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安源油画作品赏析

【单

安源路矿工罢工



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简介

  毛主席去安源》油画  安源,是一方政治底蕴与经济底蕴深厚的热土,这里曾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曾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的发祥地之一。当你走进屹立于安源山上的总局大楼,这座以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风云人物盛宣怀命名为“盛公祠”的西洋建筑,让你感受到1898年创办萍乡煤矿局时的磅礴气势;引进外资与西方工程技术人员,雇用万余名职工,这在当时偌大的神州可谓凤毛鳞角了。1908年,萍乡煤矿与汉阳铁厂、大冶铁矿,组合成汉冶萍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开风气之先,领风骚于前.此时,你会悟出今天的改革开放,正是续写发展经济、强我国威的新篇章。当你走进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由邓小平题写馆名的全 国优秀教育基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这里山清树绿花艳,这里展示从1898年安源开矿至1930年这段辉煌历史,这里雄踞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工人出资建造的中国工人阶级的第一座大厦——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这里屹立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挺拔伟岸的石质雕像,这里既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也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当你走进安源山下的总平巷井口,观矿灯闪闪,听机声隆隆,这座百年矿井让你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延续,联想到1922年9月13日深夜,矿工潮水般从井下涌出,汇合铁路工人,竖起“罢工”大旗,高举岩尖、斧头喊出心中的积愤:“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这次罢工斗争取得完全胜利,在当时是“绝无而仅有”,永垂中国工人运动史册。  走近安源,走进安源,接受革命的洗礼,了解中国近代工业的崛起,你的襟怀会感到开阔,你的内心会感到充实,走近安源,走进安源……  作者:红色安源 2005-1-15 21:43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毛主席去安源》油画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牛角坡52号  牛角坡52号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时的旧址。  1921年冬,毛泽东偕李立三等来安源考察时,与工人们“谈及工人受痛苦受压迫及有组织团体之必要等情况,于是大得工友欢迎”,并提议以解除工人所受压迫与痛苦为宗旨,将路矿工人组成一个团体,叫做“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安源工人积极筹建俱乐部。  1922年3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成立,先后召开了三次筹备委员会会议,选举李立三为筹委会主任,朱少连为副主任,组成俱乐部的领导机构——干事委员会,还设立了文书股、宣传股、游艺股、会计股、工人监察队等办事机构,部员也发展到三百多人。俱乐部以“十人团”为基本组织,十个十人团选一名代表,每工作处选一总代表统辖本工作处各十人团。工人加入俱乐部需交为数不多的常月费,作为俱乐部的活动经费。4月,毛泽东在长沙召开湖南党组织会议,听取了李立三的工作报告,认为安源成立工人俱乐部的条件已经成熟,决定由李立三主持尽快成立。  5月1日,300多名俱乐部部员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并向社会各界宣告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这天,俱乐部张灯结彩,头门的横匾上写着“五一纪念”四个大字,二门的横匾上写着“俱乐部诞生”五个大字,大会由李立三报告筹备俱乐部的经过,公布选出的职员名单,然后宣读《俱乐部总章》和《部员公约》,当然获得全体部员通过。最后由部员代表轮流演说。下午三点多,在俱乐部主任李立三、副主任朱少连带领下,全体部员从这里出发,冒着大雨游行示威,沿途高呼“纪念五一劳动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工人俱乐部万岁”等口号,并散发传单千余份。  1922年9月,工人俱乐部组织工人举行了大罢工。罢工指挥部就设在俱乐部内。李立三任罢工总指挥,住秘密处策应,刘少奇任俱乐部全权代表,常驻俱乐部应付一切。由于有刘少奇、李立三等同志的卓越指挥,再加上工人的齐心奋斗,大罢工取得圆满胜利。俱乐部迅速发展壮大,部员很快发展到一万三千多人。  这栋房子为五栋四间砖木结构平房,面积266平方米,最初是“湖北同乡会”会址,后由俱乐部购买。1922年底俱乐部搬迁后,这里改为工人补习学校第二校校址。解放后,这一旧址基本保持原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