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你搞错了吧?“痴者”才落拓无成呢!

蒲松龄有一副很出名的对联:“有志者,悔此滚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很小的时候就读到了这对联,老师推荐的励志名言。坦白说,不喜欢。因为自己谈不上是个有志者、苦心人,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的事儿,我是不情愿做的。

我只乐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只要喜欢,就是雕虫小技我也可以玩得废寝忘食。所以,我更欣赏蒲松龄这句:“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但对“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之说,我持保留意见。在一些聪明人看来,所谓书痴、艺痴,恰恰才是真正的落拓无成者,迂腐,呆头呆脑,不够精明,没有变现的本领。

哈哈,我就是这样的呆头呆脑。你瞧,我的书桌摆放着董其昌的字帖,纳兰性德的词集,尽喜欢写没有实际用处的。你听,我的亲戚长辈就进忠言来了,这些不能当饭吃啊!但是,对我来讲,饭可以少吃一碗,觉可以少睡一会,不让我读书扒颂看帖,我想我会失落的,人生无趣啊。

我经历过的最无趣之一的事儿,就是跟混子开会,一帮人言不及义又煞有介事地讨论,其实是扯淡,鸡跟鸭讲。我常常感叹,生命宝贵,为啥要把时间浪费在开会扯皮这些事上?后来我学聪明了,开会时就拿一本笔记本,装作记录领导讲话的样子;实际上呢,我就看我的董其昌、纳兰性德、朱光潜、章太炎。当然,多年来我也是敬业爱岗的工作狂,每天都想着评论选题,如果说新近的热门话题不让谈,那就变着法子旁敲侧击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所以“历史上的今天”,我做的笔记最多,大部分是摘抄那些有意思的明星轶事、名家名言。

比如,今天是7月10日,这是个什么日子呢?这是印象派画家毕沙罗的生日,也是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的生日,他们都是法国佬。毕沙罗有哪些值得今日学子参考的闪光点呢?在百度上搜索一下,你会读到:“毕沙罗的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但他没有怨天尤人,却在其中努力发掘诗意之美和快乐之光,他对自己的儿子说:‘一切事物都有美,问题在于怎样把它表现出来。’晚年的毕沙罗仍然创作不辍,由于丢朗-吕厄的成功,他的生活也随之改善。60岁后,由于腿病,他无法再深入大自然中写生,就天天在窗边作画,直到病逝。”嘿嘿,这种乐观、坚持,可不可以学,可不可以当作素材写进作文里呢?不过,如果论积累素材,那么作家普鲁斯特无疑会启发你更多,因为普鲁斯特有更多金句呀,《追忆似水年华》一书里就是俯拾皆是。“如果第一遍没有理解内容,那么第二第三遍也不会和第一遍有什么差别,即使去到第十遍,也不会有什么起色。第一遍没记住,缺的是理解,而不是记忆。”“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找到它。”“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被爱的对象既是病又是药,这种药使疾病缓解或加剧。”哈,普鲁斯特的这几句话都意味深长,值得长思久想。每一句都可以扩写为一篇专门的文章呢。

在普鲁斯特上面这些话当中,“被爱的对象既是病又是药,这种药使疾病缓解或加剧”这句深得我心。练字、读帖、摘抄名言,于我就像吸食鸦片成瘾,既是病又是药,人家觉得我怪,是个病人,成天整些虚头八脑的没实际用处的,需要吃药,药不能停。我自己呢,倒觉得练字、读帖、摘抄名言,是一种药,可以医治我的无聊病、躁狂症,使之缓解而不至于加剧恶化。

哈哈,我就是这样一个书痴、艺痴,你笑我落拓无成也碧余没关系,我只选择我自得其乐的活法。谢谢!

西方绘画的风格艺术特点有哪些?

你问的也太笼统了,西方绘画有N多流派,N多风格,每种特点都不同,这都够写篇论文了。
从文艺复兴开始说吧,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在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中表现为一种坚定的写实主义急奏。借助于布鲁内莱斯基发现的线性透视,图画获得了真实的立体感;借助于精确研究人的形象,人的形象现在获得了体积;对自然的仔细观察使尘尼四娘师伯胜内菜较还部世的各种现象得到了忠实的再现。意大利的达·芬奇、米开朗法今径形重花和司缺括杨基罗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美术的三位代表。
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巴洛克美术,它发源于意套量或大利,后风靡全欧。其特既抓挥甲点是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强调华丽绚烂的装饰性。与16世纪盛期文艺复兴美杨缩深术的庄重典雅相区别。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征吗根药们村挥差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派宣威的丰富想象力;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支体古月绝鲁本斯是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热情奔放、绚丽多彩的绘画对西方绘画具有持久的影响。同时代的现实主义大师如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开兹等,也在一定程械输度上具有巴洛克的特色。
18世纪洛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随后稳缺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罗可可美术的特点是追求华丽纤巧和精致。该艺术形式具有轻快、精致、细腻晚刘七吧造训万自获裂科、繁复等特点。表画家有法国的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
随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到来,进步的美术家们又一次重振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开展了一场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一直延造具述干志低绍续到19世纪初叶,成为欧洲文学艺术的主要思潮。所屋刘则谓古典主义,就是以古希腊欢举科边他威直继队、罗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状供行浓而得名。到了18世纪中叶,庞贝城的发掘,德国学者温克尔曼美学思想的之让传播,引起了人们对古典主义的兴趣,古典主义又重新复兴起来,故称新古典主义。所谓“新古掌住铁宗烧光典主义”,首先是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具有端庄、雅致、明显的时代特征。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起源于古典时代,却不是仿古、复古,而是推崇神似。它的主要特点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 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 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其代表画家是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
浪漫主义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衰落而兴起。法国的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而这一运动的主将却是德拉克洛瓦,其绘画色彩强烈,用笔奔放,充满强烈激情,代表作有《希阿岛的屠杀》和《自由领导着人们》等。
19世纪中期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兴旺的时期。现实主义作为一场艺术运动,是与法国1848年革命同时出现的。现实主义美术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生活。最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是库尔贝,他有一句名言:“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这句话很能体现现实主义美术的精神。代表画家米勒、柯洛、卢梭等。
19世纪后期在法国产生了印象派。此派绘画以创新的姿态出现,它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受到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的启示,注重在绘画中表现光的效果。印象派绘画也叫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印象主义画家又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卡米耶·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
继印象派之后还出现了新印象派(代表画家是修拉和西涅克)和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是塞尚、凡高和高更)。而实际上后印象派与印象派在艺术主张并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其中凡高的绘画着力于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色彩明亮,线条奔放。高更的画多具有象征性的寓意和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塞尚绘画则追求几何性的形体结构,他因而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
20世纪以来,现代美术呈现出流派迭起,千姿百态的局面。1905年诞生的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强调形的单纯化和平面化,追求画面的装饰性。1908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绘画继承了塞尚的造形法则,将自然物象分解成几何块面,从而从根本上挣脱传统绘画的视觉规律和空间概念。
随着德国1905年桥社和1909年蓝骑士社的先后成立,表现主义作为一种重要流派登上画坛,此派绘画注重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情感。
1 909年在意大利出现了未来主义美术运动,此派画家热衷于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表现活动的物体和运动的感觉。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大约于1910年前后产生,其代表画家有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和荷兰画家皮特·蒙德里安,而两人又分别代表着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两个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达达主义思潮,此派艺术家不仅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反对传统,而且否定艺术自身,否定一切。杜尚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上胡须,并将小便池作为艺术品,便是达达主义思想的体现。
随着达达主义运动消退,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此派画家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梦幻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力图展现无意识和潜意识世界。其绘画往往把具体的细节描写与虚构的意境结合在一起,表现梦境和幻觉的景象。代表画家有恩斯特、勒内·马格利特、夏卡尔、达利、胡安·米罗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产生的以波洛克、德·库宁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综合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的特点,强调画家行动的自由性和自动性。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的波普艺术,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利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和各种报刊图片作拼贴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代表人物有美国画家约翰斯、劳生柏、安迪·沃荷等。
而70年代兴起的超级写实主义(或称照相写实主义)运动,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摄影成果,进行客观的复制和逼真的描绘。代表画家有克洛斯、佩尔斯坦,雕塑家中,安德烈、汉森最为著名。
这也就是大概齐说一下,供参考。

1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