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是?

莫奈是“新印象派”还是“后印象派”??
莫奈是印象派的创始者,属于印象派,后来印象派又出现了新印象派、后印象派,所以新、后印象派是继印象派之后的,莫奈不属于新、后印象派,只是印象派
法国新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是( )
修拉

新印象画派的创始人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属于以下哪个画派的作品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属于以下哪个画派的作品?

A、 抽象派

B、 威尼斯画派

C、 后印象派

D、 野风画派

正确答案: C、 后印象派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是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指逗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1886年展出的一幅最能体现“新印象主义”绘画原理的代表作品。
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
马奈/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修拉/高更/塞尚/凡·高还有高更等等

莫奈:(Gaude Monet 1840-1926)

印象派创始人之一。最初从师布丹学习,后转向外光的描写。马奈和透纳的作品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在色彩运用上很有建树。代表作品有《日出-印象》,《睡莲》,《鲁昂大教堂》等。

马奈:(Edouard Manet 1832-1883)

他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革新技法,善于运用鲜明响亮的色彩,简洁准确的笔触,以及减少中间色调,加强明暗对比等方法来作画。其成就主要是在表现外光方面和肖像画方面。作品有《吹笛男孩》,《左拉像》,《奥林匹亚》等。

德加:(Edgar Dagas 1834-1917)

擅于从不寻常的角度描绘对象瞬间的动态,描绘在灯光下、日光下人物与物体的温和色彩。题材多取自于芭蕾舞剧院、咖啡馆和赛马场等。他除了用油画工具外,兼用色粉工具,后期亦作雕塑。作品有《舞蹈课》,《巴黎歌剧院乐队席》,《洗衣妇》,《舞台上的 *** 》等。

雷诺阿:(Pierre Auguste Renoir 1841-1919)

以油画著称,亦作雕塑和版画。曾从师于格莱尔,在创作上能把传统画法与印象派方法相结合。以绚丽透明的色彩,表现阳光唤逗胡与空气的颤动与明朗的气氛,独具风格。作品有《包厢》,《阳光下的裸妇》,《加莱特磨坊的舞会》等。

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后期印象和拦派画家之一。以跃动的线条,凸起的色彩表达主观感受和激动情绪。作品有《向日葵》等。
《大碗岛的星期天》作者是( ),是( )画派的作家
19世纪80年代中期,当印象主义在法国画坛方兴未艾之际,又派生出了一种新的艺术流派——新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利用光学科学的实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自然科学的成果证明,在光的照耀下一切物体的色彩是分割的。他们认为印象主义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还不够“科学”,主张不要在调色板上调和颜料,应该在画布上把原色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进行视觉混合,然后获得一种新的色彩感受。画面上的形象由若干色点组成,好似缤纷的镶嵌画,所以该画派又被称为“点彩派”。因为它的理论是色彩分割原理,也叫“分割主义”艺新印象主义是在印象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作画方法,很多印象主义画家都尝试过,只不过没有严格理智地去分析和安排色彩,主要凭个人的主观感受作画。而新印象主义则把感性变为理性,主张不用画板调和颜色。

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是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他出生于一个封闭的宗教家庭,早年在美术学院接受过传统的艺术教育,作品始终带有古典气质。他崇尚理论,把理论看得高于感觉和直觉。尽管他用色点表现对象,但他十分看中对形体的塑造,这与印象主义是不同的。由于过分强调理性的分析和形体的几何化,画家的 *** 与感性几乎完全排除,致使作品缺乏生动性。1886年展出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一幅最能体现“新印象主义”绘画原理的代表作品。画面描写了人们在塞纳河阿尼埃的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阳光下的河滨树林间,人们在休憩、散步,垂钓,河面上隐约可见有人在划船,午后的阳光拉下人们长长的身影,画面宁静而和谐。为完成这幅作品,修拉画了三十多幅习作和色彩稿,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来绘制了这幅具有纪念碑意义的作品,它是现代艺术的重要事件之一。修拉是根据自己的理论来从事创作的,他力求使画面构图合乎几何学原理,他根据黄金分割法则,将画面中物象的比例,物象与画面大小、形状的关系,垂直线与水平线的平衡,人物角度的配置等,制定出一种全新的构图类型。注重艺术形象静态的特性和体积感,建立了画面的造型秩序,这幅《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创作的代表作品。

画中人物都是按远近透视法安排的,并以数学计算式的精确,递减人物的大小和在深度中进行重复来构成画面,画中领着孩子的妇女正好被置于画面的几何中心点。画面上有大块对比强烈的明暗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由上千个并列的互补色小笔触色点组成,使我们的眼睛从前景转向觉得很美的背景,整个画面在色彩的量感中取得了均衡与统一。

在这幅画里画家使用了垂直线和水平线的几何分割关系和色彩分割关系,描绘了盛夏烈日下有40个人在大碗岛游玩的情景,画面上充满一种神奇的空气感,人物只有体积感而无个性和生命感,彼此之间具有神秘莫测的隔绝的特点。

修拉的这幅画预示了塞尚的艺术以及后来的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问世,使他成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者之一。

秀拉在一个中产家庭长大,是后印象派的画家。由于他思考严密,作品中充满著系统和理性。他发现线条和明暗、色彩和构图都受辖于相同的定律中的韵律、比例和对比,他更自创与传统有别的绘画公式——「点描法」,这是他当时崭新的色彩科学实验的成果。他说:「我画成那样,因为我想要完成某种新事物——属于我自己的画。」然而秀拉很年轻便因为染上百喉(Diptheria)而逝世,结束其短暂的创作生涯。

《大碗岛夏日的星期天午后》是秀拉在1884年开始、共花了两年时间完成的作品,是他点描法中的经典名作,画中内容是描述一个天色晴朗的星期天下午,各式各样的游人作乐的境况,画中表现著那种安逸的诗意。

他采用……>>
大碗岛的星期天作者是( ),他是( )派的代表
作者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1886年展出的一幅最能体现“新印象主义”绘画原理的代表作品。画面描写了人们在塞纳河阿尼埃的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阳光下的河滨树林间,人们在休憩、散步,垂钓,河面上隐约可见有人在划船,午后的阳光拉下人们长长的身影,画面宁静而和谐。这幅画主要采用了点彩画法。

修拉主要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安涅尔浴场,欧兰菲林运河,女模特,杂技团大汇演,舞蹈等。

修拉作品特点:不同于印象派是用粗大的笔触描绘光与色,画面主要是由一个个色点组成,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试述印象派绘画在西方美术发展中的地位及贡献。 10分
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2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

印象主义派以色彩为中心,创立了不同于以往任何图式的视觉语言,拉开了西方现代美术的序幕,印象主义的产生,与几个客观条件息息相关,首先,不论从技术还是效果上,安格尔式新古典主义绘画都可谓以穷极写实注意,倘若再沿着著条路走下去,除了重复,画家们不可能走的更远,19世纪物理科学的进步,是导致印象主义产生的直接条件,当时色彩学被一次科学的对应与光学,从而揭示了物理学本质,人们认识到,色彩并非物体的属性,而是光的折射在视网膜上所造成的知觉反映,光线变化了,色彩也随之变化,这些人认识被反映在法国人谢弗勒尔的《色彩对比论》和美国人O·N·鲁特的《现代色彩学》西部代表性著作中。而他们所阐述的色彩对比与视觉调和的原理,正是印象派画家所实行的东西。

印象派有三个特点:第一,表现瞬间真实。

印象派语言的出现,是以观念的改变为前提,这种观念与库尔贝式现实注意一脉相承,在放弃追求普遍性和类型化的古典主义艺术理想之后,印象派破除事物具有恒常性的看法,将艺术的触觉深入到大千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以表现瞬间真实为己任。

第二,以光和色彩为表现媒介。

印象主义者抛弃了支配欧洲绘画数百年的固有观念,将色彩直根与光学研究之新成果所提供的信念中,当下即得地捕捉有某一瞬间的光线作用所造成的色彩印象,致力于表现光源色和条件色,从而表现出大自然在一刻也不停的变化之中所呈现的美,正如他们自己所说,印象主义旨在使艺术回到一种严格认真的,精确的对于大自然的观察,使我们自己热忱的在运动之中也在光的瞬间描绘形状。“

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绘画发展了一种以素描为中心的图式,这种图式建立在物体坚实不变的信念基础上,所瞄准的是结构而不是光线,所看到的是明暗而不是色彩,印象派则将色彩置于画面的中心地位,又使一切色彩皆从光源色出发,力图表现出太阳的,真正的光,他们完全打破了户外蒐集素材,户内整理加工的风景画创作模式,多数时候在户外光线下直接完成作品,同时,他们强调,既然万物都受太阳照射,那么,任何一个对象的色彩都不可能是独立的而必然以周围物体的反射光为条件,因此,也特别注意反映条件色,正是光源色与条件色,将印象派的画圈变成了一个统一与色彩中的整体。

第三,突出绘画的视觉性。

印象派追求的“画其所见”,以描绘艺术家所看到的视觉表象为宗旨,而不强调表现事物背后的意义。他们以色彩作为光的回声,建立色彩的和谐,谱写视觉的音乐,使绘画回到了视觉艺术的位置上,不过,对光线与色彩的敏感加深了印象派画家对大千世界运动的本质的感悟。如果说,印象派绘画有什么内容意义的话,那就是它们以可见的形式结构了生长与衰灭不断交替进行的节奏,让我们直接看到了生命与自然运动的本质。

19世纪印象派的产生是西洋美术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而此流派的奠基人,即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法国绘画大师——马奈。虽然他从未真正参加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彩,将绘画从追求三元次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元次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主要表现在《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画中的裸女,以同一种肤色描绘人体就可以看出。

此外,马奈亦以自然主义式的想像来处……>>
张兴文画是画家吗?有人能介绍一下不?
德朗

1914年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的德·斯塔埃尔画作由短暂的具象转为抽象后不久,即受画坛的认可。他却很快一面沉湎于抽象创作中,一面又与同代的抽象艺术圈保持距离,显示出一种令人动容的好品味,被纳入巴黎“抽象第二代”之大家。画家善于捕捉瞬间闪光,化具象为抽象。对他的创作,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存在热烈的反应与争论。

保罗·塞尚(1839-1906)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省的埃克斯镇,他父亲是位制帽厂主,后来成了银行家,这使他能一生专心于艺术。他16岁入埃克斯中学结识后来成为大作家的左拉,3年后升入大学法律系,他坚持要学艺术而赴巴黎入苏伊塞学院学画与毕沙罗交往。他是南方省份的人,装束简陋,外表难看,满嘴难听的土话,人们认为他没有学画的天才,虽有色彩画家的气质,却不幸滥用颜色,因此始终未能考上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他回到了埃克斯,父亲为他在自己的银行里安排了工作。他23岁时又重返巴黎苏伊塞学校,在以后的3年里几乎年年送画到官方沙龙,但年年落选,后来在毕沙罗的劝说下参加了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他却遭到了比其他印象派画家更多的嘲笑与攻击,说他是个走错路的画家,是一个村愚、低能儿,一只用蠢驴的尾巴作画的人,这次失败又使他回到故乡埃克斯。

塞尚崇拜浪漫派的德拉克洛瓦,写实派的库尔贝,再加上印象派的影响,在他的脑中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创造力。他宣称要创作一种像古代大师们那样可以进博物馆的永恒艺术。为了强调质感,他采取库尔贝用调色刀作画的方法。他还提出用圆柱体、球体、圆锥体来描绘对象,并且都表现出透视关系,还要把一个物体或平面的每一个面都引向中心,用分解景物,以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的作品,最后达到简化和几何化的效果。

塞尚在新艺术观念指导下创作的画不仅受到官方沙龙的拒绝和舆论的攻击,而且公众也不理解。因此没有人买他的画。失意使他的性格变得更加乖戾,他不能容忍社会的压力和社交界的虚荣,当他纯朴的自尊受到障碍时,内心变得更加痛苦怪僻,觉得世间没有人理解他的艺术思想,有时他也发出自尊自大的言辞:“在法国所有活着的画家中最伟大的是我塞尚。”

塞尚在艺术上是个不被赏识的、孤独的探索者,他也是一个意志坚韧的、孤辟的人,他不是为生活而画,是为画而生活,甚至不为别人画,而完全为自己画。他只在死后20年才赢得声誉,成为画坛巨星,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乔治·修拉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修拉是诞生在科学革命中的最早的新型艺术家–艺术家兼科学家。把文艺复兴传统的古典结构和印象主义的色彩试验结合起来。把最新的绘画空间概念、传统的幻象透视空间、以及在色彩和光线的知觉方面的最新科学发现结合起来。对二十世纪几何抽象艺术有很大的影响。

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 1863-1935), 法国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 *** )点彩派(Pointilli *** )创始人之一,他主要画风景,且经常使用点彩派技法作画 。

1863年11月11日生于巴黎,1935年8月15日卒于同地。早年学建筑,后转而学绘画。1884年与G.修拉交往后,开始接受新印象主义理论,并成为这一运动的骨干人物。作品富于 *** ,善用红色作为基调,代表作《圣特罗佩港的出航》、《马赛港的入口》等色彩鲜明和谐,使远近产生秩序感。晚年思想进步,同情社会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

他是位狂热的人,醉心于绘画,科学,文学,政治,一句话,他热爱他所处的时代.

他从来都是最彻底的,既强壮又开朗,与其说象位画家,不如说象个布列塔尼水手.

他讲起话来又快又急,既夹带着让人不能重复出来的字眼,又……>>
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新印象派的理论主要包括:①色彩的分割理论,及分割法。②主张色彩、线的表现性与情感的特质相结合。新印象主义既是印象主义的某些技法和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印象派(凭直觉、凭经验的写实主义)向古典主义(重法则、重理论、重秩序)的转化。 代表人物有乔治·修拉、保罗·西涅克、卡米尔·毕沙罗、M. 吕斯、H.-E.克罗斯等。新印象派开始活动是1880年左右及以后。1886年5 月法国巴黎举办了第八届印象派展览,此次展览最受瞩目的是修拉和西涅克,修拉展出了他的一幅毕生杰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获得极高评价。同年十二月美术批评家亚塞奴·亚历山大在一家杂志《艾维奴曼》首用“新印象派”一词,称呼以修拉为首领的集团。这就是新印象派名称的来由。把他开创的理论加以发扬的画家是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修拉死后,西涅克成为新印象派的首领。他运用长方形笔触描绘巴黎城市风光和乡间景色,特别是许多水上风光。虽然仍然使用纯色,但画面较为活泼,与修拉的古典气派不尽相同。西涅克还把他和修拉的理论写成专著《从德拉克罗瓦到新印象主义》,总结了从法国浪漫主义到印象主义再到新印象主义的实践和理论。
保罗·西涅克的简介
【中 文 名】:保尔·西涅克【英 文 名】:Paul Signac【别 名】:西涅克【籍 贯】:法国巴黎【性 别】:男【国 籍】:法国【出生年月】:1863年11月11日【星 座】:天蝎座【去世年月】:1935年8月15日【所处时代】:近代【职 业】:艺术 画家 航海家 作家【成 就】:法国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 *** )点彩派(Pointilli *** )创始人之一, 著名油画大师。他的画风大胆,用相当大的笔点,把色点几乎无秩序地随便放置,,产生出生动的感觉。这种笔法是很有特色的,在凡高的画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影响。【重要事件】:二十一岁时,他便参与创建了独立派画家协会,在该沙龙首次展出作品。1884年与修拉交往后,开始接受新印象主义理论,并成为这一运动的骨干人物。【代表作品】:《菲尼翁肖像》、《圣特罗佩港的出航》(1902)、《马赛港的入口》(1922)等【爱 好】:航海、文学、政治、科学等 他是位狂热的人,醉心于绘画、科学、文学、政治一句话,他热爱他所处的时代。他从来都是最彻底的,既强壮又开朗,与其说象位画家,不如说象个布列塔尼水手。他讲起话来又快又急,既夹带着让人不能重复出来的字眼,又有着可亲的温柔。他的狂热,好斗精神,智慧,坚定不移,都丝毫不能说明他的特点。而在他甚至最狂热的爆发时,也没有渺小低下之处和无缘无故的恶意。他的坚定是实实在在的,主意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他可不是那种注定要使生活简单,逐走一切不该进入自己小圈子的事物的人。恰恰相反,他有着每次接触新东西时都变得生动活跃的信念,时刻准备攀上更高的水平。他的话不管多么生硬,都出自一颗慷慨仁慈的心,是为真理而发。开放精神使他完全同意有各种各样达到真理的办法,承认有时与他根本对立的研究的合法性。但是,在艺术上,一如在生活中,他始终与野心家,伪善者,拍马者,自命不凡者誓不两立。斗争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艺术斗争也如社会斗争一样,因为他似乎有更多的精力要提供给渴望行动的坚强气质使用。 ;他从这些旅行中带回大量鲜艳夺目的水彩画,铅笔的线条和振颤的颜色交织在一起,运笔自发流畅,令人赞叹地捕捉住每一事物变化著的面貌.在画室里,他就是根据这些写生记录,到精心准备的大画布上去作油画的.他巧妙地使大自然的各种成分平衡起来,以达到他所谓的最和谐,最明亮,最多彩的结果.他的忠实好友费利克斯·费内翁这样形容过西涅克的画:他的色彩象海浪一样扩散著,分出层次,碰撞著,互相渗透著,形成一种与曲线美相结合的丰富效果.他用以表达这些欢乐和冲突的调色板史允许有纯色.画家把它们按照光谱上的顺序排列起来,减弱着相邻的颜色,尽可能地建立起它们的色阶顺序.进行着生死竞争的一系列笔触把它们排列在画布上,恰好与该部分的固有色,光线的颜色,这种那种反光的颜色相符.眼睛发觉了正在诞生之中的光学混合.这些成分的重叠和排列保证了色彩的变化,颜色的单纯保证了清新,光学混合保证了明亮.和色素混合相反,一切光学混合都倾向于明亮. 和修拉加以比较,西涅克的画更富于炽烈的情感。如《圣特罗佩港的出航》(1902),以红色作为基调,采用各种谐调的、镶嵌画似的点描法绘制,补色关系在细部颇不讲究,可是从整体上看是和谐的。它不仅色彩鲜明、响亮和耀眼,而且像交响乐似地产生丰富华丽的鸣响。港口近处用低明度的冷色,中间用中明度的暖色,天空中用高明度的色彩,既良好地处理了补色的关系,同时又使远近产生秩序感。他的代表作品还有《马塞港的入口》(1922)等。

西方绘

360问答你问的也太笼统了,西方绘画有N多流派,N多风格,每种特点都不同,这都够写篇论文了。

从文艺复兴开始说吧,14-16世纪李特复讨洲较粮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在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中表现为一种坚定的写实主义。借助于布鲁内莱斯基发现的线性透视,图画获得了真实的立体感;借助于精确研究人的形象,人的形象现在获得了体积照鲁科;对自然的仔细观察使尘世的各种现象得到了忠实的再现。意大自殖顶在死利的达·芬奇、米开朗基息两应造良巴罗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美术的三位代表。

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巴洛花案朝船走相罗克美术,它发源于意大核草女宁阿伯机读我地月利,后风靡全欧。其特点是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强调华丽绚烂的装饰性将庆难由功散候植初材台。与16世纪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庄重典雅相区别。它是一种激情的元角视敌决国季诗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它极力强星复植副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为担相指结持效先众将,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鲁本斯是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热情奔放、绚丽多彩的绘画对西方绘画具有持久的影响。同时代的现实主义大师如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开兹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巴洛克的特色。

18世纪洛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随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罗可可美术的特点是追求华丽纤巧和精述护同致。该艺术形式具有轻快、精致、细腻、繁复等特点。表画家有法国的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

随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到来,进步的美术家们又一次重振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开展了一场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一直延续到19屋占歌世纪初叶,成为欧洲文学艺术的主要思潮。所谓古典主义,就是以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而得名。到了18世纪中叶,庞贝城的发掘,德国学者温克尔曼美学思想的传播,引起困川满半乙难乱治绿陈了人们对古典主义的兴趣,古典主义又重新复兴起来,故称新古典主义。所谓“新古典主义普”,首先是遵循唯极段只青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具有端庄、雅致、明显的时代特征。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起源于古典时代,却不是仿古、复古,而是推崇神似。它的主要特点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 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 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其代表画家是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

浪漫主义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衰落而兴起。法国的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而这一运动的主将却是德拉克洛瓦,其绘画色彩强烈,用笔奔放,充满强烈激情,代表作有《希阿岛的屠杀》和《自由领导着人们》等。

19世纪中期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兴旺的时期。现实主义作为一场艺术运动,是与法国1848年革命同时出现的。现实主义美术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生活。最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是库尔贝,他有一句名言:“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这句话很能体现现实主义美术的精神。代表画家米勒、柯洛、卢梭等。

19世纪后期在法国产生了印象派。此派绘画以创新的姿态出现,它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受到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的启示,注重在绘画中表现光的效果。印象派绘画也叫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印象主义画家又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卡米耶·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

继印象派之后还出现了新印象派(代表画家是修拉和西涅克)和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是塞尚、凡高和高更)。而实际上后印象派与印象派在艺术主张并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其中凡高的绘画着力于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色彩明亮,线条奔放。高更的画多具有象征性的寓意和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塞尚绘画则追求几何性的形体结构,他因而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

20世纪以来,现代美术呈现出流派迭起,千姿百态的局面。1905年诞生的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强调形的单纯化和平面化,追求画面的装饰性。1908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绘画继承了塞尚的造形法则,将自然物象分解成几何块面,从而从根本上挣脱传统绘画的视觉规律和空间概念。

随着德国1905年桥社和1909年蓝骑士社的先后成立,表现主义作为一种重要流派登上画坛,此派绘画注重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情感。

1 909年在意大利出现了未来主义美术运动,此派画家热衷于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表现活动的物体和运动的感觉。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大约于1910年前后产生,其代表画家有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和荷兰画家皮特·蒙德里安,而两人又分别代表着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两个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达达主义思潮,此派艺术家不仅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反对传统,而且否定艺术自身,否定一切。杜尚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上胡须,并将小便池作为艺术品,便是达达主义思想的体现。

随着达达主义运动消退,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此派画家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梦幻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力图展现无意识和潜意识世界。其绘画往往把具体的细节描写与虚构的意境结合在一起,表现梦境和幻觉的景象。代表画家有恩斯特、勒内·马格利特、夏卡尔、达利、胡安·米罗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产生的以波洛克、德·库宁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综合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的特点,强调画家行动的自由性和自动性。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的波普艺术,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利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和各种报刊图片作拼贴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代表人物有美国画家约翰斯、劳生柏、安迪·沃荷等。

而70年代兴起的超级写实主义(或称照相写实主义)运动,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摄影成果,进行客观的复制和逼真的描绘。代表画家有克洛斯、佩尔斯坦,雕塑家中,安德烈、汉森最为著名。

这也就是大概齐说一下,供参考。

43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