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詹姆斯的简介

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1842-1910)出生于纽约市,祖父是从爱尔兰来到美国的商人,因投资开发伊利运河而成富豪。父亲对宗教与哲学极感兴趣,对美国学校颇有偏见,于是不时带着家人赴欧漫游,这使得长子詹姆斯受益匪浅。詹姆斯曾在美国、英国、法国、瑞士和德国都念过书,并且在私立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去过许多名城的博物馆和画廊,也学会了五国语言,甚至于当时的梭罗、爱默生、霍桑等名人都是他家的常客。
他曾经想当一名画家,但父亲希望他在科学或哲学上有所建树;后入哈佛学习化学,又对繁文缛节的实验室工作失去耐心;也想过当一名医生,可惜医学也没唤起他哗拦的热情。最后,他又赴往德国,跟亥姆霍兹学习生理学,并渐渐对新心理学熟悉起来。1872年,他接受了哈学大学校长的邀请,去哈佛大学教授生理学。1875年成立一个比较正式的心理实验室,比冯特1879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实验室还早四年。可是他一方面强调实验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觉得实验在学术上的局限性。他不喜欢做实验,但是证明或驳斥一正亩个理论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实验。所以,他在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中描述了如何通过练习来强化记忆的实验,也就是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意识流思想。他反对当时流行的冯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各举芦森种感觉、感情元素的做法,主张意识是不可分解的整体,这也是后来的格式塔心理学的主旨。
1884年,詹姆斯与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arl Lange,1834-1900)提出了一种的情绪学说,人称“詹姆斯—兰格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情绪是对于身体所发生的变化的感觉,身体变化在先,情绪体验在后,简单地说就是悲伤由哭泣引起的,快乐是由大笑引起的。这个情绪学说以内省观察为依据,没有严格的解剖生理学和实验的证明,但推动了许多关于情绪的实验研究,被认为是现代情绪研究和情绪理论的出发点。1904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10年他最后一次从欧洲旅行回国两天后逝世。

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詹姆斯

18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