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康德文学艺术理论
康德美学就是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思想体系丰富深刻烟应备用复而呀而又包含着矛盾,留给后人无数问题,提供无数启示.其中存在着许多可能成长为美学大树的种子,这些种子或产生新的美学思想体系,以拓展来自为具体理论观点,或直接地对当时时代的影响,或间接地对20世纪美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康德二元论先验唯心主义美学引发通神白跳顺采探对美的本质的形而上学追问.前两大批判,论述自然界的必然和精神界的自由两大领域的先即亚验原理。《判断力批判》则提出美是符合自然必然还孔些棉绝迅连场符合人的自由的形式。他明确地说,美是道德(自由)的象征。康德把自然举育确预大日占矿积看作现象,把自由看作本体。这样看来,美虽然以现象界的形式出现,但实质却在于本体样示阶获粒还伤(自由)。康德认为,本体是不能认识的,因而美的本质是不能说明的。
其次,开创文生识斤艺与美学中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研究道路。360问答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首次打破形而上学的理论框架,确立了采用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方法来研究文艺,将文艺减跑溶树探专细现象作为感性与理性八肥汽协二记相统一的整体来进行研究.这样一种较为辩证的研究方法,为整个西方特别是德国近现代义艺理论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康德的《判断力民夫架济密批判》在方法上有新的突破,较为深乡新之盾胶地极刻准确地揭示了文艺审美活动中感性与理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等互相对立而又统一的“二律背反”的矛盾现象,对后世文艺美学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丰富的启发性。
第三,确立了文艺美学研究中“情感”所具有的中心地位。
第四,开了西方文艺理论史上“游戏说”的先河,从一定程度、侧面揭示了艺术的本质。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呀可假几水立厚终再甲出艺术的本质在于“自由审分三杂笔留游的游戏”的观点,是后世席勒与斯宾塞“游戏说”的直接理论渊源。
第五,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奠定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艺术形象创造即想象活外翻望元起动过程的研究方向。康德的文艺美染映村期民背植室半防学理论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尽管其论述拓展面很广,但对审美活动的分析却始终不离开主体心理这一基本范围。
最后,康德的美学理论、文艺美学思想对后世美学发展影响巨大,成了后世诸多美学流派的源头和理论根据。由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从他广月课志风力阿选其主观唯心主义视角将诸多哲学跑流派、美学、文艺观点集为一体,将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一般与个别、无目的性与合目的性等矛盾集中起来,而又未能真正获得科学的解决,因而他的学说成为后世各种流派的哲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的发源地.西方现当代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美学流派和文艺思潮都纷纷到《判断力批判》中寻求其理论依据.如新康德主义、表现主义、个人主义、象征主义直至形式主义、精神分析学等都无不标榜其与康德美学文艺学思想的渊源关系.“审美不涉及利害”的命题时西方美学的影响极大,产生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游戏说”和“距离说”等流派。其主观主义美学思想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影响,产生了象征主义和移情说.审美中介论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影响则有席勒的“审美王国”和马尔库塞的“艺术与革命”等诸多理论.在此,我们仅对席勒的“审美王国”理论作简要的说明。
什么是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文学
A、历程: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在19世纪中叶独步文坛,标新立异的奇才,以惊世骇俗的诗集《恶之花》(1857)和数十篇见解独特的文艺批评,赢得了巨大声誉,被誉为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共同先驱。(1)他把丑与恶升华为艺术美,为后人表现社会的病态美开辟了道路。(2)他把诗歌从大自然拉进大都市,以其独有的角度深入描写畸形变态的巴黎生活,为诗歌创作拓展了一个新领域。(3)以其“通感”理论,为象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感应》一诗,把世界看成是象征的森林,认为主客观之间、人的各种感官之间,都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70年代,象征主义在法国崛起,一批苦闷彷徨、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而又情感纤细、才思敏捷的青年,组成了许多文学团体,出版了许多文学刊物,他们转向内在的世界寻求真实。1886年莫雷亚斯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使这一新的流派得以定名。
B、理论: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力图重新把握文学的特征,努力探求主客观之间的契合点,因而,“通感”便成了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石。他们认为,在可感的客观世界深处,隐藏着一个更为真实的、真正永恒的世界,人们只有凭本能的直觉才能领悟。而艺术地传达出这种秘密便是诗人的最高任务。真正的诗人,有不同于常人的感知力,能够深入把握光怪陆离的自然和人生,达到物我相通的境界,创造出神韵独特的艺术。
C、风格特色:蒙胧美和神秘色彩。多象征、暗示、隐喻,诗意飘忽,半明半暗,留下更多品味余地。另外,对音乐的衫羡追求,使诗歌富于乐感,内在韵律的丰富,更增添了诗歌梦幻般的诗意和多义的魅力。
D、代表作家:(1) 保尔·魏尔伦 (Paul Verlaine ,1844-1896),法国著名的象征派诗人。60年代开始写诗,深受帕尔纳斯派影响,第一部诗集《感伤集》(1866),便显示了他以暗示手法表达复杂感情的才华。1871年,他结识诗人韩波,次年一起前往伦敦、布鲁塞尔等地,其间创作的《无言的罗曼斯》(1874)是他最成熟之作,音乐性、暗示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另有诗集多种。他的诗作,情绪忧郁,韵律讲究,于朴实流畅的诗句学面,隐含着人生的苦痛和悲凉。
(2) 阿尔多尔·韩波 (Arthur, Rimbaud,1854-1891),是最具反叛精神的一位象征主义诗人。他的创作期只有五年(从16岁到20岁),留下的作品只有140电首诗歌和两部散文诗,但他的地位不可动摇。他认为诗人应是“通灵者”,其任务是通过感觉的“错位”去探求神秘的“未知”。他的《元音》、《文学的炼金术》等诗,形象地发展了波德莱尔的“通感论”,而代表作《醉舟》《黎明》等,以瑰丽的想象、巧妙的“通感”脍炙人口。
(3) 斯蒂芬·马拉美 (Stephane Mallarme,1842-1898),象征派的泰斗。他潜心研究诗论,写有《音乐与文学》等论著。他是“纯诗”论者,诗歌形式极为严谨,强调音乐性,认为诗人的任务在于以奇异的手法去揭示平凡事物背后的“绝对世界”。他的诗作不多,但构思精巧、思想深邃,而又晦涩难解、充满梦幻色彩。著名的有《牧神的午后》(1876)、《骰子一掷绝不会破坏偶然》(1897)。马拉美被公认为象征派领袖,还因为他在巴黎罗马街五号的寓所,持续十年举行“周二聚会”,座上客有纪德、瓦雷里、克洛代尔,以及英国的王尔德、比利时的维尔哈伦、德国的奥格尔格等。90年代,这一聚会解体,标志着象征主义运动的衰亡。
附 :后期象征主义
一、什么是象征:
象征(Symbol),在古希腊是指“拼凑”、“类比”。最早指一块书板的两个半块,互相各取半块,作为信物。逐渐用来指那些参加神秘活动的人借以互相秘密认识的一种标志、秘语或仪式。
象征就是指甲事物与乙侍敏事物有着重要的密切的关系,甲事物代表、暗示着乙事物。在象征活动中,象征是用小事物来暗示、代表一个远远超出其自身涵义的大事物,如十字架-基督,用具体的人的感觉可以感知的物象来暗指某种抽象的不能感知的人类情感或观念,如狼-贪婪。
神话世界就是象征的老塌枝世界,又因为神话是文学之母,所以文学与象征不可分离。
二、什么是象征主义:
作为一种创作美学,象征主义古已有之,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一道,是文学史上具有原型意义的三种基本创作美学。始于柏拉图,他不统一的物质世界分为二元的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现象世界是本体世界的模本。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然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至20世纪20年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性文学流派。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
三、前期象征主义 :
1、 分期: 波德莱尔时期/魏尔伦、兰波、马拉美时期。
2、 主张 :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力图重新把握文学的特征,努力探求主客观之间的契合点,因而,“通感”便成了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石。他们认为,在可感的客观世界深处,隐藏着一个更为真实的、真正永恒的世界,人们只有凭本能的直觉才能领悟。而艺术地传达出这种秘密便是诗人的最高任务。真正的诗人,有不同于常人的感知力,能够深入把握光怪陆离的自然和人生,达到物我相通的境界,创造出神韵独特的艺术。
3、 风格特色: 蒙胧美和神秘色彩。多象征、暗示、隐喻,诗意飘忽,半明半暗,留下更多品味余地。另外,对音乐的追求,使诗歌富于乐感,内在韵律的丰富,更增添了诗歌梦幻般的诗意和多义的魅力。
4、 传播 : 19世纪90年代,象征主义在法国衰落,其影响却越过边界传向世界各地:
维尔哈伦和梅特林克把它引进比利时。
王尔德把它引进英国。
格奥尔格把它引进德国。
里尔克把它引进奥地利。
哈姆逊把它引进挪威。
勃兰兑斯把它引进丹麦。
亚狄把它引进匈牙利。
巴尔蒙特把它引进俄罗斯。
达里奥把它引进西班牙。
四、后期象征主义
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又出现了第二次高潮,通常称为后期象征主义。法国的瓦雷里继续着马拉美“纯诗”的道路,在追求音乐性的同时,更增加了哲理的思考。美国的庞德举起了意象主义的大旗,领导了英美的意象派大军。俄国的勃洛克运用象征派的艺术,讴歌苏维埃的革命事业。美国的艾略特则兼容并蓄,又融进了宗教意识,开拓了西方现当代诗歌的先河。
1、 主要代表作家 :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爱尔兰的叶芝,美国的庞德,英国的艾略特,比利时的梅特林克。
2、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共同点:
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
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
3、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不同点:
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复杂难辩。
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通过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达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蒙胧的、梦幻般的诗歌意境,把直觉幻觉、暗示象征、音乐梦幻等冶为一炉,而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人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典故、宗教神话与象征意象结为一体,表现出空灵虚无的特征。
五、代表作家作品:
1、保尔·瓦雷里 ( Valery,1871-1945):
法国人。青年时代崇拜马拉美,法学院就读期间结识了马拉美和纪德。23岁开始定居巴黎,先在国防部认文稿起草员,后来又长期担任哈瓦斯社社长秘书。巴黎解放后不久去世。历任国际笔会主席、法兰西学士院院士,逝世后,戴高乐将军坚持主张为他进行了国葬。
在他一生中,1892-10-4-5日最关键,他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夜”,从诗歌转向哲学思辩和数学研究,用了二十年时间,他研究人的精神活动的方式、精神活动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最后结论是:精神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有综合能力,能够把感官的印象加以综合整理,因此,创造的起点是理智对感觉的作用,是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的起点则是形式和结构。--诗学理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