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浪漫主义时期
走过了文艺复兴运动、巴洛克时期和启蒙运动,欧洲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从18世纪末开始,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是欧洲最后一个伟大的文化纪元,从此以后,它就再也没有一个涵盖了诗歌、哲学、艺术、科学和音乐的纪元了。
浪漫主义最初是从德国开始的,是为了反对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过于强唤碧槐调理性的做法,他们用新的口号“感情”“想象”“经验”“渴望”取代了康德的哲学,但是很多浪漫主义者又自认为是康德的传人。为什么呢?
因为康德已经确认我们对于“物自身”所知有限,同时他也强调自我的作用对于知识(或认知)的重要性。在这种慧孝情况下,个人可以完全随心所欲地以自己的方式来诠释生命。于是浪漫主义者就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几乎毫无限制的“自我崇拜”,并且歌颂艺术方面的天才。贝多芬、拜伦、雪莱都是这种思潮下的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主要兴盛在都市地区,十九世纪的前半叶在德国等许多欧洲地区,最典型的浪漫主义者都是年轻人,他们不肯认真读书,带和友有明显的反中产阶级的生活态度,就像是150年后出现的那些嬉皮士。也可以说,浪漫主义运动是欧洲的第一个学生运动。
浪漫主义时期最主要的哲学家是谢林(1775—1854),他主张将心灵和物质合而为一。他认为,自然是肉眼可见的精神,精神则是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因此我们无论在大自然中或者自己的内心中都可以发现世界的精神。对于许多浪漫主义者而言,哲学、自然科学研究和诗学都是不分家的。坐在自家的阁楼上,写一些灵感泉涌的诗歌和研究植物的生命或者岩石的成分只是一体的两面,因为大自然不是一个死的机械,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精神。
赫德(1744—1803)也是浪漫主义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位哲学家。他认为历史的特性就是连续、进化和设计,他的历史观是动态的,因为他把历史当作一个过程。他指出,每一个历史纪元各有其价值,每一个国家也都有它的个性或者灵魂,所以我们必须要认同别的文化才能理解这些文化。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已经是理所当然,但是在浪漫主义时期,这是一个新思想、新观念。所以说,浪漫主义加强了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