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区别:
首先,它们总体的侧重点不同。现实型文学侧重于写实,要求立足于客观实在,力求把生活的实在面目描画出来,是对生活的再现和复制,没有添加生活本来没有的棱角。它着重的是逼真再现,如同拍照,拍出来的作品是最真实的、没有经过化妆或其他手段美化处理的、最朴素的生活照。例谨掘如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就是一部典型的现实型作品。他从现实中取材,从妇女、婚姻等问题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茶花女》就是根据他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力作。理想型文学则侧重于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重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理想型文学并不旨在写实,而是要求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打个比方来说,这种类型的作品就如同化了浓妆的艺术照,经过了各种美化加工,不再是生活原原本本的面目祥棚核,而是通过处理添加了许多生活原本没有的“脂粉水粉”“妆扮”过从而不再旨在复制“对象”的原形而旨在表现“对象”的个性思想的作品。例如《格林童话》和《哈姆雷特》等作品就是属于理想型的。还有罗曼·罗兰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它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它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而作者也于1915年,得到瑞典文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文学作品中高尚的理想主义和他在描写各种不同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再说象征类型文学,它的侧重点就更“另类了”!象征类型文学作品侧重于寄寓某种意念、意蕴。继续上面的比喻来说,这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就如同是和昌抽象派画作,而不是照片。因为,它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面显出个别事物的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不只是展示这些个事物本身。它通过暗示使人的想象延伸开去,由此及彼,扩展开来。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在诗歌创作中体现最明显。艾略特的《荒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开山之作,它象征着世界没有水,因而干枯了,趋于毁灭。它是现代诗的一个里程碑。
其次,从人物塑造方面比较,三种类型的文学也有区别。现实型文学力求提示人物性格形成的客观原因。现实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因此也多是生活中平凡普通的人物,不是超时空的、理想化的,而是存在于特定时代社会的具体环境中的。人物性格具有非常具体、确定的社会内容。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起到极大的作用。比如<<茶花女>>中的主角,就取自生活原型,她的悲剧命运根源于当时特的时代背景和她所处的生活环境。而理想型文学中则多见各种变形的、奇幻的形象,常有虚幻离奇的神仙妖怪和超尘脱俗的英雄豪杰。比如<<安徒生童话>>里的各种拟人化的动物和虚构的精灵之类的角色,就具有明显的理想化色彩。在文学意象的塑造中,象征型文学为了暗示某种深远、普遍的哲理、意蕴和主观情思,对客体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变形化、拟人化的假定性意象。这种文学意象已超载了自身的具体、个别的现实属性,不确指生活中的某一真实事物,而是概括性、虚拟性很强的假定事物。例如北岛的诗<<迷途>>: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里面的象征意义可以这样理解:1、“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2、“森林”象征遮挡日光的障碍因素;3、“蒲公英”象征共同追求的同伴;4、“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5、“你”和“眼睛”双重象征着理想的化身。
再次,从作者的情感评价的角度看,三种类型的文学也有所不同。现实型文学的主观情感态度融会在客观再现之中,渗透在情节、场面、人物的描绘刻画中。作家不直接在作品中表露自己对的主观倾向,而是把自己感受过的现实生活再现在作品中,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体验和感受,而不是直告之。张爱玲喜描写各色“坏女人”,她的小说人物多是病态女子,她写来并没有明确流露出自己对这些人物的喜恶,但是真把作品读懂了的人们却不难发现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观感。理想型文学则像极大地突出文学的抒情表现功能,常常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像现实型文学那样不动声色。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对主人公保尔的炽热感情就流露得很明显。至于象征型文学,它则偏于以间接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这种作品中有作者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必须依赖各种象征意象,曲折地、独特地表现出来,并需要读者通过直觉与情感进一步加以理解。它不直接描述思想和情感,也不通过与具体意象明显的比较去限定思想和情感,而是暗示这些思想和情感是什么,运用未加解释的象征使读者在头脑中重新创造它们。例如李金发的《弃妇》,它可谓我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开山之作。米勾勒出一个愤世、厌世、隔世的“弃妇形象,不仅仅写了“弃妇”的悲情,而且是作者的自况,亦庶几可以说是当时青年中惶惑、颓废甚至遁世心态的折射。这就是象征型文学作品的特色之处。
举例已放在区别内,以具体文章、人物为介绍,简述了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20
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李金发
李金发(1900——1976) ,原名李权兴,笔名李淑良、李金发,广东梅县人。现代作家、诗人、美术家。
生平简介 李金发早来自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叫林谓河轻法力海入南洋中学留法预备班。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就读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和巴黎帝国美术学校,在法国象征派诗歌特别是波特莱尔《恶之花》的影响下360问答,开始创作格调怪此出异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坛引起一阵骚动,被怎云跑简改径粒称之为“诗怪”,成为我矿伤杀凯杂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1920至1923年间,他在柏林作《微雨》。1925年初,他应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邀请,回国执教,同年加入文学条还全件路武张亚研究会,并为《小说月报》、《新女性》撰稿。1926年,在文学研究会工判出版诗集《为幸福而歌》。据华架派六夜1927年秋,任中央大学秘书,出版《食客与凶年》。1928年任杭州国立艺术院雕塑系主任弱屋航绝指这治,创办《美育》杂志,后赴广州塑像,并在广州美术学院工作,1936年任该校校长。20世纪40年代后厚北背黄支信斤期,几次出任外交官员,远在国外,后移居美国纽约,势答许毫括直至去世。
诗作内容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认顶光间析来更六误华现代象征派诗歌的开山诗人李金始终像一个令人无法猜透的谜一样,长期被人冷落、误解。其实,李金发是一个转折点上的人物,他的出现是对胡适的"明白清楚主义”和郭沫若的坦白奔放的诗歌创作主张的反拨和校正,具有纠偏补弊之功。中国新诗自它诞生之始,就有很丰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作,文学研究会和笔善础政创造社诸诗人是其最好的代表。而李金发的贡献却在于他为中国新诗引进了现代主义的艺术新质,从艺术之都法国的巴黎带来了“异域熏香”,给我们以震惊,丰富了中国新诗的内涵。他用新的艺术形式将诗歌从属于时代任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向对个人化的深鲁女营销一据粮层次的内在情感的传达,表现的是人的隐秘的微妙的情绪,这类春设群非唱内兴诗歌与“五四”初期的白话诗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两类作品。我们如果按传统的方式就无法进入他的诗歌世界,但他的作品完全有足够的理由进入文学史家的视野,有些作品如《弃妇》等甚至堪称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从总体上看,对李金发诗歌的讨论、争议,一直集中在“纯艺术”问题的层面上,即西方象征诗艺(李是引进西方象征诗艺的第一人)与本土诗歌文化传统的融合与冲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其中李金发母舌生疏(朱自清语)、造语古怪的诗形,无疑是横亘在他的诗歌世界与读者之间的一道重要障碍。事实上,同早期象征派其他诗人(如穆木天、王独清等)一样,李金发在坚定不移地选择诗歌的现代途径时,并没有 像后来的中国现代主义诗人那样,选择现代主义精神——“绝望的抗战”,而是选择了唯美——颓废主义的人生观、艺术观来构筑自己的诗歌大厦,这是导致他成为尴尬诗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