古希臘、羅馬建築藝術珍品大量出土,爲這種思想創造了借鑒的條件。采用這種建築風格的主要是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建築和一些紀念性建築,而對一般的住宅、教堂、學校影響不大。
古典元素抽象化
二是把古典元素抽象化爲符号,在建築中,既作爲裝飾,又起到隐喻的效果。如菲利普·約翰遜、文丘裏、格裏夫斯和雅馬薩基的一些作品,古典的柱式、拱券喚睜盯乃至山花和線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曆史與現實、建築與環境之間建立一種文脈上的勾連,并産生修辭效果。
豔麗豐富
一是豔麗而豐富的色彩。如格雷夫斯的波特曼市政廳和(Lcos Pegase Winery,加州,1988),波菲爾的意大利廣場,摩爾的遊泳池與桑那浴室更衣室(加州,1967,Klotz,160)、文丘裏和約翰·洛奇的紐黑文狄克斯威爾消防站(1970~1973,Klotz,158)、文丘裏、約翰·洛奇和斯科特·布朗的BASCO超級市場(費城,1976,Klotz,157)和BEST超級市場(賓西法尼亞,1977,Klotz,157)等作品,通過色彩的和和巧妙對比,創造美妙的畫境效果早芹。尤其是文丘裏等人設計的BASCO超級市場和BEST超級市場,或以體形巨大、色彩豔麗的字母裝飾店面,或以巨大的梅花圖案裝飾牆體,不避雅俗,構思大膽,充分顯示了他所标榜的“要素混雜”的美。
粗細與雅俗
三是粗與細,雅與俗的對比。在許多新古典主義建築師的作品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一方面是高雅精緻的細部,一方面又有低俗粗犷的渾樸,兩種對比鮮明的風格既互相對抗,又互相統一。文丘裏的作品,主要爲我們提供了一種美麗的混亂;而斯特恩的一些作品,則爲我們提供了渾樸與典雅完美結合的範例。
文藝複興與新古典主義的聯系?
文藝複興時期的作品來自特點,宗教題材的世俗化傾向。客觀描繪了所存在的世界。 新古典主義的主要特點:藝術形式是古典的,但它的内容是革命的。 聯系:文藝複興時期大概在14到16世紀,研多當水而新古典主義是在18世紀末,必然文藝複興時期影響新古典主義的産生和發展。他們都是以一些宗360問答教、神話作爲題材,外在形式上相趕固按同,而在不同的時期所表達的内涵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