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中名词解释:罗可可美术(代表画家)

外国美术史上的解释 罗可可艺术:是指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艺术风格,多表现法国上流社会男女享乐生活,以描绘全裸活半裸的女性及其精美华丽的装饰为主题的绘画。其风格特征是:纤细、轻巧、华丽、繁琐,追求造型的装饰效果。这种绘画虽浮华做作,但用手困一种轻快优雅代替了宗教题材的神秘沉重。 代表画家:华托(1684-1721)代表作品《舟发西苔岛》 布歇陵告(1703-1770)代表作品《沐浴的狄安娜》 弗拉戈纳毕汪念(1732-1806)代表作品|《秋千》

充满享乐主义的艺术洛可可

无拘无束地尽情戏格绝白机增弦状奏触映耍的乐趣,摆脱一切思索来自而获得感官快乐的乐趣,在这个时期的绘画中得到了或许是最完美的表现,因为它不需要理性的协助就能直接使眼睛感到满意和愉悦。由弦乎方免帮刘搞错于有了洛可可潇洒风雅的绘画,早门服父茶曾述在“为艺术而艺术”这一配始板农概念形成很久之前,我们就见到了一种需要由其自身而不是由其内容来评价的艺术。

这种轻松愉快在华托的新画种中表现得最为完美,因而使他获得了学院特意为他创造的“风流庆典大师”的许威计附头衔。他的作品主要有《发舟西苔岛》,西苔岛是一个崇拜爱情女神阿佛洛狄忒的希腊岛屿。它就像游园会上的一场超脱尘世的表演,正如当时在贵族府邸里流行的那样。在爱情岛那闪耀着希望之光的远景前面,恋人们的队列在一种饱和的温暖色彩当中移动,使人与自然超出朦胧的轮廓相聚,踏上一只周围有360问答小爱神盘旋的、扬着玫瑰红色船帆的金色小船里。

男士们殷勤风雅,女士们身着丝绸衣裙,仪态万方,还有那种求爱、矜持和顺从的表情之妩媚,这一切都赋予周围景致线音油后巴权适政太以远离尘嚣的宁静和诗意的气氛,从而体验到人的最温柔的情感。这是一个外表优雅的世界,与宫廷的现实毫无关系,艺术家并不想向观赏者隐讳这点。因为正如他的画面上的演员都是那个时代的社束设块怕千好资会的理想人物一样,远眼响劳犯式景色也是一块只能梦想出来的乐土,正像在出温馨、明亮的色调中六田片自然形态失去了其真实性,而化为纯绘画的结消企政凯给造住脸给略构那样。

半个世纪数希里还式米尽以后,就像华托所了解的那样,在弗拉戈纳尔那里,这永远也唱不完的爱情诗演变成了来要环什服工远记细一场浅显的爱情游戏。秋千上的那位女士——据说是一位富有的男爵的恋人——代表了18世纪的妇女普遍喜爱扮演的一个角色:在与她的多情恋人演出的二重唱中,饰演娇小玲珑、卖弄风情的牧羊女。一幅奇妙的公园景色,在浅淡的色调中像布景似的不真实,是这首田园小诗发生的地点,散发出一种天真烂漫的气息,可是又不无刺激。

女类理采降害考权序士是那种既天真又成熟的类型,正是洛可可风格崇尚的类型,善于以巧妙的天真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在这儿,秋千能使她不受直接的纠缠,这种感觉鼓励她极尽卖弄风情之能事。她毫不在意地让她的宽大裙衫飘舞,让恋人见到迷人的情景。

洛可可艺术画作秋千

但是,洛可可风格这种无忧无虑的、往往显得轻佻的举动,在绘画中不只是得到了钦佩与认可,它有时也引起了对这个社会进行批评的意见。英国人威廉·荷加斯就是这样。他以一系列既是讽刺又是谴责的漫画抨击了他那个时代的伤风败俗。它们得到了公众的喜爱,但并不是由于其社会批评和道德教育的目标,而是由于那种写实的幽默的表现方式。因此,这种抗议对相关的人和事并没有什么效果,只有革命才会对这种谴责作出评判。

我们从现代的角度审视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应该说蓬帕杜夫人是那些喜欢豪华风格者的代表人和组织者,有“众望所归”的特征。所以,才有洛可可风格作品出现后在贵族引起“共鸣”的时尚。也可以说,贵族们崇尚华丽的风气,诱发了洛可可艺术。当时上层社会的男男女女无不热心并亲自参加工艺活动,以至于这些举动有的达到令人讥笑和荒诞不经的地步。

2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