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被人称作“雨巷诗人”的是谁
戴望舒(1905.3.5~1林杆雨许950.2.28)现代诗人,著名的“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戴望舒、江思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代表作《雨巷》是流传至今的名篇。
戴望舒是谁?
您好!戴望舒先生(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枣森陪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
戴望舒先生的诗词有《雨巷》 《在天晴了的时候》 《我用残损的手掌》 《微笑》 《寻梦者》 《夕阳下》 《致萤火》 《在你的眼睛的微光下》等等。
其中《雨巷》是他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而她的内心却结着忧愁、凳蠢哀怨。他逢着了这样的姑娘,然而转瞬即逝,“像梦中飘过”,她的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怅”统统消散在“雨的哀曲里”。他依旧“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依旧怀着希望,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在这首诗中,诗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来营建抒情空间,传达内心情感,并且融会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纤弱婉约诗词的艺术营养。不仅如此,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和谐春神的音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