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条龙是绣在那位皇帝身上的
相传黄帝认为龙的变化无穷,神通广大,十分喜欢龙的样子,就让他的大臣史皇在他的衣服上画上龙的图像,涂以五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件"龙袍"。因为皇帝自称或被认为是"真龙天子",所以在他的家族中,龙是必不可缺的标识:皇帝头戴龙冠银庆–以双龙图案镶边的帽子;身穿龙袍–前后胸各有一条猛龙盘成一团,杂以云朵;腰系龙带–以龙为主要图案的腰带,佩以龙、凤玉佩……
所以说,如果你指的皇帝包含了上古时期,那么第一个穿龙袍的是皇帝,而春秋战国各国君主都穿龙袍,但是如果你说的皇帝是单只皇帝,那么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称自己为皇帝,皇帝的第一人,则第一个穿龙袍的皇帝是秦始皇。
楼上你好,我不知道您的资料是从哪来得来的,我同意所说的史记才认定刘邦为龙子,并且我也同意黄色是在唐朝确认。但是请你理清楼主的问题:中国第一条龙是绣在那位皇帝身上的,并不是说龙袍上有龙成定制,皇帝成为龙的专属使用者是什么时候。
那么“皇帝衣服上第一次明确地出现龙,应该晚至明朝!”和“在有关帝王描述中,在明代以前找不到正史当中有关皇帝龙袍上有龙的记载。”这两句就很容易遭到我的质疑,我现在举例证明您观点的错误。
在《尚书·益稷》中详细有记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段记载虽然并没有指明十二章纹是周代天子的礼服纹饰,但是如果是一种流行,那么皇帝衣服上有龙已经很有可能性。
而根据《周礼·春官·司服》注及疏记载,周天子用于祭祀的礼服即开始采用“玄衣纁裳”,并绘绣有十二章纹;公爵用九章,侯、伯用七章、五章,以示等级。那么在那个时候已经有龙在龙袍之上已经很确定了。
东汉永平二年,孝明皇帝诏有司博采《周官》、《礼记》、《尚书》等史籍,制定了详细的祭祀服饰及朝服制度,从此确定了汉代的服制。东汉初规定:“天子、三公、九卿……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以下)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以下)七章,皆备五采……”(《后汉书·舆服下》)
那么最晚从汉朝开始,皇帝的服装上已经有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所以我说最早可能是在黄帝是已经将龙放在龙袍之上,而你是的黄袍加身只是后人喜欢叫而已,因为按照逻辑上来说,陈桥兵变时,赵不是皇帝,只能用黄袍,而不是龙袍(龙袍其时已经是皇帝服饰的代称),就算有龙也不是龙袍。
而您说的为什么宋朝画像中的皇帝服饰上没有龙其时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锋培握:你所看到的皇帝所穿的服装是朝服,甚至有些是常服,这些衣服是不需要秀些有的没有的,除了少许威严外,主要是方便。但是宋朝(其实不单单宋朝,所有朝代都一样)还有一套最重要的皇袍,是在最重要的时候穿的,也就是最正规的服装:冕中拿服
宋朝之制:天子之服有衮冕,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前后十二旒,二纩,并贯真珠。又有翠旒十二,碧凤衔之,在珠旒外。冕版以龙鳞锦表,上缀玉为七星,旁施琥珀瓶、犀瓶各二十四,周缀金丝网,钿以真珠、杂宝玉,加紫白鹤锦里。四柱饰以七宝,红绫里。金饰玉簪导,红丝绦组带。亦谓之平天冠。
衮服青色,日、月、星、山、龙、雉、虎隹七章。红裙,藻、火、粉米、黼、黻五章。红蔽膝,升龙二并织成,以朵,饰以金花钿窠,装以真珠、琥珀、杂宝玉。红罗襦裙,绣五章,青衤票、、裾。六采绶一,小绶三,结玉环三。
素大带朱里,青罗四神带二,绣四神盘结(绶带饰并同衮服)。白罗中单,青罗袜带,红罗勒帛。鹿卢玉具剑,玉镖首,镂白玉双,金饰贯真珠。金龙凤革带,红袜赤舄,金花、四神玉鼻。祭天地宗庙、谒太清宫、飨玉清昭应宫景灵宫、受册尊号、元日受朝、册皇太子则服之(大中祥符初,将东封,有司言封禅当服大裘,冕无旒,以羔皮为之。而唐制用衮冕之服,诏依南郊服衮冕。六年五月,朝拜圣像,时属盛暑,而皆亵服,有司请别制单衣以顺时令,从之)。
请主意,这个衣服上也是有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