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在小说散文诗

中国还是世界上?
象征主义于19来自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继而在20世纪20-40年代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后期象征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传统,使象征主360问答义更趋完美,内涵更深广,更富有现代主义的特征。它仍然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反对过多强调主观精神的自由与无限工至斗道级,以至于走向过分抽象化,也反对过于强调客观事物的形供措象、具体而走向平淡无意蕴,同时又反对前期象征主义的隐晦艰深,主张情与理、主观与客观、 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后期象征主义跳出个人情感的小圈子,努力表现社会的与时代的总体精神。在创作方法上,从简单象征发展到意象象征,从个别象征发展到普遍象征,以揭示普遍的真理色末费,从情感象征发展到情感与理智并举,具有思辩性与哲理性。 后期象征主义在文学上的口找社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英屋没空谈国史着妈们求演国的托·斯·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是爱尔兰诗人言蛋。他在继承前期象征主义传统的基础上, 将民族性与现实性带进了象征主义诗歌领域。他成熟时期背会绝志龙战阻的诗歌具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哲理诗三种因素。叶芝的著名诗作有《茵纳斯弗若然良况室月触选利岛》(1890)控风也希含赶测故《基督重临》(1921)、《丽达与天鹅》(1923)、《驶向拜占廷》(1927)和《部女磁慢拜占廷》(193看批房常航白石心0)等。《驶向拜占廷》一诗以游历拜占廷来象征精神的探索,表达了对物质文明的厌恶与对西方世界精神与理性复归的企盼之情。诗的象征意象坚实而明朗,物质意象和观念意象和谐统一,富有哲理性。保尔·瓦莱里(1871-1945)是法国诗人,冷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大的诗人”。 早年崇尚爱伦·坡和马拉美,并深受影响。 他在诗论著作《纯诗》中主该张诗的极致是思想而不是受群视积跳资滑物象。他的诗歌往往以象征的意境表达生与死、灵与肉、永恒与变幻等哲理的主题。长诗《海滨墓园》(1920)是他的代表作。诗中写诗人在海滨墓园沉思有关存在与幻灭、生与死的问题, 得出了生命的意义在钟滑守照老鱼在转于把握现在、面对未来的结论。长诗巧妙地运用海、太阳、白帆溶、涯岸、铁栅、风验商镇期观等象征体,表达神秘与静穆、绝对与永恒、圣灵与信徒、生与死等多种哲理性概念。诗中采用古典形式,格律严整,音乐性强,显得含蓄隽永。这是瓦莱里最富有哲理、最充满抒情性的一个诗篇。此外,《年轻的命运女神》(1917 )也是瓦莱里的著名诗篇, 《幻美集》(1922)是他的短诗集。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975-1926)是奥地利诗人。他在注重诗歌的哲理性、音乐性的同时,引进了刻画精细的雕塑美,他的创作从单纯直接的主观抒情转向重视对客观事物的精确观察,从中获得直觉形象,借以象征人的主观感受。 他的代表作是诗集《杜伊诺哀歌》(1922)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1922), 这两部诗集在许多隐晦离奇的客观物象中,交织着诗人的探索、失望、恐惧、忏悔等内心感受,哲理性很强,且具有雕塑美、音乐美。梅特林克(1862-1949)是比利时剧作家。 他的代表作《青鸟》(1908 )通过兄妹俩寻找青鸟的故事,表现了对现实与未来的乐观态度和美好憧憬。 青鸟既象征大自然无穷的奥秘,又象征人类的幸福。全剧借助象征手法,将抽象深奥的观念在美丽的梦幻仙境中得以铺展和阐释,具有童话的优美。 埃兹拉·庞德(1885-1972)是美国意象派诗人。他早年对中国古典诗歌十分推崇,并深受影响。他主张以客观准确的意象代替主客之间的情绪表达,认为“准确的意象”能找到它的“对等物”。如他的短诗《在一个地铁车站》(1913 )就是这种理论的最好例证。 组诗《休·赛尔温·莫伯利》(1917)是庞德的重要作品,诗集展示了1919年英国文化生活的一个侧面。作者采用旁征博引的方法,表达丰富的内容,意象新奇,语言自然流畅。此外,长诗《诗章》(1917-1959)在庞德的创作中拥有重要地位。庞德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推动了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发展。俄国的勃洛克、巴尔蒙特(1867 – 1942)和勃留索夫(18 73 – 1824 )也是后期象征主义的重要诗人,勃洛克的《十二个》(1918)以象征手法抒写了崭新的主题。

谁帮我介绍一下诗歌中的庞德式?

庞德是意象派运动主要发起人。
意象派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的文学运动,它是当时盛行于西方世界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一个分支。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它反对发表议论及感叹。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
意象派诗歌在创作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
内心感受

庞德到底是意象派还是象征主义

第一,意象派要求诗歌直接呈现能传达情意的意象,以雕塑和绘画的手法表现意象,反对音乐性和神秘性的抒情诗,提出“不要说”“不要夹叙夹议”,只展现而不加评论。庞德概括意象诗的定义为:“意象是在一瞬间呈现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如中国著名的仅有一个字的现代小诗《生活》:“网。”让读者在一刹那间感悟到生活的全部内涵。再如艾米的代表作《中年》:“仿佛是黑冰,/被无知的溜冰者,/划满了不可解的漩涡纹,/这就是我的心被磨钝了的表面。”诗歌在 “黑冰”“漩涡纹”“磨钝了的表面”等意象的显示中,瞬间传递出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诗人对人到中年茫然无奈的内心感受。
意象层递

1?意象层递: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条理,有层次地组合意象。如中国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从远山到近草、从天空到大地,意象鲜明,层次清晰。庞德的晌锋《致敬》:“喂,你们这派头十足的一代,/你们这极不自然的一派,/我见过渔民在太阳下野餐,/我见过他们和邋遢的家属一起,/我见过他们微笑时露出满口牙,/听过他们不文雅的大笑。/可我就是比你们有福,/ 他们就是比我有福,/岂不见鱼在湖里游,/压根儿没有衣服。”这里,鱼是最自由的,鱼在水中自由遨游,无拘无束,压根儿没有穿衣服;捕鱼的渔民次于鱼,他们在野外席地就餐,同邋遢的家人一起,不文雅地大笑;看着自由生活的渔民的我又等而次之,然而我却能看穿你们这“派头十足的一代”“极不自然的一派”。诗人在层次分明的对比中,对那些自诩为高贵典雅、派头十足然而却是矫揉造作的文人,发起了挑战,主张现代诗人应当像在水中自由漫游的鱼一样,摆脱诗歌的陈规旧律而自由友迅创作。
意象叠加

2?意象叠加:将有相同本质涵义的意象,巧妙地叠合在一起,意象与意象之间构成修饰、限定、比喻等关系。如休姆的《码头之上》:“静静的码头之上,/半夜时分,/月亮在高高的桅杆和绳索间缠住了身,/挂在那儿,/它望上去不可企即,/其实只是个球,/孩子玩过后忘在那里。”将月亮与被孩子遗弃的气球意象叠印起来,以月亮象征现代人和现代生活,与带有修饰含义的气球意象叠加以后,及其月亮被缠绕在桅杆绳索之间,一刹那间美受亵渎,高雅遭奚落,以及现代人的忧郁惆怅、冷落孤寂的情感油然而生。再如庞德写给早年恋人的《少女》:“树进入了我的双手,/树液升上我的双臂。/树生长在我的胸中往下长,/树枝从我身上长出,/宛如臂膀。//你是树,/你是青苔,/你是紫罗兰。/你是个孩子,/而在世界看来这全是蠢话。”诗歌先以充满生机的“树”的意象,叠加和修饰“我”,后又以青苔、紫罗兰叠加和修饰“树”。显然,树的意象是少女和爱情的象征,像青苔紫罗兰一样青春美丽,像绿树一样充满生机,这一切滋润着“我”的成长和生命历程,尽管这些在世俗者看来都是些无稽的蠢话。在意象的叠加中,我们体味到了紫罗兰般少女的美丽温柔、青苔绿树般的生命张力。
意象并置

3?意象并置:把不同时间,空间的两个可见意象并列在一起,借以启发和引起别的感受。休姆说:“两个可见意象的组合,可以称为一个视觉的和弦。它们的联合使人获得了一个与两者都不同的意象。”不同意象并置,所引发的情感情绪已脱离了其中的某一意象含义,而具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如中国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好谨此落叶与江水的意象已经转化为除旧布新走向未来的含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表现孤独的游子远行他乡、早起晚宿的艰辛苦难。庞德作为意象派诗歌的里程碑式作品《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诗中只有两个意象,人群中的脸和黑色枝条上的花瓣并置在一起,这完全是在匆忙的行走的人群中获得的瞬间意象,写出了诗人一瞬间的视觉印象,一瞬间的内心感受。在地铁车站的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诗人站立其间,过往的行人迎面而来,匆匆忙忙从身边走过,整个气氛阴森潮湿,令人窒息。几张女人和孩子苍白美丽的面孔时隐时现,打破了这种冷清沉闷,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从而感受到一些活力。两个并置的意象映入大脑,构成俗陋与优美,潮闷与清新对比强烈的画幅。既表现了都市人繁忙庸碌的生活,给人以一种挤压感,描绘出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不安、紧张动荡、繁忙而又单调的生活现实,同时又展示了心灵对自然美的依恋与向往。
简洁明了

第二,意象派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不用没有意义的形容词、修饰语,去掉装饰性的花边,反对卖弄词藻,诗行短小,意象之间具有跳跃性。如庞德翻译李白《古风》中“惊沙乱海日”一句为:“惊奇。沙漠的混乱。大海的太阳。”其中虽不免误译,但语言的简洁明快也可见一斑。再如美国著名意象派诗人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很多事情/全靠/一辆红色/小车/被雨淋得晶亮/傍着几只/白鸽。”简洁清新的诗行,将美国普通人对中产阶级生活的向往一目了然地传达了出来,以至诗歌被许多家庭主妇背唱吟诵。
韵律节奏

第三,意象派诗歌注重意象组合的内在韵律与节奏,将意象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融成一体。主张按语言的音乐性写诗,反对按固定音步写诗,认为均匀的格律诗是等时性的、起催眠作用的“节拍器”。意象派发现日本诗不押韵,中国诗通过汉学家逐字注释稿翻译,也就成了自由体诗。所以,意象派诗不讲规则,接近自由体诗。他们主张诗歌音乐性要自然,要注重事物内在的韵律、节奏。这在英语国家中起了推广自由诗的作用。
意象的生成可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主观意象;其二是客观意象。意象的表现形态可分为两种创作倾向:其一为静态意象派,以艾米、奥尔丁顿、杜立特尔为代表,崇尚古典美,有浪漫派风格,创作了许多雕塑诗、风景画诗。如艾米的《环境》:“凝在枫叶上,/露珠闪闪发红,/而在莲花中,/它却像泪珠般苍白晶莹。” 《秋雾》:“是一只蜻蜓还是一片枫叶,/轻轻地落在水面?”意象宁静美丽,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幅。其二是动态意象派,以庞德、叶赛宁为代表。1914年庞德发表了《漩涡》诗札,标志新创立的“漩涡派”的诞生。庞德主张在意象诗歌原则下,更强调诗歌的动感和活力,认为:“意象不是观点,而是放亮的一个节或一个团,它是我能够而且可能必须称之为漩涡的东西,通过它,思想不断地涌进涌出。”追求意向的流动性,创作上追求多意象跳跃的复杂效果。
意象派作家的美学观念和艺术风格虽然各有差异,但他们在创作上却形成了某些一致的倾向。无论是庞德、艾米,还是叶赛宁,意象派诗都表现一种感伤、苦闷和充满希望的情调。意象派诗短小、清新、细腻、深情。

44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