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巴洛克时期代表作曲家: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

1、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代表作有《阿尔米拉》、《哈利路亚》等。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英籍德国作曲家,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爱世俗音乐,于1703年迁居汉堡,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

2、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

意大利巴洛克时期艺术家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是巴洛克时期“新音乐”的第一个伟大作曲家。主要作品有《奥菲欧》、《尤利西斯的归来》、《波佩阿的加冕》等。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意大利作曲家。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第一家公众歌剧院。他是现代管弦乐的先驱。

扩展资料

巴洛滚物棚克时期的作品在风格上极为复杂,但一般来说,反映了力图寓感情于具有感性吸引力的形式之中的愿望。

最蚂模常见的特点是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于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巴洛克时期艺术的庄严高贵特点,来自文艺复兴时期所发扬的古典古代艺术精华,同礼教观念的约束作用的结合。

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键盘乐器(通常为古钢琴)的乐谱低音声部写上明确的音,并标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如数字6表示该音上方应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音)。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与和声,而该和弦各音的排列以及织体由演奏者自行选择。

在科学大则发展和对地球进行探索的影响下,对大自然产生了新的兴趣。这两方面的活动促使人类对自身有了新的看法,一方面觉得自己微不足道(特别是受了哥白尼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这一论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感到自己神圣伟大,因为在知识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与发展是什么?

简述17世纪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与360问答发展

歌剧诞生刚诉它视伟逐类根测把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意大利,这种体裁把舞台戏剧与布景、情节和持续的音乐相结合,音乐中包括各种独唱、对白、合唱和器乐演奏。
早期巴罗克歌剧的一严到协知者际或服精念木个直接的灵感来源是古希腊的举戏剧。在那些戏剧中,合唱和一些抒情段落是需要歌唱的。人们相信古代音乐表成体房复具有打动听众情感的力量,因此,也希望以类似的形式为基础来创作当代的音乐。
歌剧的更加直接的来源是幕间剧。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和喜剧的幕间上演的音乐短唱创维圆翻亲剧。在一些重大的礼仪性的场合上,幕间剧可以权路识胞周玉变得非常壮观,有合唱、独唱和较大的乐队。
歌剧的诞生是和佛罗伦萨的卡权究生议诉伟握慢营梅拉塔(一个学者和艺术家的小组)的活动分不开的。这个加银再困铁义小组以贵族巴尔迪伯爵为首,从1祖空古呢格型架齐怎十6世纪70年代起常在伯爵家中聚会,其中包括两位重要的早期歌剧的作曲家-黑且武伯征须坚持雅可布·佩里和朱里奥·卡契尼,还有几位最有影响力的音乐理论家,如文森佐·怕末底心获段伽利莱(科学家伽利略的父亲)。他们在聚会中对音乐的讨论受到一位研究古希腊著作的学者吉罗拉莫·梅伊的既异错信件的很大影响。梅伊认为古希腊音乐之所以感人,是由于它是以单音旋律为基础的,这种旋律特别能够通过人声固价听构电掉存传我改的自然表现而传达歌词中的情侵众怀末的市掌约权细卫感。
佛罗伦萨卡梅拉塔成员的理论在佩里和卡契尼的一系列作品中得到了实践。首先是在1597年,他们都为诗人利努契尼的诗歌《达夫尼》谱写了音给入他重乐。这部作品可能是最早的歌剧,可惜只有一些且茶文止植片断保存下来。1600年,佩里为利努契尼作词的《优丽迪茜》谱曲,表现希腊神话中的奥菲欧的故事谈开河营示席器弦课倒,在佛罗伦萨为梅迪契家族的宫廷婚礼上演出。卡契尼也参加了这个作品的一部分音乐创作。两人都在1601年出版了这部作品的总谱。它们代表了现存最早的完整保存下来的歌剧。
蒙特威尔第在1607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它是为曼图瓦宫廷而作的,也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的奥菲欧的故事,脚本作者是诗人小斯特里吉奥,他直接参照了利努契尼以前所写的《尢丽迪茜》,并把它扩充成了五幕戏。每一幕表现情节发展的一个阶段。音乐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声乐和器乐的风格。首先,他运用了更加连续不断的宣叙风格,把朗诵性的部分和抒情性的部分混合起来,那些最现代的朗诵性音乐被保留在特别有戏剧性的场景中运用。其次,他运用了独唱的咏叹调和二重唱。然后,他还采用了一些牧歌式的合唱。最后,他在歌剧中加入的器乐部分包括一些舞曲和器乐间奏、前奏或尾奏,这种段落有助于对场景的组织。
17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开始出现角色增多、布景豪华、强调壮观场景和娱乐性的倾向。同时,宣叙调和咏叹调开始明确地分开,前者近似说话,后者是旋律性的和分节歌式的。
17世纪后期,意大利歌剧在那波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那波利风格"。代表作曲家是亚历山德罗·斯卡拉第。在他创作的一百多部歌剧(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中,优美的声乐旋律线条被简单的和声所支持,形成简洁的织体。宣叙调被分成两类,一类是干唱宣叙调,只用通奏低音乐器组伴奏。另一类是助奏宣叙调,由弦乐伴奏,有时也动用乐队中的其它乐器。这种宣叙调通常用于比较紧张的戏剧性场景中。在咏叹调中,返始咏叹调(da capo aria)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一种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的咏叹调。它为声乐技巧的展示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在从头反复的段落中,歌手经常可以增加即兴的装饰。在斯卡拉第晚期的歌剧中,还开始采用了由"快、慢、快"三段组成的序曲,成为后来典型的意大利歌剧序曲。

32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