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工柳的藏品简介
藏品名称:罗工柳《六盘上》收藏者:杨斌华藏品来历:我和一个朋友是军人,我们两个人呢,经常到罗老家里去拜访他,罗老他在(世)的时候就讲啊,他年轻的时候就想画这一幅画的,后来他说呢,年轻时候没有到过六盘山,后来他到了六盘山以后呢,想画又有其他原因,一直没有下手画,正好那时我们去,他谈到这个事情。我们两个人也喜欢赏画的,所以他花了一定的时间在2003年给我们专门作了这样一幅画。藏品特征:这件藏品长180厘米,高120厘米,为一幅风景油画。画面的主题内容是一座大山,右下角,有“工柳 2003“的款识。作者用绿色为主基调把大山描绘得气势磅礴。在山上,有一支正在前进的红军队伍,三面红旗迎风飘扬。 相关背景资料:回顾罗工柳先生一生的艺术求索,他在艺术的本土化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个人经验。早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罗先生受鲁迅倡导的木刻运动的影响从事木刻创作,后来又逐渐向油画进军。他吸收了西方油画的优点,揉进自己的创作方法,形成了中西合璧、洋为中用的风格。1955年罗工刘先生赴前苏联进修,在漫长的实践中,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内涵。在回国以后的创作中,罗工柳在油画民族化的实践中显得更加自信,他开始将中国文化中的写意精神大胆地融会在油画之中。在他的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油画,而这些作品也被人们赞誉为“一个时代的记忆”。鉴定专家:徐恩存 《中国美术》杂志教授专家评述:罗工柳先生是当代最著名的油画家,而且他是美术界的一个泰斗,他的一生啊,他的艺术和他的生命都和中国的革命事业紧密相连,因此他是以现实主义绘画为主,创作了大批的革命主题的这样一些绘画,他从前苏联作为访问学者归来后,吸收了中国国画的一些绘画手法,把油画语言呢移植为一种写意性的这种表现手法,所以我们在这件作品当中看到的是,大片的绿色是山,那么山上呢是一排骑兵,那么就是说,那个人物式的符号化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不是一种写实的手法,基本上我们看不清人物的具体面貌和马的具体这个形状,同时呢,我们也看到这个人和山的比例是不协调的,是违背了客观规律的,正是因为这种违背客观规律,才产生了油画的写意表现手法,那么才充分体现了毛主席诗词里边的“六盘山上高峰”这个意境,那么罗工柳先生的作品在去年的上海拍卖会上,尺寸很小的一件作品,创下了90万元的一个记录,那么这件作品我们看要大得多,同时呢我们也看到这位老画家,他到晚年直至病危依然对革命主题抱有一种深厚的感情,所以我们专家团鉴于上述种种情况,结合目前的市场走势,给出了这样一个保守价格120万。
如何欣赏油画?
油画创作就其题材划分,可分为主题画,风俗画,风景画,人物肖像画与静物画等。但不论何种题材,作品主要是依靠造型与色彩两大要素。也就是说,油画使用的是形,光,色这三大表现手段。 形,也就是形体。这就要求画家首先要具有造型能力,要有深厚的素描功底。没有很好的素描基础,要想画好油画,如同没有地基的高楼,是立不起来的。 光,也就是光效的表现。法国印象派兴起之后,引发了人们对光的研究与表现。画家对光的理解趋于了科学与理性。因而对光影的表现也就更加逼真生动。光与光影是烘托气氛的重要元素。这个道理只要看看戏剧舞台的灯光效果就不难理解了。 油画最重要的元素是色彩。色彩不同于调色板上的颜色。画家从来不会把调色板上的颜色,也就是工厂制造出来的颜料,原封不动地搬上画布的。这些颜色必须经画家精心地加以艺术化的调制,以求得色彩的柔和,逼真,色块与色块之间搭配的和谐统一。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子或色调。一幅油画的颜色不能是五颜六色的胡乱拼凑,也不能是纷繁庞杂,令人眼花缭乱的,而应该形成能体现出某种色彩倾向的,并且变化无端,微妙细腻的画面效果。 色调是油画的灵魂。没有调子,也就是说一幅油画如果没有形成一种基调,没有和谐统一且又富于变化的色块组合,那末,这幅油画可以说没有达到及格线。除以上要求外,油画还讲究构图,笔触,节奏等等,这里就不细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