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的身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360问答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动苦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照执原沉批扩。
高更生于法国巴黎,他把绘画的本质看作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创造,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那种通过反复写生而直接获得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和大多数同时代的艺术家相比,他的探索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特别是他对南太平洋热带岛屿的风土人情极为痴迷,这似乎要从他的家族背景和成着压终阳长经历中追根溯源了。
英国作长垂牛肥短工家毛姆曾以高更的经历为蓝本写过一部著名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其中虽居如况要速哪价获对高更的生平与人格不尽真实,但也正是这部小说让高更出众的才华与过人的勇气得到世人关注,而高更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画作所体现出的对于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非常具有典型性的。[1]
中文名
保罗·高更
外文名
Paul Gauguin
国 籍
法国
出生地
巴黎
出生日期
公元1848年6月7日
逝世日期
公元1903年5月8日
职 业
画家、雕塑家
主要成就
后印象派三杰
代表作品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等
保罗高更简介
全名:尤金高更职业:画家和雕塑家
国籍:法语
为什么出名:法国后印象派艺术家保罗高更在从事股票经纪人职业后,晚年来到艺术界。1885年,高更40岁成为一名全职艺术家。1888年,高更在阿尔勒和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一起画画了9周。正是在两人争吵之后,梵高以砍掉耳朵而闻名。1891年,高更第一次出访大溪地和法属波利尼西亚,在那里,他借鉴“原始”和西方艺术形式发展了自己成熟的风格,并经常把大溪地的妇女描绘成自己的模特。高更1893年回到巴黎,1895年回到大溪地。高更被认为是象征主义艺术运动的先驱,对随后的野兽派和表现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出生:1848年6月7日出稿汪生地:法国巴黎星号:双子座
死亡:1903年5月8日(54岁)
结婚生活1892-01-11画家保罗高更嫁给了泰哈阿曼娜,一个13岁的大溪地女孩事件发生在1888年12月23日,文森特·梵高用剃刀割下自己的左耳后,与同行的画家保罗·高更发生争执,并为了安全起见,于1891年4月01日将法国弯敬贺画家保罗·高更送离马赛前往大溪地1891年6月09日法国画家保罗·高更抵达帕皮特,大溪地1895-06-28法国画家保罗·高更第二次离开法国前往大溪地1901-09-16法国画家保罗·高更定居在阿图纳的马奎萨群岛分享在Facebook上分享在Twitter上分享著名画家杰克逊·波洛克帕布罗埋派·毕加索托马斯·埃金斯著名雕塑家乔治亚·奥基夫马塞尔·杜尚米开朗基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