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果盘的少女的作者是谁?
保罗·高更(1848-1903)Paul Gauguin法国
《手捧果盘的少女》有一种文学的、色彩的和原始的情调,而其本质则是孤独、忧郁和哀伤。
——《生命的热情何在》
当塞尚过着勤奋创作的隐居生活时,一个不知疲倦的异常高傲的绅士,为逃避文明世界的侵扰,正在寻求原始人的生活而浪迹天涯。这位奇怪的、与众不同的绅士,便是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保罗·高更。
高更与凡·高、塞尚被称为西方现代美术三杰,他的创作受印象派启发,又最终背叛了印象派。高更对于现代艺术的重要意义,在于他祥笑对于绘画本质的信念,他把绘画的本质看成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综合”,而不是印象主义者所认为的那种直接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他不断地运用绘画和音乐的类似性,把色彩的和谐、色彩和线条当成抽象表现的形式,摆脱了明暗对比法、立体法等约束,将色彩平涂在画布上。比起大多数同辈艺术家来,他的探索甚至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东方、古典前以及原始艺术的影响。在他身上,可以发现现代原始主义的根源,向往获得一种表达方式,以抛弃西方传统的习惯势力,回到史前人类和野人的真理中去,从而达到真理。高更的作品,是西方艺术史上耀眼的一页,给现代美术尤其是野兽派的产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高更的一生,永远徘徊在逃避与追求之间。他逃避现代文明的窒息,追求自然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替文明本身找到了避难所。他的画作充满了音乐般动人的节奏感和优雅没郑的装饰意味。他不受任何外力的阻挠,哪怕是病魔缠身、饥寒交迫,也不能阻止他对美的追求和渴望。他似乎总是向往远方,留恋那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地方。这种感情,最终在他的一种救世的信念中具体化了。
高更杰出的作品,大多是枯宴颂在塔希提岛上完成的。这个法属小岛上的原始风光以及肤色黝黑的毛利族土著,给了高更最强烈也最深刻的心灵刺激。岛上湖泊鲜艳夺目,树木郁郁葱葱,上岛初期,高更就被岛上那些尚处于原始状态的赤身裸体的土著女子迷住了。他喜欢这种粗野健康之美,以她们为对象画了许多素描和油画,作品用线条和强烈的色块组成,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装饰效果。
梵高在《向日葵》
梵高在《向日葵》这幅画中要表现的内心思想是要怀着感激之心对待家人,怀着善良之心对待门装磁纪他人,怀着坦诚之心对待朋友,怀着赤诚之心对待工作,怀着感恩之心对待生活,怀着一颗欣赏之心享受艺术,宛若眼前那灿若花开的向日葵。
《向日葵》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间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所绘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作品分别绘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并分别收藏于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英国伦敦国家画廊、日本东京兴亜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美国费城美术馆。
扩展资料
1、创来自作背景
1888年夏天,孤独的梵高试图在阿尔组织一个名叫“南方画室”的画家沙龙,向一些画家发了邀请,结果只有保罗·高更答应前往。高更是梵高在巴黎蒙马特认识的朋友,他们彼此欣赏。收到高更准备前往阿尔的消息,梵高很高兴。
1888同年8月,他画了第一幅《向日葵》。他原本想画12幅向日葵来装点他在阿尔租住的小屋,以迎接高更的到来,但刚画完4幅高更就来了,并给梵高带来了新颜料和一种黄麻质材的画布。高更对梵高的这种金黄色360问答的组合十分喜爱,对已挂在小屋的《向日葵》给建左减给政困予了高度评价。
2、艺术鉴没验曲油学大放向正歌赏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是跳动的火焰,颜色鲜艳夺目,明亮的黄色饱和度极高,可以被称为“黄色的交响曲”。梵高喜欢用纯色点画的绘画技术。它去掉了轮廓说余布齐确哪些地植即解线,把每个形状都分解成彩色小点构成的区域,不仅使色彩化整为零,而且传达了他追求光线和色彩的情绪。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