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位获得一等奖还是特别奖的藏族女孩叫什么名字呀???
中文名字叫索朗旺姆。
2002年5月12日,在“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索朗旺姆以激昂动人的《金色的故乡》,捧走了业余组民族唱法的唯一金奖。5月17日又一举夺得大赛业余组决赛最后一个大奖–观众最喜爱歌手奖。
第十一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藏族姑娘索朗旺姆用她自然清纯的嗓音一举夺得民族唱法第一名。
这颗歌坛冉冉升起的新星,受到歌坛前辈和听众的普遍赞誉。无疑索朗旺姆己成为继才旦卓玛之后,又一位来自雪域的歌坛金凤凰。
草原上欢快的百灵
索朗旺姆是位妙龄少女,家在藏北那曲牧区的一个海拔4400多米的小村庄,离拉萨700多公里。老母亲己经70多岁了,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从有记忆时起,她便跟着家人放牧游荡。云淡天高,牛羊满坡,这便是她美丽辽阔的家乡。
她从小就特别喜欢唱歌,耳濡目染中,听到的全贺历是牧民的歌声,充满着原始的生命激情与悠扬。听过几遍后,乐感极好的索朗旺姆就能学会,并能声情并茂地表现一番。
索朗旺姆说:“小时候,我和姐姐,还有村里的好多朋友在放牧的时候唱歌,唱蓝天、白云、草原。我特别想唱,天天唱,在家里唱,放牧更要唱。”没有歌词,没有乐谱,没有钢琴,没有听众和观众,她就那么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唱着。空旷而美丽的大草原就是她一个人的舞台。冬天,这里很冷,滴水成冰,勤禅迅搜快的索朗旺姆就一边烧火一边哼曲;夏天在无遮无掩的骄阳下,在牛羊撒落的草原上,她的歌声更加欢畅悦耳。
索朗旺姆的父亲也是个歌唱的好手,在母亲的记忆里,谁也没有他唱得好。的确,父亲的歌沧桑、沉郁,听来荡气回肠。索朗旺姆唱的许多山歌、牧歌和情歌都是跟父亲学的,那风格真是与父亲一脉相承,再加上她的理解,那歌更具吸引力,才十来岁时她便在远远近近出了名。14岁那年,父亲突然间从她的生命里永远地消失了,从此她的歌声中又添了几分忧郁低沉。
1991年底,索朗旺姆进入了索县宣传队,1992年初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昌明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15岁的索朗旺姆,以一首朴质、悠扬的《牧歌》,征服了评委的心,获得独唱一等奖。正因为这次的成功,她非常幸运地被那曲地区宣传队选中。从此便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家乡,告别了疼爱她的阿妈和朝夕厮守的兄姊,来到了离家300多公里的那曲地区宣传队。
从此开始了从一个山区到另一个山区,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的下乡演出生活。牧人天性中的豪放、激情与乐天,赋予了她生命的活力。每次下乡演出,他们都一路颠簸,一身风尘,索朗旺姆在汽车的颠簸中依旧要唱歌。唱歌是她生活里最美好的颜色。没有专业的舞台,他们就在平地、草滩上载歌载舞:没有音响设备,他们就用嘹亮的歌喉倾情地演唱。有的牧民们从家里拿来了非常珍惜的录音机,将演出队团团围住,然后把他们的歌声录下来,孩子们更是台上边唱台下边学……这一切令索朗旺姆非常感动。
在宣传队她一干就是10年,索朗旺姆用她那美妙的歌声给终年游牧于辽阔的草原、与蓝天牛羊为伴的人们带去欢声笑语,带去冬天的暖日和夏天的云彩。
走向自治区春节晚会的舞台
是孔雀总要开屏。
索朗旺姆的表姐夫毕业于西藏大学音乐系,时任比如县县长。他将索县牧歌改编成一首歌–《金色的故乡》,并一直在寻找适合的演唱者。索朗旺姆到他们家第一次拿到谱本,哼上几句眼睛就亮了。那晚她回去后兴奋地唱了一宿。
第一次唱出未是在朋友开的俱乐部里、当台上的歌声飘起,台下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被优美的旋律、美妙的歌声镇住了。歌声刚落全场欢声雷动,叫好声不绝于耳。观众给了她信心,成功给了她勇气。
2002年元月的一天,索朗旺姆来到了拉萨。此行她要打听西藏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导演是哪位、在哪里,她想见他。当她终于找到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时,开口就对导演珠嘎说自己想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唱歌。在场的人们都愣了,心想这个头不高的女孩 口气真不小,便问她哪里毕业,取得过什么成绩。索朗旺姆只说自己喜欢唱,他们那曲的人喜欢听。
求贤若渴的珠嘎导演决定给她一次机会,唱支歌试试。当着一大班人的面,索朗旺姆大大方方地唱起了《金色的故乡》。一曲终了,大伙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索朗旺姆虽未受过什么专业训练,却音质独特、嗓音优美、这首歌处理得舒缓自如,特别是情感真挚,十分投入,完全是用心在唱……
那年的西藏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索朗旺姆第一次站在大舞台上、第一次出现在荧屏前、第一次与全区的人“见面”了。她不负众望,以一曲《金色的故乡》赢得了听众的心,被观众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歌手奖”。
这太出乎她的意料了,原只希望能在强手如林、大腕众多的晚会上把心中的歌献给广大观众就行,她做到了,而且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终于有一位西藏歌手得了第一名”
不错,索朗旺姆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声乐的培训,她的嗓音没有雕琢,没有修饰,是最纯正的天籁之音。这样的歌喉最能令观众心动,最具感染力。这首《金色的故乡》被她唱得犹如草原般坦荡、慈祥、安宁。
从元月份的西藏春节联欢晚会到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在短短5个月时间,索朗旺姆又完成了新一步的人生大跨越。凭着这首《金色的故乡》,评委们不约而同地给她亮出了大奖赛民族唱法的最高分,最后以99.33的平均分成为参加该项赛事的第一位金奖得主。
索朗旺姆参赛时穿的是藏装,加上各种银器和玉石饰物,足有好几十斤。那是一套价值6万多元的水獭皮藏袍,是她妈妈十几岁时就开始穿的,至于流传了几代,谁都说不清楚。索朗旺姆穿上这身服装在演播室里载歌载舞,非常引人注目,她的歌喉和穿着打扮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许多人包括那些“挑剔”的歌坛前辈,大家都说“别的歌手印象不深,那个西藏的小姑娘唱得太棒了”。词界泰斗乔羽老先生说,索朗旺姆的演唱非常富有个性。个性在艺术上就是独创性,就是与众不同。
比赛结束后,70多岁的老歌唱家才旦卓玛兴奋地说:“电视歌手大赛举办十届了,终于有一位西藏歌手得了第一名,真是太令人高兴了。”赛前,才旦卓玛专程从西藏赶到北京,在现场给索朗旺姆打气,私下里拜托乐队和腾矢初指挥:“索朗旺姆是在西藏牧区长大并开始演唱的,以往她只有一支笛子伴奏,没和乐队合作过,请乐队和指挥多多关照、多多帮助。”
西藏大学艺术系的一位老师说:“如果说六七十年代才旦卓玛的《翻身农奴把歌唱》,让世人开始感受藏族音乐天然纯真的质感,那么,今天索朗旺姆的《金色的故乡》,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了藏族音乐。索朗旺姆把藏族音乐带入了更多人的生活当中。”
谈到未来,青春美丽的索朗旺姆说:“我是一个牧女,来自广阔的藏北草原;我的生命中充满了欢乐,我喜欢歌唱,无论是在羊群中,还是在回家的路上;我的生命来自雪山、来自草原,我永远向着雪山草原歌唱。”质朴的言语、纯净的双眸、得体的举止,犹如她的成名曲——《金色的故乡》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激昂与活力。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 作者:庾晋
云南省迪庆藏
第一条为了加强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显威加映类间假送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来自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迪庆藏族自治州(以下艺两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保护区位于自治州的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维西县)境内,总面积282106公顷,其地理坐标位于北纬27°2化硫则盾4′-28°36′,东经98°55′-99°24′之间,东以金沙江为界,西至巴迪乡结义村克姆统,北起德钦县巴杂丫口,南止塔城360问答镇海尼村子里底,其具体范围界线由自治州人民政府按队照国务院批准的保护区范围触房顺技开展确界工作,标明区界。第三条在保护区内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第四条建设和管理保护区,应当妥善处理与当十李村制由纸集育行雷能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第五条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应当坚持保护为主、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永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第六条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信缩意验欢审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护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七条一切单石孙雨话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义许从价班权务,对破坏、侵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公共设施等行为都有检举和控告的权利。第八条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的坐论随甚身跟到统一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二)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保护区专业规划,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制定保护区管理制度,对保护区内的生产、旅游等活动进展些严粮宜行管理;
(四)开展保护区自然资源的监测和调查,并建立档案;
(五)组织开展保护区自然资源的科学研究,并做好科普宣传工作;
(六)参与国内外自然保护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安抓家后圆次酒低记般图行使本条例赋予的行政处罚权。第九条自治州的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负责做好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
其他相关则宁解货叫京后书胞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德钦县、维西县人民政植鲁反府及保护区所在地的识命突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范会(社区)应当协助做好保护区的相关工作。第十条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界线由自治州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保护区的功能区开展确界工作,标明功能区界。第十一留福充劳府加年秋策屋什条禁止任何人进入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
禁止在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研的目的,需要进入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管理机构批准,并将其活动成果的副本提交管理机构。第十二条在实验区内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管理机构编制方案,方案应当符合保护区管理目标。严禁开设与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第十三条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禁止在保护区内损坏公共设施,擅自移动或者毁坏界桩等标识;乱扔乱丢垃圾、废弃物;超标准排放污水、废气等活动。第十四条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保护区内的替代能源建设,推广使用沼气、液化气、电等能源,减少森林资源消耗,扶持保护区内的居民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第十五条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保护区内天然草场的保护,科学引导,规范管理畜牧业生产活动,促进天然草场资源持续发展。第十六条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积极推广野生植物人工种植技术,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第十七条保护区内严格控制引入外来物种。确需引入的,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经管理机构同意,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第十八条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对农作物造成损失和人畜伤害的,由自治州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