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华业老师油画
谢华燕老师360问答,油画作品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与其他画家不同的画面,谢华烨老师,油画作品展最大的特点是属于他的一个创新的发展,还有对于他的一个计划以及创意,与其它的画家不同的支出
潘洵的简介
潘洵(1965年2月——),男,汉族,重庆市北碚区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就读于原西南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运毁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和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档案馆馆长,现任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重庆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学方面,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的主灶模要课程有: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思想史、中国近现代化、中国近代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等。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抗战时期大后方史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项目)“真相、正义与和平: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及其遗留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时期的中国西部科学院研究”,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重庆大轰炸研究”、“中国大后方全民抗战研究”、“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现状调查研究”、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社会变迁研究”及“重庆抗战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等。发表学术著作《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抗战时期西南后方社会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2011年)、《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日志》(重庆出版社2011年)、《国共合作重庆谈判图史》(重庆出版社2012年)等多部,在《光明日报》、《史学集刊》、《战争责任研究》(日本)、《中国科技史杂志》、《西南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入选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教学科研成果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重庆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旁辩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