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专业翻译:长沙市第二届优秀风景园林规
Collection of awarded Landscape Architect360问答ure works(2nd Council,2009),Changsha
或者The 2nd Collection of awarde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orks in Chang故局种序助sha ,2009
2后面的nd要上标
应该是这样的
大林寺桃花中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哲理如下:
“人间四月芳菲尽”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遗憾,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培缓” 是在对陪饥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芦中返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作品简介与赏析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
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