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辛格·萨金特的生平简介
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 ,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肖像画家。英国皇家美术院成员。他的父亲是美国费城的著名医生,母亲是费城一家富有的皮革商的女儿,是个水彩画家,早年在欧洲旅游使她爱上了意大利。婚后劝其丈夫放弃在美国的行医职业,与她一起泛游欧洲各地,过一种居无定所的自由生活。萨金特就是在旅居佛罗伦萨时诞生的。他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埃米莉和维奥莱特。
萨金特从小便学会了意大利语、英语和法语,在美术和音乐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累质和才能。 得益于母亲的熏陶,萨金特自幼喜爱绘画,他14岁时进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习。4年后(1874年),父母为了鼓励他从事绘画,举家迁往巴黎。萨金特跟随巴黎美术学院著名人像画家卡罗勒斯·杜兰学画。这位教师崇尚写实,素以冷峻的素描手法教育他的入室弟子。他让他们去卢浮宫临摹。萨金特进步很快,深受教师的赞许。1876年4月,萨金特自从在印象派画展上第一次看到马奈与莫奈的光色表现时,顿有所悟。他决意吸收这些外光派绘画大师的表现方法,尽管这时他的肖像画名声已经建立。
20岁那年他第一次回到美国,并申请入美国籍。此番入籍,决定了萨金特的美国画家的身份,然而事实上他的大半生涯都在欧洲度过。1877年,他参加巴黎沙龙展受到赞赏,杜兰破例答应萨金特为他画一幅像。参加沙龙展使他受到普遍注目,一举成名,并于1881年荣获沙龙银奖。后来他到过西班牙、荷兰,专心研究委拉斯开兹和弗兰斯·哈尔斯名画,企图寻找名家绘画技巧的秘密。
1883年是萨金特生涯中的转折点,换了一间更大更合适的画室,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住进新居。这时他已是沙龙中定期的展出者,成功地树立起一代艺术家的形象。萨金特一路顺遂地平步青裤悄缓云,1884年时却突然成为美术界的丑闻焦运腔点。当年,他在沙龙展出一幅女子肖像,为了将这位与法国银行家结婚、美籍贵妇——维尔吉尼·葛托女士风情万种的魅力表露无遗,萨金特恣意描绘她无所顾忌的撩人姿态。他自认这幅肖像画是自己的杰作之一,后代评论家也支持他的见解,但法国保守派沙龙的成员却严厉抨击画作不雅并富有挑逗性。高特鲁夫人的母亲则因女儿成为笑柄,而请求将此画撤出展览,但遭到萨金特的拒绝。对一向听惯溢美之辞的萨金特来说,《高特鲁夫人》丑闻带给他莫大的打击,他相信英国会是最好的避风港,于是1884年迁往伦敦暂居。
1886年初,将届三十岁的萨金特打算永久定居胡模伦敦。1887年,萨金特在查尔斯的泰德街租屋作为住家及工作室,此处也曾是另一位旅居海外的美国画家霍依斯朗的住所。当时许多英国评论家认为萨金特的作品不过具有些花哨的法国风格而忽视了他,但当1887至1888年他造访美国之际,却接获了大量的订单,他的首次个展于1888年1-2月间在波士顿举行,获得空前的成功。五年后的1893年,他终于凭借个人的独特画风得到英国人的普遍认同。当年萨金特在新画廊(Nw Gallery)展出《哈玛斯丽夫人》以及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阿格纽夫人》,这两幅迷人的女性肖像画,在伦敦再度掀起一股热潮。他的一位友人克莱门迪那·安斯特拉萨·顿普斯在写给友人瓦侬·李的信中提到:“整个伦敦都为萨金特的魅力所倾倒,他已获得空前的成功。”翌年,萨金特又因获选为皇家美术学院的准会员,更使他声名远播。1897年,他即正式成为皇家美术学院的会员。萨金特成了大西洋两侧上流社会最主要的肖像画家之一,他的地位已炙手可热。1907年,萨金特已不再有具竞争力的对手,但在1907年左右,他开始对肖像画感到无聊且厌倦而萌生了打算休笔不再接订单的想法。造访美国之际,萨金特多半时间都在波士顿,这里有多位知名收藏家如伊莎贝拉·史都华·加德纳等友人。
为了放弃肖像画,萨金特将全部心思都集中在令他心醉的风景画及装饰壁画上。1890年他开始为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绘制壁画。1887年图书馆开始建造,1890年竣工。萨金特所从事的有关宗教历史的庞大系列壁画,终于在1916年完成。随着壁画的完成使他再次驰名远近,波士顿美术馆也邀请他创作一幅大型壁画,他从1916年开始绘制,直到1925年才大功告成。
期间的1918年,萨金特接受了一项特殊的工作—公派战争记录画家,受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视觉记录画家之一。他在法国西部战线生活了四个月,这个经历使他于1919年完成了大型作品《毒气战》。毫无疑问,这是为一次世界大战所创造出的最高杰作。
此际的萨金特已届六十岁高龄,早已获得无数的荣誉,其中包括剑桥、牛津、耶鲁等各大学的荣誉学位。事实上,除了上述之外的荣誉皆被他婉拒,如1907年的骑士封号和1918年的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长一职等。
1925年4月15日,就在船只开往波士顿的前三天,萨金特在睡梦中因心脏病发作在伦敦去世,享年六十九岁。他的遗体安葬在萨林郡瓦金葛的布鲁克伍德墓园,4月24日于西敏寺教堂举行丧礼。
萨金特一生热衷于绘画艺术事业,终身未娶 ,无视世俗的浮荣,一心一意沿着自己的艺术道路前进。他一生的绘画作品大约有 2500 件 到 3000 件,其中400多幅肖像画(另说600百到700百件),几乎无一雷同。著名的有《波依特的四个女儿》、《卡罗勒斯·杜兰肖像》、《少女与玫瑰》、《亨利·怀特夫人》和《维克三姐妹》等。因为他是美国人的后裔,所以他的名字被写入美国绘画史上,但他又是常居伦敦,是英国皇家水彩画家协会的会员、皇家苏格兰美术院院士,因而在英国水彩画史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美术是如何发展的?
以美国南北战争为界线,标志着美国艺术开始走向全面成熟的毁梁粗时期,无论是在风景画、肖像画还是在风俗画方面都出现了一批掌握了英过此府谈孔及煤纯熟绘画技巧,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并且能深刻反映美国人民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家。
温斯洛·霍默(Winsl图ow Homer,1836—1910)被认为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他出生于波士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善良的商人,母亲受过良好教育,这使霍默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艺术环境之中。后来霍默在纽约全国美术西察齐立还难设计学院接受了正规的艺术教育。霍默的艺术是典型的美国艺术。他早年的作品360问答表现美国人民愉快的生活,中年的作品则是战争时代的记录,晚年在缅因州海岸画的反映渔民生活的画面,气势磅礴,感情深厚,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
霍默又是美国第一代风俗画家。他早期从事版画制作,主要信卫乐确斗思描绘美国人民乐观的性格,充满了生气,在构图与造型上都有一种临场效果,动作的随意性、构图的不完整性为每刚广其特征,这与当时版画的新闻性有关,运用于油画中则成一种新风格。南北战争成为霍默艺术的转折点。他作为美术记者随军采访并根据战地速写画了一批反映战争生活的油画,如《前方来的俘虏》。战后大批青年人赴欧学画,民族画派受到冷落,霍默有些失意,于是转向水彩画创作,在偏僻的乡村探索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他画海洋瞬息变化的气候,用笔有一种自然力量。其作品1890年获得巴黎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代表作品有《海流》(始质绝虽需极影1899)等。
托马斯·伊从叫肯斯(Thomas Eakins,1844—1916)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伊肯斯生于宾夕法尼亚,最初就学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1866年从费城到巴黎,在学画过程中受马奈影响很大。随后又到西班牙,受委拉斯贵支绘画的影响。1870年,伊肯斯回到费城任教于宾州美术学院附纤镇中,开始探例哪责高门策确望索现实主义的教学方法,主要画日常生活题材,包括家庭风俗画、户外运动场景和肖像画。他的代表作品有《格属罗斯病院》(1875)等。伊肯倍斯早先的人物画多表现行动中的常上人,构图较复杂,包含自然的与人文的形式,如桥、帆船、赛艇等,在《转过标桩》和《游泳池塘》等画中作为基本的因素组合在构议意住通仍品李同图中。室外场景画也包括外光、色彩和气候等复杂因素,最后的假医室外题材《荒野上的牛仔》是他所有作品中色彩最响亮和最单纯的。介企承他的后期创作主要是肖像画,他的肖像画不是组合形式的,而是单一的静态人物,通常衬以朴素的、无物体的背景,这是一种中心形式的构图,强化了造型感。伊肯斯是第一个接受当代美国都市生活的重要艺乐修术家,并从中创造出有表门坐烟家现力的艺术,他使美国的现实主义传统走向成熟。
卡萨特(Mary Stevenson Cassatt冲世铁木理凯溶青,一1926),1844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勒格尼城,曾随父母游历于欧洲。1861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考取了费城的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开始了艺术生涯。但她对此院的教学感到不满,教条式的学院课程使她的创造力和自由受到压抑,于1能地宽四866年夏天来到巴黎。除了临摹卢浮宫的先辈大师作品外,她也到巴黎沙龙学习同时代艺术家的作品。1867年她参观了库尔贝和马奈的画展,对马奈作品很有兴趣。1872年春,卡萨特向巴黎沙龙送的第一件作品《狂欢节日之前》被接受,其后两年她都送作品参加沙龙的展览。1874年,她的一幅中年妇女肖像画在沙龙展出,受到德加的高度评价。1879年,应德加的邀请,卡萨特参加了印象派画展,直到1886年这段时间,她始终是印渣搏象派的活跃成员。1879年展出的《蓝色扶手椅中的小女孩》和作于1883年的《穿黑衣的妇女》是她的代表作品。前者用笔豪放,传达出的却是一片宁静、安逸的气氛;后者则表现出东方艺术对她的影响,尤其是背景上的扇子,具有浓郁的东方风味。1886年以后她的作品进入新的风格阶段,开始追求简洁、稳定的构图,注意力多放在母亲和孩子的题材上。她的《埃米和她的孩子》(1899)用笔流畅,但避免了过分阔大的笔触,认为那是印象派的标签,可见她这时在内容和手法上都体现出与印象派不同的风格。1890年在日本版画的影响下,她创作了一套十色凹版画,包括《洗澡》、《梳洗》、《书信》等。1900年后,卡萨特的创作进入后期,这也是她多产的时期,作为母于题材画家的声望日益提高,在欧洲局势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人们能从她的画中感受到一种亲切的怀旧之情。
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ngent,1856—1925)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童年随母亲漫游欧洲各地,1870年到1874年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接受系统的教育,1874年定居于巴黎,考人卡罗勒斯一杜朗(Carolus—Duran)的画室学习。卡罗勒斯是一位肖像画家,运用着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萨金特很快成了他最得意的学生,同时也将自己的才能集中到肖像画上。1877年萨金特的一幅画被沙龙接受。1878年他根据海景及渔民生活的速写创作的油画《坎卡尔的拾牡朗者》为他赢得名声,标志着他在职业艺术界的第一次成功。1879年,萨金特到西班牙旅行,临摹了许多大师的作品,其中受委拉斯贵支的影响很大,并完成第二幅大画《埃尔·杰莉奥》。此后他作为一名肖像画家名重一时,《卡罗勒斯一杜朗肖像》、《波依特的四个女儿》等都是这时期的代表作。在英国皇家协会展出的《维克三姐妹》、《少女和玫瑰》和《亨利·怀特夫人》体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及卓越的技巧,画面富丽典雅。到了80年代,萨金特的作品越来越精彩,他特别喜欢用光的效果来突出质感和面料的感觉。1884年在沙龙展出了《高特鲁夫人》肖像。1885年移居英国后,他对外光景色发生了兴趣,画了不少速写,并创作了《康乃馨、百合花及玫瑰》。整个90年代是萨金特事业的顶峰,1897年他被选人纽约全国美术设计学院、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和法国勋级会。他后期的肖像画代表作有《河格纽夫人》及《温德姆三姐妹》。1899年,他接受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的建筑装饰设计及壁画设计的任务,此间还画了《埃及少女》。风景画是萨金特的另一主要成就,1905年以后水彩成为他旅行写生的工具,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如《修帆》(1905)、《阿拉伯马厩》。晚期他还创作过两幅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壁画。20世纪以来,现代派潮流冲击欧洲画坛的时候,他始终坚持了现实主义艺术道路。
艾伯特·宾汉姆·赖德(Albent Pinkham Ryder,1847—1917)是美国19世纪最重要的浪漫主义画家。他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新贝德福德。虽然他一直住在纽约的贫民区,但他的绘画题材大都是海景和其他风景。他的绘画充满了怪诞与梦幻,色彩奇丽,用笔厚重。虽然他访问过欧洲,但没有受欧洲绘画的影响,而是始终在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赖德留下的重要作品有《阿登的森林》(1888—1900)《海上月光》和《白马上的死神》(约191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