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科夫《海鸥》的象征主义手法是什么
戏剧中的“海鸥”有着多重的象征意义,而仅仅从题目来清核看,就可以理解为向远方飞翔成了这个时代人们最期待的愿望,飞翔带来希望,好似“海鸥”也会给人们带来新生的希望。
而除了题目有着象征意义之外,“海鸥”在此戏剧中也象征着女主人公妮娜,透过戏剧本身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海鸥”——它就是妮娜。虽然妮娜遭遇了很多不幸,但她就像纯白的“海鸥”一样,带给自己希望和勇气,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从而可以看出,契诃夫所要展现的“妮娜”的精神就是“海鸥”的精神——敢于飞翔,勇于奋斗。“我是海鸥”,妮娜不停地在重复中回忆着自己所受的万般磨难。除此之外,“海鸥”的象征在此戏剧中还不仅限于此,从戏剧中的另一个角色来看,“海鸥”还象征着特里波列夫,只不过在这里特里波列夫成了那只“被杀掉的海鸥”的象征。“不久我也会像这样打死我自己的”,特里波列夫看着“被杀掉的海鸥”说。从这儿来看,这只“海鸥”所代表的已然不是柔软的妮娜,反而是坚持追求艺术和创新的特里波列夫。从戏剧整体情节来看,其实特里波列夫原本也是如妮娜一样有着奋斗精神的“海鸥”,但由于面对挫折太多和内心诉求的不同,使得特里波列夫与妮娜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大相径庭,妮娜在现实中不断被磨砺,虽然承受着太多现实的压力,但最终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演员。而与妮娜大不相同的地方是,特里波列夫的觉醒还是基于他自己的世界,其所创作的内容也大多脱离现实,只注重戏剧形式而不注重戏剧的真实内涵,最终以一名“幻想者”的身份成了区别于妮娜之外的“被杀掉的海鸥”,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但从中又可看出,作者契诃夫对于现实与幻想之间所存在矛盾的解答,如果单单从幻想者本身来看,那他们可以称之为伟大,因为其是属于精神世界腔拦的无尽思考。可如果把这些幻想派的想法放置于现实社会之中的话,那就仅仅只是“天方夜谭”,也并不能对社会和时代起到任何实质的启发性作用。在《海鸥》这部戏剧作品中,“海鸥”这一象征意象的意义就在于,它贯穿着整部戏剧,甚至可以说契诃夫是利用“海鸥”这一形象将此部戏剧的整体情节和人物联系在一起,同时这个象征又是答圆掘本部戏剧的标题,在戏剧作品几个不同的构成要素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象征主义文学的特点?
象征主义文学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360问答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会放尽煤七们冷早率编命,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两大领域,其影供黑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西方主流学术界认为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是象征主义的先驱。尽管“象征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8安可苏画象86年,但波德莱尔和爱伦·坡早在19世纪中叶的创作就最初涉及到了一些象征主义的理念。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法国正式打出旗跟号的象征主义是对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和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反座专站液拨。在象征主义者看来,实证主义只知机械的论证实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主义则侧重遗传和环境对人性形却钢表区端成的影响,这些都无法揭露艺术的本质。象征主义者们主张发掘隐匿在自然界背后的动袁略部亲使群赵烧理念世界,凭个人的敏感和想象力来创造超自然的艺术。尼采、弗洛伊德和柏格森关小变及防队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也根示哲学基础。象征主义造虽间培马兵木可者在题材上侧重描写个人幻影和内心感受,极少决示斯川财通涉及广阔的社会题材;在艺术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辞和生硬的说教,强调用有质感的形象和暗唱似误最内卫皇种亚代示、烘托、对比、联想的方法来创作。此外,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多重视音乐性和韵律感。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文学思潮,象征主义在各个国家、地区的发展特征不尽相同,这涉及到各个国家民族气质、文座显其迅尼根化传统以及作家个人气质等等复鲁航紧记块进红度杂因素。法国的象征主义比较精纯,而英美的象征主义则显得比较驳杂。象征主义文学在诗歌领域内的成就最高,诸多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都可被归于象征主义诗人之列。此外象征主义在戏剧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象征主义戏剧象征主义的理念在19世纪90年代进入欧洲的戏剧领域。比利时的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被认为是第一位象征主义剧作家。1890年,旅居巴黎的梅特林克发表《闯入者》,标过继改剧衡跑脚鲜志着象征主义戏剧的诞生。该剧以抽象的概念频等与远打秋表进“死亡”为题,没有具体的情节或环境,完全颠覆密照训般止规体考既阿了传统的戏剧叙事风格。1892年,梅特林克发表多幕剧《佩莱亚斯和梅丽桑德》,在欧洲剧坛引起轰动。该剧根据中世纪骑士故事改编,以大森林为背景。女主人公来历不明,一切情感的发生都是不庆微总行探责界神联宁参自觉的。全剧营造了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情调、一种怅惘无告的哀戚。作者用词语的重复、人物之间的回应、休止或沉默等方式烘托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神秘气氛。马拉美曾经在观看此剧后评论:“这个艺术形式使一切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梅特林克一生的颠峰是1908年创作的名剧《青鸟》。这是一部六幕童话剧,以穷苦人家的一对兄妹寻找青鸟的过程象征寻找幸福的过程。这部剧作使得梅特林克跻身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法语剧作家之列。德国剧作家盖尔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的创作经历了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到象征主义的转变。早期的名作《日出之前》(1889)和《织工》(1893)中已经开始采用某些象征主义的元素,而发表于1896年的《沉钟》则已经是彻底的象征主义风格了。《沉钟》也是一部童话剧,是象征主义剧作中风格最崇高悲壮的一部。此外,爱尔兰诗人叶芝也从事过戏剧的创作。在他领导的艾比剧院曾经上演过他执笔的26部戏剧,基本都属于象征主义的风格。这些戏剧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尖锐的戏剧冲突,人物的动作也很少,只是不断的用诗的语言倾诉内心的情绪和憧憬。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演于1906年的《阴影下的水》。由于象征主义侧重暗示和朦胧之美,适宜于抒情,而不适宜于描写冲突和具体的人物性格,因此象征主义戏剧的成就十分有限,且并没有如诗歌一样形成一场国际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